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网站

代表声音

时间:2021-02-09来源:蛇口消息报

分享到:

  王艳梅:依托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路径

  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本质要求。在新发展时期,作为经济大区、科技强区,南山区如何发挥源头创新能力、市场经济优势,打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难点堵点?

  南山区人大代表王艳梅表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南山区2021年八大工作之首就是“把创新作为城区发展的第一动力,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迈出更大步伐”,非常鼓舞人心。她建议南山区夯实创新力;依托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探索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新路径,促进南山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融合发展。

  王艳梅表示,近年来,南山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科技发展成效显著:“中国创新百强区”、“创新包容强区”、全国双创示范基地考评“城区类”等有关创新的荣誉榜上,南山区始终位居前列甚至榜首;多个科技领域创新水平处于世界前沿,初步形成了“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然而,在缓解日益高企的空间成本、面向多元人群提供定制化的配套服务、创新政策保障方面,南山区还有待完善。

  王艳梅建议,南山区创新和产业部门提升创新服务水平,为创新人才与企业提供近距离、定制化的贴身服务;通过实施空间资源梳理、存量建筑改造、开发城市更新金融工具等举措,打造便捷、智能、可持续的城市微创新单元,加快构建集合创新“园区+街区+社区+街巷+楼宇”的多维创新空间形态。

  在探索成果转化落地新路径方面,王艳梅建议,进一步发挥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的智核作用,推动科技成果从高校科研机构向企业转移转化,促进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金融机构等密切协作、深度融合。

  唐翔宇:试点智能化交通信号系统提高通行效率

  试点智能化交通信号系统,提高繁忙路口的通行效率;开通园区环线穿梭巴士,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1月25日,长期关注交通问题的南山区人大代表唐翔宇针对南山辖区交通现状提出一系列建议。

  唐翔宇介绍,目前,南山区道路信号灯主要配时方案比较传统,采用固定时间配时加部分人工干预方案。然而,实际交通通行是动态的,各个方向的车流也是动态的,传统的固定配时方案对于交通的通行并非最优。

  唐翔宇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控制越来越多应用于城市的精细化管理,交通的智能化配时是未来趋势。他建议,可以在非主干道、单个信号灯进行智能化交通信号系统试点,最大限度提高通行效率。

  唐翔宇同时还关注了留仙洞片区居民的出行难问题。据悉,随着越来越多企业入驻,目前,该片区的公共交通压力明显,加上离地铁站较远,部分居民、员工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靠网约车,给园区交通带来更大的压力。不单是留仙洞片区,在南山,很多大型产业园区都面临这样的问题,他建议在大型产业园区开通园区穿梭环线巴士,解决园区交通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和园区内部交通问题。

  唐翔宇还建议,进一步提升交通管理保障水平,提升辅警人员的福利待遇,扩大辅警人员的招募规模。

  蔡翘梧:建议出台医疗大数据应用相关政策

  “去年,我联合部分区人大代表提出了《关于重塑南山区医疗器械产业发展优势的建议》,得到区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被列为年度重点建议交由区政府办理,目前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南山区人大代表蔡翘梧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1年南山区将“出台生物医药产业专项政策,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对此他感到非常欣喜,后续将持续关注相关工作。

  事实上,医疗器械产业作为生物医药产业的一个类别,是南山区的优势产业。数据显示,南山区作为深圳医疗器械产业的核心区域,产值占全市一半以上,但是近几年来产业发展面临瓶颈。本次大会,蔡翘梧针对产业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蔡翘梧建议,推动出台医疗大数据应用相关政策。他说,近年来,医疗大数据的价值得到重视,尤其是去年的疫情,进一步凸显医疗大数据应用潜力。对医疗大数据进行分析和使用,将颠覆现有的诊疗模式,极大推动医学及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南山区医疗机构信息化程度高,但是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医疗机构同研究单位、企业之间的合作受限。蔡翘梧建议,南山区出台相关政策,明确医疗大数据合作研究机制,推动区医疗大数据产学研合作的同时,也为市人大立法提供南山样板和参考依据。

  同时,蔡翘梧还建议强化南山区制造业空间保障,整体统筹、明确规划,为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保驾护航。

  王小斌:打造南山科技文化交流品牌

  “过去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世界经济衰退等多重压力,南山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百强区第一,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取得这样的成绩,值得点赞。”1月25日,在做客2021南山两会好声音访谈间时,南山区人大代表王小斌如是说。

  王小斌长期以来关注南山区文化建设,今年他与其他代表一道,提出关于打造南山区科技文化交流与科技图书中心的建议。在王小斌看来,加强科学文化建设,发展先进的创新文化,对于推进科技创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科技进步和人的创新能力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不办培训机构,不搞商业运作,给居民提供科技文化精神食粮。”王小斌建议,科技文化交流与科技图书中心可选址科创类企业集聚区域,制定特殊的支持政策扶持科技类图书的营销、借阅等市场和公益行为,真正打造具有影响力,与南山经济、科创实力相匹配的科技文化交流品牌。

  于丽凤:建议创新教育人才评价制度

  增加学前教育学位3000座,新建幼儿园2所;增加义务教育学位1.2万座,新建、改扩建中小学4所,争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持续打造卓越高中,建设1—2所高中名校……以上内容被逐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列为2021年的重要工作之一。

  让教育更有质量。在做客2021南山两会好声音访谈间时,南山区人大代表于丽凤建议,在教育系统实行全面评价制度,培养提拔年轻干部、年轻校长,不唯学历论人才,更看重德才兼备、具有基层经验和教学管理经验的专业人才,打造人才梯队。对于民办转公办的幼儿园全面提质提升。通过加大硬件投入、集团化办学、提升教师待遇等方式,提升幼儿园整体质量,实现南山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化。

  “通过细化工作流程、建立抽检制度、完善法律法规保障等途径,推动解决校园食品安全、交通安全、人身安全风险隐患。呼吁重视家庭教育。”于丽凤说,教育光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呼吁推广和普及家庭教育,明确家庭教育的内涵、义务和责任。

  曾滔等16名区人大代表建议

  高标准规划西丽“一山一水两座城”快速交通路网

  留仙洞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基地、西丽湖国际科教城、西丽高铁新城——西丽片区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曾滔、陈镇财、朱志晟、邱小燕、张玉荣、刘伟坚、张伟才、夏述忠、董海、肖明、吴克强、苏文秀、李乐、谢远莉、林照亮、尹跃等16名区人大代表建议,高标准规划西丽“一山一水两座城”(阳台山、西丽湖、西丽湖国际科教城、西丽高铁新城)快速交通路网。

  曾滔说,从相关部门公布的统计数据来看,意味着留仙洞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基地、西丽湖国际科教城、西丽高铁新城、西丽中心区及原有各社区工作和生活的人口,再加上旅客,将比原西丽街道人口翻一番。

  “西丽片区三面环山,由北往南,夹在阳台山和塘朗山中间,西面、南面又有广深高速、平南铁路等阻隔,纵向交通长期制约着西丽的发展。即使后续建成的地铁线路将于西丽高铁新城交会,也远远不能满足西丽未来的交通需求。”曾滔建议,重新审视南山区北部片区交通规划,建议引进专业团队进行调查研究和沙盘推演,尽量满足工作和居住于此的市民快速出入西丽片区,以及高铁枢纽旅客加速疏散的需求,避免拥堵。

  他还建议,加快推进东西向的留仙大道以及南北向的沙河西路拓宽快速化改造;适当地在西丽街道辖区沙河西路、留仙大道和南海大道的交会口建设沉降式交通路口,免去因红绿灯或转向车辆阻滞导致的拥堵;推动道路红绿灯通行智能化建设;提高城市街区慢行通道和人行天桥的覆盖率,减少人群对车辆通行的影响。

  蔡树男等15名区人大代表建议

  打造南山区科技文化交流与科技图书中心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蔡树男、王小斌、王刚、王真元、邓晋标、刘丹林、刘晓玲、刘婷婷、巫红英、杨艳霞、邹兵、张立勇、崔翔、曾春庭、魏雷等15名区人大代表提出,加强科学文化建设,发展先进的创新文化,对于推进科技创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促进科技进步和人的创新能力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建议打造南山区科技文化交流与科技图书中心。

  蔡树男说,南山区不仅是在经济领域领跑全国,在科技创新、环境治理、管理机制、社会服务等方面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并处于引领态势。但在创新文化建设方面仍然有待完善和提升。

  “南山区的科技文化交流方式零散,没有形成富有影响力的科技文化交流品牌项目。文化在交流碰撞中才会生成。当今创新创造都是在多学科交融交流中生成,例如美国形成著名文化交流品牌‘TED’,北京极力打造文化交流品牌‘格致论道’。”蔡树男分析,深圳严重缺乏科技类专业图书售卖与交流学习资源中心。作为深圳文化象征的各级书城,由于商业化运营所致,目前大量图书都是从商业角度考虑选择进货,图书质量及价值偏低,不利于科技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代表们认为,要充分认知科技文化交流的价值和必要性,进行可行性的顶层设计,在相应职能部门的管理下,逐步打造富有影响力的南山区科技文化交流品牌。同时,要充分认识到科技文化建设的价值和必要性,制定特殊的支持政策,扶持科技类图书的营销、借阅等市场和公益行为,重点打造富有影响力的南山区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建议在科创类企业大型集聚区域选址,推进建设“南山区科技文化交流与科技图书中心”。

  杨少林等5名区人大代表建议

  利用闲置楼顶进行生态城市建设 开展农耕文化体验

  深圳土地资源稀缺,几乎没有农业。城市居民很难直接接触到传统的农耕文化,在地面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向天空要绿地?如何利用闲置楼顶进行生态城市建设?杨少林、陈显平、周青、胡桃、陈祺等5名区人大代表建议加强区内楼顶绿化,积极开展农耕文化体验。

  杨少林说,深圳约有2亿平方米的屋顶面积,目前已绿化的大约200万平方米。尽管深圳各级政府大力推动屋顶绿化事业发展,鼓励社会企业参与,但多年来,生态环境建设远跟不上城市发展速度。特别是城市楼宇越来越多,有大量闲置荒弃屋顶空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这既是一种巨大的浪费,也不利于美观和生态环保。

  “深圳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光、温、水等自然条件非常适合农业生产和农作物种植。”杨少林建议,区政府在抓好经济建设和城区管理的同时,要高度重视环保和传统农耕文化建设,应结合《深圳市屋顶美化绿化实施办法》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支持、引导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出资建设屋顶生态农场,并在市政管理、专项经费以及后续运维方面给予倾斜。

  杨少林说,城市的市民需要农耕文化的普及和体验,城市屋顶需要科学的生态绿化建设,可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深圳市南山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03050037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57920号-1

公安备案号公安备案号:440305020013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