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1-25来源:南山区残疾人联合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规定,2020年9月至11月,南山区审计局对南山区2017-2019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以下简称残保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审计,重点审计了区残保金使用管理的合规性、效率性、效果性,并对各街道残联残保金使用情况进行了延伸审计。根据南山区审计局对南山区2017-2019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使用管理情况的审计结果,对审计指出的问题,区残联按照区审计局要求,加强审计整改跟踪检查,按照问题清单,建立整改清单,做到账对号销,在法定期限内完成整改。现将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公告如下:
一、关于“部分资助项目受理及审批不及时”问题的整改情况
一是建立公共服务审批事项微信工作群,强化与各街道残联审批事项的工作沟通,规范审批流程,对于材料不全的申请项目及时告知、并督促申请人尽快补正材料,避免审批超期。二是通过考核支出时序推动审批效率,定期通报业务部门资金时序进度,督促各业务部门及时办理项目资助支出的后续核算手续。
二、关于“街道职康中心康复服务配套薄弱”问题的整改情况
整改期间,我单位对各街道职康中心进行督导走访,全面摸排职康中心具体情况。截至2021年3月底,我区8个街道职康中心均已配备康复训练器材。对于部分街道职康中心缺乏专业康复工作人员问题,现已统筹各街道残疾人工作者中梳理出持有各类康复相关(含残联系统培训核发的)证书的人员19名,以专兼职的形式在职康中心开展康复服务。同时,区残疾人康复中心每月按量化指标下沉到各街道职康中心,进行业务指导和上门康复,以弥补不足。
三、关于“职康中心会员出勤补贴发放管理不到位”问题的整改情况
整改期间,我单位已协调各街道职康中心采取措施,全部追回相关款项并上缴指定财政账户。
四、关于“康复管理存在疏漏”问题的整改情况
审计征求意见期间,我单位已协调涉及残疾少儿康复服务机构退回全部相关款项并上缴指定财政账户。
五、关于“各街道残疾人事务人均投入不均衡”问题的整改情况
我单位一是结合残保金使用实际情况,制定《南山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管理使用细则(试行)》,明确残保金使用范围、标准及具体操作规程。二是统筹规范街道残疾人事务支出。召开审计整改推进会,反馈各街道残疾人事务人均投入不均衡问题,加强对街道预算编制的审核与指导,严格控制残疾人人均支出,缩小人均投入差异。
六、关于“对个别资助事项动态审核把关不严格”问题的整改情况
我单位全面核查审计局反馈的问题并对涉及个别把关不严的问题开展清退工作。整改期间已有三分之二人数退回款项并上缴制定账户,退回款项总金额。部分涉及残疾人因家庭经济困难,暂无能力退回,对于暂未退回款项部分,已制定相应工作方案继续整改。
根据区审计局对我单位提出的建议,我单位全部采纳,并开展相应整改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一)落实落地政策,完善制度体系
一是制定《南山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管理使用细则(试行)》。为加强和规范我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管理和使用,我单位起草了《南山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管理使用细则(试行)》,经征求相关单位意见修改后印发执行。二是梳理及更新相关政策文件,结合现行残疾人事务的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工作重点,清理老旧政策文件,不再执行《关于发放社区残协(小组)专干岗位津贴的通知》(深南残通[2003]3号)等老旧文件。三是完善专项政策规范。制定《深圳市南山区残疾少年儿童康复救助服务规范化管理细则(试行)》,明确残疾少年儿童康复救助服务的申请、受理及核准的操作规程,建立少儿康复服务机构常态化现场督查、约谈负责人机制,不定期、不预通知加强对机构服务监管。整改期间已对96家机构专项全面督查1次、常态化现场督查62次、约谈机构负责人12人。
(二)加强统筹指导,提高管理效率。
一是加强对各街道职康中心的运营管理。制定《关于进一步做好街道综合(职业)康复服务中心会员考勤管理的通知》对职康会员日常考勤、统计、上报、公示及补贴发放等环节进行了规范。强化对街道职康的日常巡查监管,安排专人定期下沉各街道职康中心巡查,监督会员考勤,指导职康日常工作。完善职康中心岗位责任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及安全与突发事件处理预案等基本制度和管理措施,规范日常管理。二是强化对各街道残疾人相关事务工作的统筹指导,通过研究、审核、反馈各街道预算申报数据,规范和均衡各街道对残疾人事务的资金投入和设施人员配备,逐步缩小了各街道残疾人人均投入的差距。三是以绩效评价为管理抓手,制定《南山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项目绩效考核工作方案》及《南山区残疾人联合会残保金项目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修订《南山区残疾人联合会预算绩效目标实施细则》,通过建立体系、编报项目和开展考核等工作,进一步规范残保金的绩效评价工作。
(三)强化监督检查,推进管理工作
一是强化对业务申请资料的审核力度,提高审核效率。重点加强残疾少儿康复服务资金监管。运用科技手段精细化管理。引进智能考勤强化服务监管,以我区12家康复服务定点机构为试点,开展“监控+人脸识别和指纹智能考勤机”应用,对765名受助少儿(占受助儿童50%)远程开展日常康复训练监督,实时监控服务考勤记录,结合常态化定期明察暗访督查机制,通过机构监控设备查看受助少儿信息采集、日常打卡等情况,强化康复机构及受助少儿日常康复训练服务考勤监督管理,同时增设录音电话,固化随访记录佐证,有效杜绝虚报、冒领康复经费现象。二是强化康复档案管理,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少儿康复服务档案管理的通知》,对康复档案管理不规范,资料建立不及时等问题做进一步规范指引,要求各机构高度重视,强化责任意识;规范档案登记,落实服务质量。三是强化资金使用事后核查。严格核查2018-2020年康复资金使用记录,加强规范化审查,据实为服务对象结算补贴尾款。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协助审核,目前已完成审核工作,结算处置工作正在陆续进行。四是加强与民政部门的联系互通,每月与区民政局互换、比对当月在深死亡的残疾人相关数据,及时督促残疾人家属办理残疾证注销手续;强化街道残联与辖区派出所及街道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每月比对残疾人户籍信息,掌握残疾人户籍迁出情况,及时提醒残疾人或残疾人家属办理残疾证迁出手续,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加强数据动态管理,在发放节日慰问金前夕,联合街道残联再次核实残疾人户籍信息,最大限度避免发生因户籍迁出或去世发放信息不准确情况。
南山区残疾人联合会
2021年11月24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