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7-01来源:蛇口消息报
由南山街道党工委主办、南山博物馆协办的“99最强音”南山街道党建周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活动,将于明日在陈郁故居启动。本次党建周活动日期为7月1日至5日,南山街道全体党员将分批依次前往陈郁故居,诉真情,颂党恩,为中国共产党99周年华诞献上真诚祝福。
不少市民都知道,陈郁故居是深圳市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南山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这里,走出了一位工人运动的先驱者和领导者,走出了新中国首任“能源部长”——陈郁,他既是群众心目中的“爱民省长”,也是“南山人民的儿子”。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南山街道“99最强音”党建周活动特地选址于此,重走历史遗址,追寻先驱足迹,弘扬红色文化,缅怀英雄人物,传承革命精神。
陈郁故事(上)
他是新中国首任“能源部长”
陈郁(1901-1974),广东宝安县客家人,1901年11月11日生于广东省宝安县南头陈屋村(今南山街道南山村)。幼名陈旭贵,当工人时改名陈郁。
20岁时,陈郁被送到香港打工,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革命的种子在他心中生根发芽。经过父亲朋友介绍,陈郁在香港“亚洲皇后”号当起了水手,在船上组织了“工余乐社”,实际上,这就是工会组织的雏形。后来,他被选为香港海员工会“亚洲皇后”号支部负责人、香港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干事、副主席,192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10月,陈郁担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与张太雷、杨殷等人策划组织广州起义,陈郁负责组织以罢工纠察队、海员工人为骨干的工人赤卫队。同年12月11日凌晨,广州起义爆发,陈郁作为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参与了整个过程。他率领工人赤卫队攻打国民党管控的广州市公安局,并成功占领公安局和监狱,解救了大批被关在监狱里的革命者。广州起义失败,陈郁也被迫撤退到香港。在这一段革命低潮期,他四处活动,恢复组织,指导工作,曾先后几次被捕,最终都化险为夷。1930年7月,陈郁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31年6月,被送往当时的苏联列宁学院学习,并担任中国部党支部书记。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央派遣大批干部挺进东北,陈郁奉调跟随聂荣臻到东北开辟工作,先后担任了沈阳市总工会顾问、东北职工总会筹备委员会主任,领导工人运动的开展,后担任中共辽西省委副书记,并带领组件工人武装转战辽西,保卫了新生的革命政权,改善群众生活。
1946年,陈郁调任合江省依勃桦地区党委书记、勃利军分区政委、三五九旅政委,领导开展剿匪反霸、建立农村根据地的斗争,依勃桦地区改变了原有的落后面貌,巩固了革命政权。
1947年2月,陈郁调任中共中央东北局生产委员会副主任,带领了一批干部到鸡西、鹤岗等大型煤炭基地进行改革,加快恢复生产,支援解放战争。1948年,陈郁担任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副部长、部长职务,接管沈阳工业,为恢复沈阳工业的生产,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摸索并制定出大量的生产管理经验,为后来陈郁调任新中国首任“能源部长”,在水利电力、煤炭石油等能源开采利用方面取得的成绩奠定了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