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网站

南山区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

时间:2022-09-01来源:南山区教育局

分享到: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全力服务南山建成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深圳市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南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环境形势

  (一)“十三五”发展回顾

  “十三五”时期,南山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在一系列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重要突破,教育现代化走在全国前列,为南山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幸福作出了积极贡献,为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立德树人谱写新篇章。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成立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不断探索南山特色的教育发展之路。在全市率先发布《南山青少年成长宣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全面实施《南山区中小幼德育行动计划》,将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转化为南山区本土化的顶层设计。扎实推进“三全育人”,开展德育六大行动,成立12个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常态开展“体育节”“艺术节”“英语节”“科技节”“心理节”。搭建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共育网络平台,打造家长讲师团、家长志愿者、家长义工队伍,积极推进家校社区协同育人。

  2.教育公平迈上新台阶。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持续用力,学前教育“5080工程”超额完成,公办园由6所增加到86所,普惠性幼儿园超过82%,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保持在98%以上,形成了以公益普惠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落实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义务教育入学率和巩固率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9%以上。户籍残疾适龄少年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8%以上,经济困难家庭受助率达到100%。全面消除大班额,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复评。实施《北部片区教育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片区学校建一所优一所,促进了北部片区教育质量均衡发展。

  3.教育质量达到新高度。课程改革、办学特色、教师队伍等方面优势不断增强。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各项主要指标领先全市,居全国前列。体艺教育特色发展显著,建设了一批国家、省、市级体育特色学校。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一批南山学子获评“最美南粤少年”、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均占全市一半左右。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连续五年获得深圳市“年度教师”殊荣,获8个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位居全省区县前列。

  4.教育综合改革取得新突破。聚焦优质均衡发展,不断增强教育综合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举办集团化办学、课堂革命、未来学校建设等全国性会议,发布了《集团化办学南山倡议》《基础教育高质量课堂建设的南山共识》《南山区中小学建设标准提升指引》,“南山经验”产生全国性影响。办学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与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等合作办学取得显著成效。

  5.教育保障能力实现新提升。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确保教育优先发展。2016-2020年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总计达308.45亿元,占财政支出20%以上,2020年较2016年增长80.95%,投入总量和增长速度居全市前列。新改扩建中小学校30所,增加学位35730个,其中小学学位24780个,初中学位9150个,高中学位1800个。新增幼儿园37所,增加学位11400个。南山区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成绩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一。率先在全市实现公民办中小学万兆主干、千兆到校的有线无线“双网”全覆盖,率先在全市建成了“南山教育云综合服务大平台”,实现师生100%开通网络学习空间。

  与此同时,南山教育还面临许多问题与困难,主要是:优质教育供给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广大市民的热切期盼,学前教育、高中教育发展水平与家长的期待还有差距;教育治理和制度建设有待加强,还不能很好地释放学校办学活力,集团化办学活力仍需要进一步激发,优质资源覆盖面仍需要扩大;育人方式还没有根本性转变,创新人才培养能力还不能适应智能社会发展需要,在人工智能教育、拔尖特殊人才培养方面还需要精准有效发力;教育改革创新能力亟须增强,还不能适应教育先行示范需要,在办学机制探索、教育合作交流、人才贯通培养方面还需要进一步下功夫。

  (二)“十四五”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面向未来,人类社会正快速地从工业社会转向智能社会,中华民族正以磅礴之力量走向伟大复兴,深圳正面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历史性机遇,从中国一线城市迈向世界级大都市。新的环境和形势,既为南山教育创造了新机遇,也带来了新挑战。

  1.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追求,要求南山教育更加公平更高质量。南山区各类高层次人才集聚,人口年龄结构总体年轻,对高质量教育的期待更加迫切,更加追求教育的个性化、人文化以及泛在灵活的学习方式,南山必须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提高各级各类教育质量和水平,增强优质教育供给能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满意度。

  2.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定位新格局,要求南山教育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级。南山正大力推进“特区+自贸区+大湾区+先行示范区”建设和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建设,正加快建成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这要求南山教育对标世界先进水平,将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世界教育发展进程,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智力和文化支撑。

  3.全球化发展的新态势新挑战,要求南山教育更加开放更加包容。从国际看,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格局发生深刻调整。从国内看,国家“双循环”战略的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发展,南山教育立足发展新阶段,要积极贯彻发展新理念,谋求发展新动力,坚持开放融合和全球化发展思维,加快推进教育观念更新、模式变革和体系完善,积极适应未来教育发展新趋势。

  4.现代新技术的新应用新发展,要求南山教育发展模式实现创新变革。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技术迅猛发展,深刻改变了人才需求和教育形态,迫切要求南山教育主动融入技术变革的时代潮流,捕捉技术变革新机遇,以新技术推动数字化教育治理,建设教育现代化动态监测网络与决策智能化支持系统,完善教育数据标准体系,推进新优质学校建设项目、健全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加快推进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积极适应未来教育发展新趋势。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标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牢牢把握南山区域战略定位,紧紧抓住教育的公平质量、开放融合、创新智能的时代主题,把南山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基础教育先锋城区,为南山建成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勇当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标杆提供坚实支撑。

  (二)发展目标

  “十四五”时期南山教育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力打造成世界级创新型教育,把南山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基础教育先锋城区。具体目标:

  ——成为教育公平和高质量发展的先锋城区。推动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大力发展特殊教育、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促进家庭教育优质良性发展,促进教育中外人文交流高水平长效发展,积极建设方便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终身教育体系,为南山人民提供国内领先的教育公共服务,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

  ——成为区域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先锋城区。强化教育治理能力,全面优化教育治理结构,提升教育服务水平,构建较为完善的区域教育制度体系,实现区域教育的价值引领。推进区域教育的信息化,把握数字化转型历史机遇,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先锋城区。依托区域创新教育资源,建立英才培养机制,深化课程改革,完善创新素养评价标准和体系,构建区域创新教育生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个性特长突出、创新素养卓越以及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成为创新教育标杆。

  ——成为校长和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先锋城区。建设全省乃至全国先进的教师发展中心,创新校长和教师招聘、选拔、应用机制,汇聚国内外知名高校优秀毕业生,构建校长和教师分层分类发展新机制,打造教育理念先进、锐意改革创新的高素质专业化教育管理干部及教师队伍。

  ——成为教育对外合作交流的先锋城区。丰富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内涵,形成姊妹学校合作新机制,形成教育开放的新品质,打造教育开放新品牌,面向世界讲好“南山教育故事”,走出以高水平开放及合作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成为智能教育发展的先锋城区。培养广大师生卓越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建设国内领先的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和环境,形成智能环境下教学新样态,强化智能教育发展新优势,在国内率先建成智慧教育城区。

  三、主要任务和实施路径

  (一)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1.提升学生良好品德素养。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充分挖掘各学科课程蕴含的德育资源,强化全学科德育功能。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国家安全教育、法治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

  构建南山区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开展中小幼一体化大思政教育,推进中小幼一体化德育品牌和班主任教研组织建设,实行中小幼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充分利用南山及深圳本土思政资源,优化“德育地图”,升级南山德育内容和平台,建设一批粤港澳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交流基地。建立中小学生社会调查制度,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动实践引导学生自觉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2.提升学生学习素养。遵循教育规律,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注重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着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深化“712”教学评价改革,实施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多维度综合性智能评价,探索开展各学段学生学习情况全过程纵向评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横向评价,实施更加全面、立体和多元的教学评价方式。利用智能技术建立多维、精准的学生成长档案,探索学生全过程成长跟踪机制。加强教师教育评价能力建设,完善评价结果运用。

  3.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加强体教融合顶层设计,严格执行学生体质健康合格标准,全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达98%以上,优良率达75%以上。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保障校内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促进每位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开展学生体质健康动态监测和经常性督导评估,建设南山体质健康数据库。加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和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打造棒垒球、乒乓球、排球等特色项目及大沙河赛艇运动联盟学校项目品牌。深化与法兰克福足球俱乐部合作,建设“校园足球”全国高地。完善学校体育场馆和公共体育场馆双向开放机制。提高校园卫生健康教育质效,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体系建设,定期开展中小学生视力监测和干预,逐年降低学生近视率,整体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4.提升学生审美素养。构建“大美育”课程体系,整合美育资源,构建全区艺术场馆、文艺团队等与学校协同推进美育发展的新格局,在各学科教学中融入美育,实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丰富艺术实践活动,研究探索中小学生艺术素养测评,帮助每位学生学会2项以上艺术技能,全面提升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推进区域艺术品牌建设,新布局建设一批艺术特色学校和打造一批精品艺术社团。南山美术教育特色工坊转型升级2.0工程,力争每所公办中小学至少有1个美术特色工坊,提升全区中小学生审美素养。

  5.提升学生劳动素养。支持中小学开发融入“五育”的劳动教育课程,引导学生参加保洁、绿化、餐厨、家政等后勤服务,打通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资源边界,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劳动教育“三位一体”协同实施机制。引导学生参加公益性和生产性劳动实践,树立劳动观念,培养劳动精神,形成劳动习惯,在劳动中激发创新创造力。遴选挂牌50个南山区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探索研制南山区中小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指标,研制南山区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建设评价标准,提高劳动育人成效。

  6.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大力推进心理健康关爱行动,建立卫健、民政、妇联、社区等多部门综合联动模式,构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心理服务各有侧重、医学专业干预、无缝衔接的一体化教育与服务创新体系,整合国内外优质资源,以专项课题研究形式,整体提高全区心理健康建设实效。开齐开好心理健康课程,配齐配强心理健康专业教师,开展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专项培训,推进“一生一档”心理健康档案建设,加强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和辅导室建设,健全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深入研究社会转型和网络时代对学生身心健康带来的影响,多措并举,教育引导学生绿色上网、文明上网,合力预防学生游戏成瘾和手机依赖。

  (二)坚持新发展理念,促进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

  1.促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十四五”期间,新增幼儿园21所、幼儿学位10500座。高标准制定南山幼儿园装备指南和装修标准指引,科学探索在产业园区内产业用房、社区综合体和商业楼宇、写字楼等举办形式灵活的学前教育机构。制定公办园收费标准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力争学前教育投入在全区财政性教育总投入中的比例达到10%以上。严格社会力量办园准入管理,科学核定办园成本和民办园保教费标准。加强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学历提升资助政策,科学设计培训课程,提升幼儿园教师专业水平。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健全成本分担机制,有效保障教师待遇。

  推进学前教育学区化治理,实行党建、行政、教研、培训、督导、评价“六位一体”的现代学前教育治理模式。推进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学,组建九个及以上学前教育集团,优化幼教集团内部治理。推进广东省“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实验项目、深圳市“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和“托幼服务一体化”等三项工程。推动幼儿园开设2-3岁托班试点工作,培育10个市级以上科学保教示范项目,创建100所市、区级家门口的优质幼儿园,全区省市一级幼儿园占比不断提高。创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 

  2.促进义务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33所,新增义务教育学位49215座。加快完善学校规划与建设,完善全链条模块化的标准体系,完善全区统一的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生均经费拨款标准、义务教育学校设备设施配备标准和民办中小学设置标准。实施“美丽学校”建设行动和推进“百校焕新”工程项目,结合南山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实际,修订《南山区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提升指引(试行)》,不断提升项目设计水平、建设质量以及学校空间综合使用效能,在学校建设标准上先行示范。充分发挥好学校规划和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及“三师”(教师、建筑师、会计师)作用,把体教融合、卫教融合、科教融合、艺教融合等理念融入学校规划建设,充分考虑教学和社会公众需求,突出绿色低碳和智慧智能,将学校建设成为城市最美地标。

  加快推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工作,完善区域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反馈及改进机制,以国测与省测为抓手,推动区域教育内涵发展。全面落实国家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和新课程标准,系统开展“研究-指导-实践”三位一体的南山新课程改革创新行动,通过建设新课程改革实验基地学校、打造新课程改革成果交流平台、推行新课程改革专项督导行动,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构建南山区中小学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开展“十好”学校(含“五项管理”、课程、课堂、教师队伍、校园文化、社会口碑)创建行动。

  扎实做好义务教育“双减”工作,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和教学指导,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形成“减负增效”新机制。探索社区及周边教育资源与学校共同开展课后服务、暑期托管、科学研究、志愿服务等综合实践教育,高质量开展公民办中小学课后服务。通过传统文化、非遗项目等社区文化资源课程化建设,打造文教融合品牌项目,创建文教融合特色学校,助力课后服务的扩面提质。持续加强校外培训机构整治,规范学科类培训,建立健全培训机构“白名单”“灰名单”制度。

  3.促进普通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推进新时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紧扣学生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构建全面培养体系,优化课程实施,提升对学生学习、心理、生涯规划等指导实效。实施普通高中“登峰计划”,形成1-2所特色优势明显的高品质学校,促进南山高中教育办学水平整体提升。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建设工程,按照“孵化特色项目—打造学校特色—创建特色学校”思路,创建一批涵盖学科课程、艺术体育、科技创新、教育国际化等领域的高中特色项目,打造一批理工、人文、社科、艺体等特色高中,打造1-2所深圳市国家新课程新教材改革示范校,3-5个学科成为深圳市国家新课程新教材改革示范基地。对接国家强基计划,实施“南山优才培养计划”,联合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多渠道扩充高中学位,至少新建2所高中学校,新增高中学位3900个。

  4.促进特殊教育融合开拓发展。健全完善以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为补充的特殊教育体系,建立特殊教育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教育、残联、民政、卫健、街道协同联动,构建“中心—学校—街道—家庭”四位一体的全域支持机制,全区户籍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8%以上。全面提升龙苑学校办学质量和建设水平,建设特殊学生成长实时动态信息管理平台省级示范项目,将其打造成具有区域示范性、全国影响力的特殊教育学校。新建资源教室30个以上,全区覆盖率超过50%,做到“应随尽随、应融尽融”。加快融合课程建设,打造广东省优质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广东省特殊教育示范校建设项目,创建广东省随班就读示范区。促进融合教育向学前延伸,建设一批深圳市学前融合教育示范园。着力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中阶段特殊教育,推动普特、职特融合,医教、康教和科教融合,创设融合教育环境。

  5.促进职业教育双元融通发展。支持博伦职校建设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争取更多专业与高职专业对接,争取2-3个中职专业群进入国内领先行列。建设10个区级校外新型实训实习基地,引进一批行业企业领军人才和大师工匠和省级及以上高层次技能型人才。把建设高素质“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作为教师发展的重点,与粤港澳大湾区大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工作站及高层次技能型兼职教师工作站3个以上。做实做强职业教育集团,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中职教育集团样板。创新职业教育育人模式,建立市场需求导向的育人体系、产业牵引的学科体系和教育支撑的科研体系,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定向培养、订制培养模式,打通中高职专业比赛通道。

  6.促进民办教育规范化高品质发展。加强民办学校党组织建设,落实党组织班子与学校决策层、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完善民办学校法人治理,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从公办学校退休领导中选派优秀党员干部到民办学校任“第一书记”。按照“控制规模、降低比例、提高质量、强化特色”的总体思路,推进民办教育分类发展,完善营利和非营利分类管理和差异化扶持体系。规范民办学校收费标准,科学建立成本监测动态调整机制。探索公办教育集团与薄弱民办学校结对帮扶模式,建立民办学校依法平稳退出机制,支持国际化程度高、品质高、特色鲜明的高端民办学校规范健康发展。建设民办学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和数据库,完善民办学校监管体系、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规范民办学校招生,加强民办学校财务监管,建立民办学校诚信奖惩机制。

  7.促进家庭教育优质良性发展。大力推进《家庭教育促进法》落地生根。办好家长学校,优化家庭教育课程,编写家长教育读本,传授家庭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成才观,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孩子,发挥好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主体作用。强化学校与家庭良性互动,减轻学生课程学业负担,推动全区学校教育教学提质增效。完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制,聚合学校-家庭-社区三者的教育力量,形成合力,协同共育,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构建文明和谐健康幸福的社区,助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8.促进教育对外合作交流高水平长效发展。争创国家级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实验区,深化境内外姊妹学校建设,创建10余所中外人文交流与国际合作示范校。积极推动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发展,不断优化管理,新建1-2所学校(校区)。加强区内普通学校与外籍人员子女学校间的交流与学术研讨。探索举办融合国内课程与国际课程、同时招收国内学生与外籍学生的融合学校。在中小学推进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多语种教学。

  推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特色职业教育园区、职业教育合作联盟和各类专职人才教育培训中心。实施“南山教育走向世界”计划,支持组建深圳国际职业教育集团。强化国际理解教育和国际素养培养,探索举办深港澳教育论坛和青少年艺体赛事,支持在前海合作区建设港澳青少年教育培训基地,培养学生中国情怀、国际视野。梳理一批体现国际水平、具有中国风范和南山特色的教育改革的理论成果与实践成果,讲好中国故事、深圳故事和南山故事。

  9.促进终身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加强社区学院建设,鼓励创建社区“创新学习中心”,加快建设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街道,鼓励成人在社区接受学历型提升教育或职业性继续教育。探索职业技术学校向社会学习活动开放场地设施、课程资源、师资和教学实训设备,形成终身学习的南山模式。培育老年教育多元举办主体,加强老年教育基层社会学习点建设,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建设终身学习数字化资源库,打造数字教育资源生态链,探索建立个人终身学习空间,倡导泛在学习方式,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

  10.促进高等教育协同自主发展。支持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建设“双一流”大学,助推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等高校落地建设、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国家“双高”计划职业院校。助推高校本土化发展计划,支持高校与本土企业共建学科专业、重点实验室、特色学院。加快推进高校与中小学在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实验室建设的合作与共享,努力实现大学与中小学创新人才贯通培养。

  (三)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教育发展新活力新优势

  1.深入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稳步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议事决策制度,完善协调运行机制。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健全以章程为统领的学校内部治理制度。按照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要求,健全教育治理多元参与机制。创新集团化办学治理方式,健全集团化办学和学区化管理运行机制,进一步优化集团化办学布局和教育资源配置,推进集团化办学内涵式发展,实现至少6个集团跻身全省优质教育集团行列,强化“实验”“外国语”“高校附属”等系列集团特色项目打造和品牌建设,提高集团化办学质量,新建2个以上基础教育集团。完善优化与高校、科研院所、品牌(名校)教育、基金会、知名企业等合作办学模式。探索实施数字化战略行动,以数字化技术赋能教育管理与教育教学各环节,推进混合式学习、融合虚拟现实、远程教学等智能技术在未来教育领域应用,提升管理与服务的科学化和精细化。

  2.大力建设“智慧教育城区”。把智慧教育作为促进南山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创新区域教育发展新机制,积极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大数据支撑下的学位预测与建设、教育督导与质量监测、学生体质、校园安全、学校食堂管理等典型场景的智能化路径。加强云计算、边缘计算、增强现实、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协同区域高校、创新型企业探索大中小幼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构建整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开展技术支持的多元综合评价。持续推进教育技术名师和学科技术导师培养,优化教育信息化后备领军人才库。

  到2025年,南山教育信息化基本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建成服务于中小幼的安全可靠的教育专网;强化学科功能室建设,实现“未来学习中心”成为学校标配;搭建区级“智+学校”,开通全区师生与家长的学习空间;构建技术支持下的素养课堂,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全面融合;中小学普及创新教育和人工智能教育,实现师生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研发教育数据治理“一张图”系统,实现教育大数据应用全面深化。让教育信息化在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基础教育先锋城区中发挥重要支撑引领力量。

  3.打造创新人才培养的“南山模式”。以普及创新教育为着力点,以提升学生创新素养和师资力量为落脚点,以各学段全链条贯通为突破点,以建立英才培养机制、探索评价方式、创建特色学校、打造区域创新教育生态为亮点,全面构建具有南山特色的创新教育示范模式。整合湾区教育、科技、文化资源,通过项目式、跨学科、设计型、探究性等多种学习方式开展创新教育,在全区中小学普及创新教育和人工智能教育。充分发挥南山教育资源优势,探索建立中小学与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贯通联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机制,大力推进科教协同育人,强化科技项目专业引领和创新课程的升级迭代,开发具有南山特色的创新教育课程群。构建以发展学生创新素养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强化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动态监测和跟踪评价,为青少年开辟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绿色通道”。

  培育创新教育师资队伍,持续推动全区中小学配备专职创新教育教师,培养区级以上科创教育带头人并成立名师工作室,20名以上区级创新教育名师。创建创新教育特色学校,支持学校创建各类功能室和创新空间,建设创新教育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区级和市级科技创新教育学校标准达标率分别达到30%和10%以上,形成协同共建的创新教育生态。

  (四)构建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四个体系”

  1.突出可持续性,构建教育经费保障体系。建立保障充足、分担合理的经费投入体系,健全结构科学、导向鲜明的经费使用体系,建立科学有效、动态监管的经费评价体系。持续加大教育财政投入力度,经费保障保持持续增长。“十四五”时期,教育投亿入504亿,民办教育专项经费投入8亿元以上,学前教育投入占全区财政性教育总投入比例逐年提高,达到10%以上。

  2.突出成长性,构建校长教师发展体系。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构建课程、教研、评价、管理、信息技术等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分层分级培训体系,积极探索促进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一体化发展的方法路径。优化教师培训课程结构,构建包括通识课、必修课、选择性必修课、选修课等课程类型的教师培训课程体系,全区开发教师培训课程超过800门,其中小学、初中、各学科教师至少有10门以上学科培训课程。强化在岗研修,探索以教师自主学习、团队合作、课题研究为主的多样化个性化校本研修方式。加强教师行动研究,引导教师在研究中成长。

  实施名师工程,设立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教科研专家工作室,建立健全区级名师评审机制,打造名师工作室团队,形成优秀教师发展共同体。实施中小幼一体化班主任培育行动,打造高素质骨干班主任队伍。建立“后备校长—骨干校长—名优校长”分级培养体系,实施校长培训与学校质量双提升工程。遴选优秀硕士、博士参与学校管理,储备校领导后备人才。“十四五”期间,培养后备校长100人、骨干校长及名优校长30人,推动校长队伍素质更好、数量更足、结构更优。

  3.突出专业性,构建教育教学研究体系。健全区、校、教师三级教研工作体系。建设专业化教研队伍,突出教研员品德素养,以及课程、教学、研究、团队建设、项目设计、统筹协调、现代技术应用等关键能力。建立健全教研员培训制度、进校任课制度以及良性持久的“旋转门”制度,建立教研员选拔、交流和退出机制,构建“理论-实践-理论”的专业成长链条。提高教研的智能化水平,探索基于过程和数据的精准化智能化教研新模式。优化教研员考核机制,强化考核结果的应用,充分发挥教研员在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学科队伍建设、学科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引领作用。

  4.突出导向性,构建教育监测评价督导体系。树牢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质量评价观,以体制机制建设为突破口,构建具有南山特色的教育监测评价督导体系,成立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定期开展质量监测工作并及时发布质量监测结果。深化与中国教科院第三轮院区合作。健全督政、督学、质量监测“三位一体”的督导体系。形成科学高效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机制,建成一支教育质量监测专业化队伍。建立区域教育发展数据库,推进教育诊断与整改,为教育高质量发展问诊把脉、保驾护航。

  四、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

  (一)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1.健全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机制。完善教育系统党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深入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贯彻落实好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确保党组织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突出政治标准,牢固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教育系统干部队伍。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完善廉政风险防控。加强学校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加强教师法治宣传教育,维护安全稳定。 

  2.加强教育系统基层党建工作。扎实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加大在高知识群体、优秀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力度,加强民办教育党组织建设,党组织覆盖率达到100%,加强分类指导。深入开展名师名校长党员志愿讲师团活动,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家长学校、图书馆举办公益讲座。联合区纪委监委打造“阳光种子计划”,推进基层支部党风廉政纪律哨所全覆盖。

  (二)强化统筹联动机制  

  1.完善区域协同机制。加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统筹、规划、协调和指导作用,系统推进解决教育配套设施建设、教育政策落地、教育人才引进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确保教育改革发展所需的经费保障、土地储备和人才支撑。分解本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纳入各部门发展年度计划,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进度要求和具体政策,确保规划目标任务有计划、按步骤得到落实。

  2.建立南山教育改革与发展智库。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遴选和聘请国内外知名教育专家、高科技人才、社会人士,成立南山教育改革与发展智库和专家委员会,开展相关研究,对南山教育发展重大问题提出政策建议,开展南山教育重大改革事项咨询、论证、监测和评估,有效凝聚支持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1.推进规划实施和监督评估。各相关部门、单位要对标对表落实好本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建立规划中期评估和终期总结监测制度,对本规划实施情况开展跟踪监测和考核评价,及时反馈评估监测结果和改进建议。建立监督问责机制,定期开展督促检查,做好教育规划及相关信息公开,接受市民和社会监督。  

  2.营造良好氛围。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积极宣传教育系统先进典型和模范事迹,弘扬教育发展正能量。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形成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共同关心、支持和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局面。

  附表

南山教育“十四五”时期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主要内容

1.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项目

进一步深化“712”教学评价改革,实施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多维度综合性智能评价,实现教育评价方式的全面化、立体化和多元化。利用智能技术建立多维、精准的学生成长档案,探索建立学生全过程成长跟踪机制。加强教师教育评价能力建设,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完善评价结果运用。

2.中小幼德育一体化项目

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构建南山区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开展中小幼一体化大思政教育,推进中小幼一体化德育品牌和班主任教研组织建设,实行中小幼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充分利用南山及深圳本土思政资源,优化“德育地图”,建一批粤港澳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交流基地。

3.学生身体素质提升项目

统筹推进体育与健康在基础教育课程综合改革的内容和实施路径。开展学生体质健康动态监测和经常性督导评估,建设南山体质健康数据库。打造棒垒球、乒乓球、排球等特色项目及大沙河赛艇运动联盟学校项目品牌,建设“校园足球”全国高地。建设一批体育特色学校,实施“一键预约”,积极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体系建设,逐年降低学生近视率。

4.学生审美素养提升项目

构建“大美育”课程体系,丰富艺术实践活动,建立艺术素养评价体系。全面实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帮助每位学生学会2项以上艺术技能。整合美育资源,构建全区艺术场馆、文艺团队等与学校协同推进美育发展的新格局。南山美术教育特色工坊转型升级2.0工程,力争每所公办中小学至少有1个美术特色工坊。

5.学生劳动素养提升项目

落实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政策文件要求。支持中小学开发融入“五育”的劳动教育课程,将劳动教育贯通中小学幼儿园各学段,系统设计实践内容。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劳动教育“三位一体”协同实施机制。遴选挂牌50个南山区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探索研制南山区中小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指标,研制南山区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建设评价标准,提高劳动育人成效。

6.学生心理品质提升项目

大力推进心理健康关爱行动,建立卫健、民政、妇联、社区等多部门综合联动模式,构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心理服务各有侧重、医学专业干预、无缝衔接的一体化教育与服务创新体系,整合国内外优质资源,以专项课题研究形式,整体提高全区心理健康建设实效。深入研究社会转型和网络时代对学生身心健康带来的影响,合力预防学生游戏成瘾和手机依赖。

7.学前教育优质普惠项目

推进学前教育学区化治理,实行党建、行政、教研、培训、督导、评价“六位一体”的现代学前教育治理模式。深化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学,着力构建具有南山特色的学前教育课程体系,强化幼教师资专业培养,推进省“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改革项目和市“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托幼服务一体化”工程,提升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

8.“美丽校园”建设项目

实施“美丽学校”建设行动和推进“百校焕新”工程项目,不断提升项目设计水平、建设质量以及学校空间综合使用效能,在学校建设标准上先行示范。体现南山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借助“智慧南山”大数据,优化学校结构和布局,突出教学和社会公众需求,突出绿色低碳和智慧智能,充分发挥好学校规划和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及“三师”(教师、建筑师、会计师)作用,将学校建设成为城市最美地标。

9.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负担项目

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着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强化作业管理,充分发挥作业育人功能。探索社区及周边教育资源与学校共同开展课后服务、暑期托管、科学研究、志愿服务等综合实践教育,推动公民办中小学课后服务全覆盖。持续加强校外培训机构整治,规范学科类培训,建立培训机构“白名单”制度。

10.高中优质特色发展项目

推进新时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创建一批涵盖学科课程、艺术体育、科技创新、教育国际化等领域的高中特色项目,打造一批理工、人文、社科、艺体等特色高中。实施普通高中“登峰计划”,打造1-2所深圳市国家新课程新教材改革示范校、3-5个学科示范基地。对接国家强基计划,实施“南山优才培养计划”,探索与高校、科研机构、企业联合培养创新人才路径。

11.特殊教育融合发展项目

健全特殊教育体系,构建以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为补充的特殊教育体系,加强教育、残联、民政、卫健、街道协同联动,构建“中心-学校-街道-家庭”四位一体的社会支持机制,加快融合课程建设,新建资源教室30个以上,全区户籍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8%以上。打造广东省特殊教育示范区,创建广东省随班就读示范区,建设深圳市学前融合教育示范园。

12.职业教育高水平发展项目

支持博伦职校建设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争取更多专业与高职专业对接,争取2-3个中职专业群进入国内领先行列。建设10个区级校外新型实训实习基地,引进一批省级及以上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建设3个职业教育博士工作站。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中职教育集团样板。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定向培养、订制培养模式,打通中高职专业比赛通道。

13.民办教育规范化高品质发展项目

加强民办学校党组织建设,落实党组织班子与学校决策层、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规范民办学校收费标准,科学建立成本监测动态调整机制。实施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计划,完善民办学校法人治理,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探索公办教育集团与薄弱民办学校结对帮扶模式,建设民办学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和数据库,完善民办学校监管体系、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

14.创新教育特色发展项目

探索开发具有南山特色的创新教育课程群,在五年级、八年级和高一年级普及人工智能教育,构建学生素养导向的创新教育评价体系。探索建立中小学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方式,强化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动态监测和跟踪评价。培养2名以上市级创新教育教师带头人,20名以上区级创新教育名师。创建创新教育特色学校,市、区级科技创新教育学校标准达标率分别达到10%和30%以上。

15.教育对外合作交流示范区建设项目

聚焦国际化人才培养,争创国家级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实验区,创建10余所中外人文交流与国际合作示范校。积极推动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发展,新建1-2所学校(校区)。加强区内普通学校与外籍人员子女学校间的交流与学术研讨。探索举办深港澳教育论坛和青少年艺体赛事,支持在前海合作区建设港澳青少年教育培训基地。

16.家校社协同育人项目

大力推进《家庭教育促进法》落地生根。办好家长学校,优化家庭教育课程,编写家长教育读本。强化学校与家庭良性互动,减轻学生课程学业负担,推动全区学校教育教学提质增效。完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制,推进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建设,聚合学校-家庭-社区三者的教育力量,形成合力,协同共育,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构建文明和谐健康幸福的社区,助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17.校长教师队伍建设项目

构建全链条南山教师培训体系,积极探索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一体化发展的方法路径。构建具有南山特色的师资培训课程体系。研制各学段校长、教师和教研员培训课程指南,健全培训质量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推动中小幼一体化班主任培育行动,加强骨干班主任队伍建设。建立“后备校长-骨干校长-名优校长”分级培养体系,实施校长培训与学校质量双提升工程,优化校长队伍学历、年龄结构。

18.教育治理数字化水平提升项目

加快推进数字技术与教育管理、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建设教育数智“一张图”系统,以数字化技术赋能教育管理与教育教学各环节,推进混合式学习、融合虚拟现实、远程教学等智能技术在未来教育领域应用,为学校“画像”,促进管理精细化、服务精准化、决策科学化。推动基于全过程、全要素的学生学习成长数据追踪与综合素质智能评价,加强教育评价数据治理,为师生“画像”,精准指引和指导学生成长与教师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深圳市南山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03050037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57920号-1

公安备案号公安备案号:440305020013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