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14来源:蛇口消息报
11月12日下午,一场形式新颖的分类减量主题活动在深圳人才公园火热进行。当天,南山区 “11·8 垃圾减量日”活动举行,向市民群众开展垃圾分类减量宣传。
活动由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指导,南山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主办,南山区垃圾分类管理中心承办。
在深圳南山这个活力之城,“青春力量”不可小觑。很多青年人不仅注重环保、热心公益,还掌握着前沿的知识和理念,他们积极推广垃圾分类工作。
当天活动现场,南山区从各行业中邀请了来自社区、蒲公英队伍、高校的5位青年代表登台,进行“分类青年说”主旨演讲。
南头街道前海社区党委负责人韩林杉介绍,近年来,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垃圾分类工作,辖区前海花园、云栖西岸阁、港湾丽都先后被评为“绿色小区”和垃圾分类“示范小区”。下一步,将依托“小区治理共同体”,建立垃圾分类宣传督导体系,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做细做实。
南山区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大队负责人龚小森结合自身“蒲公英”经历,从发动蒲公英志愿讲师和志愿者深入基层、开展志愿者垃圾分类培训和宣教等方面进行了宣讲,希望发动更多人、携手社会各界做好南山垃圾分类工作。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学生黄家庆围绕《南山区垃圾分类源头管理模式改进》,分享探讨了调研成果。他说,南山区垃圾分类成效居于国内外领先水平,希望政府部门从建立物业督导模式、发挥网格作用、建立巡查队伍、纳入物管城市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垃圾分类工作。
北京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学生董子航围绕“双碳”目标下的“零废弃办公”主题,结合相关企业案例进行了分享。她提出,可通过加强垃圾分类推广、倡导绿色采购和节能减排、开展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等举措,践行“零废弃办公”的理念,让社会发展更可持续。
深圳大学法学院学生刘贤说,自2020年起,深圳大学一群热爱环保的学生成立了绿色行动团队“绿惜”,积极践行垃圾分类。大学生如何做好垃圾分类?她建议,从组建外卖盒回收相关的公益组织着手,通过与餐饮企业合作,回收再利用使用过的外卖盒。
据悉,南山区在垃圾分类方面,进行了不少探索。如,在29栋商务写字楼开展外卖餐盒回收工作;成立深圳首个高校生活垃圾分类联盟,在联盟7所学校开展蒲公英绿色毕业季活动;探索海岛“零废”模式,建立具有海岛特色的集成化、低排放、就地处理利用体系,打造国内第一个岛屿垃圾分类达标单位……此外,南山区还开展年花年桔回植、“光盘日”、牛奶盒回收、垃圾分类“开学第一课”等系列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当天,活动正式启动后,以垃圾减量为主题的换享市集在深圳人才公园潮汐广场火热开市。市集以“以旧换新”“跳蚤市场”为主要形式,设置大学生“文创集市”、中小学生“爱心童市”、换享区、企业摊位等特色区域,全方位展示了南山区垃圾分类减量亮点成效,现场通过以物换物、义卖、兑换小礼品等,促进居民日常生活中闲置的物品“活起来”,旧物重获“新生”。高校学子展示了关于垃圾分类的手工艺品、创意品。行业有关分类企业进行了宣传推介。
在游戏互动区域,垃圾分类幸运套圈圈、有奖问答、垃圾分类主题拼图、涂鸦、手工艺品创作、拍照打卡等游戏互动环节,参与感十足,吸引了不少市民体验,集够减量小红花印章还可实时兑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