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和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级建议和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时间:2015-08-18来源:
深南督〔2015〕687号
市水务局:
魏玮等代表在深圳市第六届人大第一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强治理深圳严重内涝问题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就我区会办意见答复如下:
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原有地下管网的规划已日益不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由于地下管网建设相对于城市发展较为落后,在强降雨天气,导致内涝问题严重,部分地段出现积水,为此完善排水设施,提高管网排水能力成为各级政府必须面对的问题。市、区两级政府对此也非常重视,近年来不断加大投入治理内涝问题。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
一、改善规划,从源头解决排涝问题
深圳市历来非常重视城市内涝问题,自特区成立伊始,在各层次的城市规划中均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对城市排水系统进行了详细规划,并根据城市发展及规划情况,对雨水系统适时修编。目前,雨水系统在规划层面上已实现全覆盖。为提升城市内涝应对能力,市规划国土委会同市水务局联合组织编制了《深圳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2015),该规划高水平、高标准、高深度的规划了各流域防洪系统方案,形成的全市总体规划、分流域详细规划以及专题研究等规划成果为后续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和支撑。历年来,南山区雨水管网设计重现期均严格执行国家与地方标准。近十年,为全面提升深圳市的排水系统能力,我区的排水管道设计标准按照全市统一规划进行了四次大的修订和提升。本次编制的《深圳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2015)确定的雨水管网设计重现期为:一般地区选用3年,低洼地区、易淹地区及重要地区选用5年,特别重要地区10年及10年以上,均为国家标准的高值。
二、加大投入,加强城区排水能力建设
长期以来,我区都非常重视辖区内涝点的积水整治工作。近年来更是不断加大投入,将内涝点积水整治工作列为民心工程,努力提高排水能力。据初步统计,2010至2015年我区财政共投入排水整治资金1.737亿元,其中,城中村排水管网整治资金1.492亿元,其他排洪整治资金(含市政排水管网完善)0.245亿元。通过整治,我区部分内涝点积水情况得到了改善。但由于城市在不断的发展,大量的工程项目不断建设,造成了排水系统的被动改变,导致每年积水点情况都会不断变化,需要不断的进行治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区会紧密结合强降雨天气中积水点情况,通过长远工程措施与短期应急措施结合的方式,解决城区内涝积水问题。
三、部门联动,建立应急协调机制
目前,我区排水管理部门已与气象、交警、交委、消防、建设等多个部门、各街道办事已建立起了良好的协调机制。由于防洪排涝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区会进一步加强各单位协作,提高效率,有效减轻暴雨给人民群众生活造成的损失。
四、探索“海绵城市”建设
“海绵城市”是近年来出现的新概念,包括日本、美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不同程度的雨水利用管理模式的研究。深圳作为一个新兴的滨海城市,雨水充足,有必要开展“海绵城市”的研究,将城区作为“海绵”,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并加以辅助手段,对暴雨期间的强降水进行吸收净化。一方面既可降低暴雨造成的城市内涝,另一方面也可通过削峰储流,补充水源,解决城区缺水问题。据了解,市规划国土委正在组织研究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为提高南山区防涝能力,位于南山辖区的市规土委直属二分局组织编写了《后海中心区低碳生态试点规划及实施方案》,提出在后海中心区实行低冲击开发模式,通过绿色屋顶、雨水花园等手段,减少径流,削减洪峰流量,减轻城市内涝。
南山区人民政府督查室
2015年8月14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