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网站

关于深圳市六届人大七次会议第20190175号代表建议回复

时间:2019-06-14来源:南山区人民政府

分享到:

尊敬的潘党育等代表:

  首先,非常感谢各位代表百忙之中对宗教文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你们提出的《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道教文化的建议》(第20190175号)已收悉。我区作为主办单位,经认真研究,现就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将南山区赤湾天后宫划归道协管理的建议
  (一)天后文化吸取了部分佛教及道教文化精华,以崇奉和颂扬妈祖的立德、行善、大爱精神为核心,以妈祖宫庙为主要活动场所,以庙会、习俗和传说等为表现形式,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民间信仰而不是宗教。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妈祖信俗列入人类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
  (二)赤湾天后宫为区文化部门下属事业单位。赤湾天后宫在深圳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赤湾天后宫兴盛于明代,曾是我国沿海地区最大的天后庙,也是深圳历史上最负盛誉的人文景观,明清时期被冠以“新安八景”之首。新中国成立后,边防部队在原庙的基础上修建兵营。90年代初期,边防部队迁至赤湾三路,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程思远及武警总队中将李连秀一行主持举行天后庙修复的奠基仪式。1995年,天后古庙修复完成。1997年11月,天后古庙挂牌成立“天后博物馆”,成为当时深圳唯一的一家区级博物馆,为南山区文化部门下属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属于国有资产。若登记为宗教活动场所移交给道教界管理,不符合我国宗教“自办”原则。
  (三)宗教工作的本质是群众工作。天后信仰在民间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赤湾天后宫曾举办过多次由港澳台和海外信众参加的大型妈祖祭典活动,具有浓厚的民间信仰色彩,在海内外群众具有广泛知名度,若将其转为道教活动场所,不仅与其历史渊源有所不符,更难以被海内外诸多信众所接受,甚至有可能引发一些不良的反应。因此在具体确定天后宫是否可以划归道教活动场所的问题上,要慎重,不能轻易改变其场所性质。鉴此,区民宗局与我局均认为不宜将该处场所移交给宗教界。
  二、赤湾天后宫发挥了相应的文化教育作用
  天后博物馆自成立以来,一是始终坚持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己任,做好妈祖文化整理、研究、征集、展示等工作。近年来逐步建设完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陈列展”、“赤湾天后宫历史陈列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辞沙”展、民俗文化“妈祖文化陈列展”等展览,每年接待游客近70000人次,有较大社会影响。2007年,赤湾天后宫所独有的“‘辞沙’祭祀大典”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南山区第一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前,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局正积极做好该项目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准备。二是规范管理,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天后博物馆作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一直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财务制度。所有收入均上缴财政指定非税收入帐户,支出则由财政按项目预算核拨。2016年,天后博物馆开展了环境提升与修缮工程,博物馆园区入口南迁,大门外新增停车场,设置人行通道及机动车通道,实行人车分流。同时,博物馆内增加了应急疏导等标识和指示牌,园区环境安全水平明显提升。今年4月18日起天后博物馆取消门票、功德箱,停止接受信众捐献,停止售卖香烛、手串等商业行为,使文化福利惠及更广大市民。
  三、赤湾天后宫积极开展海外交流活动
  天后文化在全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在拥有2亿多信众和5000多座妈祖庙。天后博物馆十分重视与其他地区妈祖庙及信众的沟通交流,每年积极举办、参加与台湾、香港地区的妈祖文化活动。2014年开始恢复的“辞沙”祭祀大典,以其鲜明地域特色及丰富内容形式,吸引了大量海内外人士尤其是港澳台同胞的积极参与。2019年的“辞沙”祭祀大典,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实施的大背景下,参加人数比往年增加了三分之一。我局将进一步加强对“辞沙”祭祀大典的研究,丰富文化内涵,将其打造得更具影响力,更好地发挥统战交流的作用。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
  2019年6月11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深圳市南山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03050037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57920号-1

公安备案号:440305020013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