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易用专区

当前位置:长者专区 > 今日要闻

南山区“项目式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研究共同体启动 区域31所种子校实验校深度合作

信息来源:蛇口消息报

时间:2025-03-11

字体:
分享到:

  3月6日,南山区“项目式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研究共同体启动仪式及展示交流会在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科华学校举行。交流会包括成果分享、课例展示等内容,为南山各校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未来,该研究共同体将进一步深化合作,携手共进,持续提升教育质量,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综合素养的新时代学生贡献力量。

  南山区教育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陈登福,南山区教科院院长陈坚,南山区教科院新课程改革推进办负责人杨东升,共同体项目负责人张路路,31所种子校、实验校的项目负责人,以及全区各学校领导、教务主任出席活动。

  加深校际合作交流

  陈登福强调,项目式学习与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方向,具有深远的教育价值和实践意义。希望各实验校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校际间的深度合作与交流,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模式,携手推动南山教育高质量发展。

  科华学校党总支书记鲁超表示,“项目式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研究共同体是新课改重难点攻坚项目,通过“共建、共研、共享”的模式,共同探索南山课改经验。她详细解读了牵头校工作方案,并分享了该校在项目式学习推进过程中的经验。

  珠光小学罗燕主任分享了该校以学生为中心,设计了丰富多样的学习项目,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跨学科融合,学生们不仅扎实掌握了知识,还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集团(南山)实验二小陈晓粧主任分享了学校构建了涵盖22个主题的跨学科课程体系,采用PBL模式,分为聚焦问题、团队合作、AI赋能、实践探索和表现评价四个阶段,并通过表现评价进行总结。

  南实集团麒麟中学副校长李鹤分享学校基于“做中学”项目式学习实践。该校以“非遗传承·劳动创美——玉米丰收里的文化密码”为主题,融合非遗技艺、劳动教育与艺术表达,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协作沟通和跨学科整合能力。

  精彩课例展风采

  在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展示中,符齐凯迪老师以《成本收益对对碰》一课为例,介绍了如何将财商教育融入项目式学习。通过“养猫”情境,学生学习成本、收益和风险的概念,并探讨如何提高收益、降低成本和规避风险。在中学文综项目式学习中,张万泽老师以《我们,为祖国代言》启动课程,开启《制作城市名片》项目。学生自主探究,确定小组兴趣城市,列举城市文化要素,制作海报并进行评价。

  小学综合组科组长黄晓彤老师汇报了五年级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案例《扬帆启航:设计制作一艘小船》,以深圳大沙河垃圾治理为背景,学生融合多学科知识,调研船的历史与结构,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原型,并在测试中优化动力系统,解决实际问题。初中理综组杨博老师汇报了《制作隔音房间模型》项目式学习。该项目从生活中的噪声干扰问题出发,结合课标和学生特点设计,融合物理、数学、工程、艺术等多学科知识。

  深圳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贾建国重点阐述了项目学习中驱动性问题和问题链的设计,以及跨学科学习在解决复杂问题中的关键作用,强调了学科间实际联系的重要性。针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问题,他提出了中肯建议,为项目式学习与跨学科教学的深化发展提供了有益指导。

主办: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深圳市南山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