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代表团提交加强噪声污染治理建议获重视 科技赋能频出新招 全力防治噪声污染
信息来源:蛇口消息报
时间:2024-09-24
今年年初召开的深圳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南山代表团提交关于加强噪声污染治理的建议,得到有关部门重视。近日,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在答复代表建议时透露,深圳在噪声污染防治上以科技赋能频出新招,全力打造高密度超大宁静城市典范。
噪声污染,是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常见的阶段性“城市病”,成为困扰居民生活的热点问题。市人大代表陈琳认为,城市的喧嚣,一方面是城市发展活力的体现,另一方面又与城市文明、高质量发展格格不入,噪声污染防治任重道远。建议深圳持续提高噪声污染防治水平,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城区探索经验。
针对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问题,深圳以科技赋能,采取工地噪声监管“远程喊停”模式,在各工地内设置“噪声、视频监控和远程喊话”一体化智能监控系统。据介绍,该系统运用远程视频监控,配合声学相机、开发AI算法,对施工现场关键环节进行实时监测、抓拍。一旦发现问题,立即线上“喊停”,迅速督办。截至去年年底,深圳已安装该监控系统200余套。这一全新环境监管模式被生态环境部采用并全国推广。
广场舞一直是噪声污染投诉的重灾区,还常常导致邻里矛盾。为此,深圳推广定向扬声技术应用。据了解,定向音柱等定向扬声技术设备,可以将原本四散的音乐声“束缚”在指定范围内,可以做到指定区域内声音清晰、洪亮,区域外没有噪声外溢,有效避免了广场舞噪声扰民的问题。目前,深圳在20多个社区安装了定向音柱设备,累计安装80余台。这一降噪神器还运用到学校等地,受到周边居民点赞。
为加强城市噪声监测体系建设,市生态环境局正开展功能区声环境自动监测网络建设,进一步提升声环境监测能力,为后期噪声污染投诉和精准整治提供监测数据。目前,该项目已取得可研批复并完成初设和概算编制。此外,给城市降噪,还静于民,还须加强执法。深圳环保、住建、交通、水务等部门建立常态化联合执法机制,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格处罚,形成有效震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