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04来源:深圳商报
无人机牵引低空经济展翅高飞,崛起的高铁新城蔚然成形,满载而归的货轮缓缓入港,崭新的跨海通道贯穿东西。
在深圳市南山区,海陆空铁四通八达,立体交通网络正一步步升级蝶变。广陌通途,沿途是风景,前头是发展。近年来,南山全力构建功能齐全、结构合理、衔接顺畅、经济高效、绿色低碳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交通干道交织成网。在蓝天与大地,大地与海洋之间,南山这座滨海城区充满着无尽的现代活力。
低空经济,腾飞了!
随着一架运载有急救用血的无人机缓缓降落在医院空中花园平台上,由深圳市血液中心至南山医院的无人机低空血液运输航路首飞取得圆满成功,整趟“空中送血”用时仅需15分钟,相较于原来地面运输的往返90分钟,为患者争取了更多的救治时间。此次首飞成功,不仅为南山医院开辟了一条空中绿色生命通道,更为南山区低空经济的医疗场景应用开启了新篇章。
“无人机血液运输航路首飞成功,标志着南山区低空经济的医疗应用场景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深圳市天空汽车网络有限公司CEO谢雪军表示,低空运输更便捷,生命救援更高效,不仅降低医疗机构的运营成本,还确保医疗物资的安全运输。2023年,天空飞车完成了超过1万架次的低空飞行,为南山、宝安、光明的医疗机构和应急机构提供飞行服务。其中市血液中心-南山人民医院、市血液中心-南山妇幼医院的两条航线都是应急血液救援航线,多次满足应急救援运输要求。
高铁新城,落地了!
高铁新城,触发“新质”想象力。
春风徐来,带着蓬勃生机和美好希冀,在南山西丽兴起了一场对新质生产力的“大开发”——备受关注的深圳重大交通枢纽传来新进展。
2月28日上午,西丽高铁枢纽及相关工程土地整备项目房屋拆除在深圳烟草物流中心现场正式启动,这也标志着西丽高铁枢纽工程驶上了“快车道”。
西丽高铁枢纽是备受关注的重大民生项目,也是南山区委区政府在北部片区的重要“落子”,谋划长远、意义非凡。目前,西丽高铁枢纽项目土地整备工作加速稳步推进,一二期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西丽高铁新城地处深圳科创中轴和山海绿廊双轴交汇点,南侧为深圳高新北区、北侧为留仙洞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基地,用地范围由广深高速、茶光路、沙河西路、南海大道围合,东西长约2300米,南北宽约700米,占地面积1.89平方公里,建筑总量约360万平方米。站场总规模13台25线,引入赣深、深茂、深汕、深珠四条铁路,同时引入四条地铁、两条城际线,且在此集中设站。其中,地铁13、15、27号线呈南北走向,下穿国铁站场;地铁29号线、深惠、深莞城际呈东西走向。
高铁新城在规划布局上将形成一轴、三带、一心、多组团的空间结构。一轴为科苑路科技创新轴;三带为站城融合服务带、茶光路服务带、枢纽接驳带;一心为西丽站城综合服务中心;多组团包含站城枢纽、新型产业、生活服务三大组团。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西丽枢纽建成后,有望成为国内最大的高铁、城际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同时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综合交通枢纽之一。未来,西丽枢纽日均客流量将超过130万人次,其中轨道交通远期日均客流量将达到76.7万人,地铁进出站客流约55万人,地铁内部换乘客流约19.8万人,城际铁路进出站客流约19.8万人,城际铁路内部换乘客流约1.8万人。
一座新城、无限可能。向“新”而进、提“质”前行。把美好愿景变成幸福实景,南山一直在谋划中稳步推进。
跨海通道,加速了!
深圳西部,珠江口航道,大小船舶川流不息。自古以来,这里就是陆海相连的黄金水域。在珠江口东岸的妈湾智慧港,巨大的红色智能远控岸桥正在为远洋货轮装卸集装箱;无人驾驶的集装箱卡车,在船舶与码头堆场之间来回穿梭。
把眼光往西看,连日来,深圳首条跨海通道妈湾通道施工现场开启“春耕”模式。与前海隔海相望的宝安中心区、大铲湾片区,未来将无缝连接。
不久前召开的2024年深圳全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工作部署会议透露,深圳交通将全面推进“四个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建成一批”中包括加快推进新城立交、滨海大道深超总基地段、妈湾跨海通道项目,力争建成通车。
与此同时,滨海大道深超总基地段改造工程也迎来新进展。该地段西起沙河东路立交,东至广深高速公路,跨南山、福田两区。本次改造将现状双向10车道扩容至双向14车道,包括下沉隧道段及平面道路改造段。其中,下沉隧道段集城市道路、地下港湾式公交停靠站、城际线站点等综合交通设施与地下空间开发于一体,在地下形成4层空间。
从规划图上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施工现场精耕细作的“工笔画”。人享其行,物畅其流,南山海陆空铁设施建设愈来愈具体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