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1-20来源:蛇口消息报
潘勇军,南方科技大学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急危重症救治工作20余年。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钻研业务,恪守医德,赢得了领导同事和患者的高度认可及赞誉。曾多次被评为单位最美医生、先进个人,并荣获2016年市级好医生等荣誉。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潘勇军主动请缨驰援市三医院,勇担先锋突击队队长,奋战抗疫一线79天,践行着“疫情不退,我不退”的铮铮誓言,荣获“深圳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临危受命 尽显责任与担当
2月6日,南方科技大学医院接到深圳市卫健委组建第四批支援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医疗队的通知,要求组建团队内有重症医学科专业顶尖力量。作为ICU学科带头人,南方科技大学医院ICU主任潘勇军率先报名。短短半小时,一支集结了18名优秀医务工作者的团队组建完毕,潘勇军担任先锋突击队队长。
来到感染三区,潘勇军负责的第一位病危患者是一个年近70的老人。患者病情危重,各项生命体征极不稳定,已经到了需要体外人工膜肺来维持生命的阶段。潘勇军接手患者后,每天进入隔离病区给插上气管插管的老人家翻身、拍背,帮助其活动身体,一轮下来需要将近一小时,每天需要做2到3次。每次做完他全身都湿透了,护目镜上太多蒸汽凝结成了水滴冲刷着镜片。
在最危险的重症病房,患者气道都处于开放状态,病人的呼吸都可能产生大量病毒气溶胶。这样频繁近距离接触患者,被感染的风险极高,“只要病人能康复,再大的风险都可以克服。”潘勇军如是说。通过潘勇军团队十余天的精心救治,老人病情逐步好转,不但拔除了气管插管,人也越发精神。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潘勇军说,当患者对战胜疾病重拾信心的时候,就是给予医生最大最好的支持。
待病人如亲人 付出不求回报
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对于每一位病人,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有一天凌晨3时,急促的电话铃声将潘勇军从睡梦中惊醒,急诊科来了一名病情危急的患者,诊断不明需紧急会诊。潘勇军用最短的时间赶到医院,发现患者昏迷,呼吸急促,病情危重,经检查诊断为大面积脑梗塞、心肌梗死、心功能衰竭,潘勇军第一时间将患者转入ICU进行全力抢救。
在该患者最危险的前三天里,潘勇军日夜守护在病人的身边,制定患者的所有治疗方案,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抢救措施,工作细致到询问患者每天从胃管摄入的流质饮食及患者每日的大小便情况等,在有效地治疗和精心的护理下,该患者病情逐步稳定,意识逐步清醒,每次来床边查房时,该患者都高高的竖起大拇指表示由衷地感激与称赞。
在该患者住院的一个月中,没有缴纳任何的费用,但也得到的是精心的治疗与护理,潘勇军还组织科室人员捐款解决该患者的穿衣吃饭的问题。“无论患者是什么情况,作为一名医生,我的天职是解决患者的病痛,挽救患者的生命,对待每一位患者都要像对待亲人一样。”潘勇军一直坚守着这样的信念。
严格要求自己 更好守护生命
从踏入医学殿堂的第一天,潘勇军就立志为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奋斗终身,大学毕业后20余年来一直忙碌在急危重症救治的前线,多少个不眠之夜,只要是医院有危重症抢救的科室就有他的身影,把一个又一个濒临死亡边缘的患者从死神手中夺回。他对自己的专业技术要求极为严格,因为在危重症领域要求医生精通全身各系统疾病的专业知识,不能有半点疏漏,不断追求完美,才能更好地守护生命。
2019年南方科技大学医院正是提质升级及快速发展启动元年,潘勇军作为该院引进的紧缺型高端人才,担任重症医学科主任,肩负着重症医学科的临床救治、学科管理及全院的急危重症救治工作的重任。为了加快学科发展建设,潘勇军几乎是不分工作日还是休息日,晚上也是常常来医院抢救病人通宵,短短的半年时间,科室在他的带领下,科室不断突破重症医学各项关键技术,成功抢救了大量危重病人,重症医学科很快得到全院各科室及院领导的肯定和信任,学科建设也日益提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