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3-07来源:南山区应急管理局
2024年8月9日至2024年9月30日,南山区审计局对我局2023年度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建设管理情况进行了审计,重点审计了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期间信息化项目建设、运营维护、绩效管理和信息化安全等方面内容。针对南山区审计局指出的问题,我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落实整改,现将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公告如下:
一、关于“个别信息系统模块功能不完备”问题的整改情况
关于审计指出南山区应急管理局负责的南山区室内外应急避难场所视频监控感知系统“值班排班”模块缺少“通知”“报到”功能,部分场所监控视频不具备回放功能的问题,我局立行立改,现已完成整改。
一是关于“通知”功能:本系统具备值班通知功能,排班完成后,系统自动将相关值班信息及时推送至值班人员。为确保值班人员及时到岗到位,新增短信通知功能,排班信息除系统自动推送外,还将通过短信的形式通知值班人员。
二是关于“报到”功能:在后续系统升级过程中,已于9月份完成“报到”功能更新,增加“报到”确认选项。
三是关于回放功能,目前,该系统3处场所12个无回放功能的摄像头均已恢复视频监控和回放功能。
二、关于“部分信息化项目未按规定进行变更审核”问题的整改情况
关于审计指出南山区应急管理局负责的4个信息化系统未按规定进行变更审核的问题,我局立行立改,现已完成整改。
一是加强信息化项目管理。审计报告出具之后,局领导高度重视,着重强调要强化信息化项目管理,保证项目操作流程的规范性与严谨性。我局整理汇编了全区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制度文件,要求各科室及指挥中心深入学习,确保信息化建设全周期严格遵循制度规定。
二是落实项目备案审核流程。整改期间我局无项目变更,根据《南山区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试行)》要求,我局已将审计报告提出的未按规定进行变更审核的4个信息系统项目过程资料报区政务信息化主管部门备案。
三、关于“部分信息化项目未按规定进行技术评审”问题的整改情况
关于审计指出南山区应急管理局负责的2个信息化系统未按规定进行技术评审的问题,我局立行立改,现已完成整改。
一是“三小”场所智慧安全监管系统项目为服务类项目,系统为供应商自有,非我局开发建设。且本项目系统并非新增系统,而是一期系统的延续和升级,因一期系统非发改立项项目并未要求进行技术评审,故未报区智慧南山(数字政府)主管部门进行技术评审。经审计指出问题后,2024年9月,我局向区政数局申请该项目备案审核,10月8日区政数局审核通过。今后,我局将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对接,做好信息化项目技术评审等工作。
二是关于南山区创建省级安全发展示范试点城市综合管理平台(以下简称南山区省级创安平台),该系统是基于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已有产品打造的一个临时性的创建工作管理工具,主要用于相关台账资料的线上交换,具备资料上传、在线审核、完成情况统计及现场核查辅助等功能,旨在提高南山区创建省级安全发展示范试点城市工作效率(2023年底该创建工作已基本完成,南山区已按创建程序提请省、市组织验收评审)。该平台工具相关服务支撑包含在《深圳市南山区应急管理局省级安全发展示范试点城市专业技术服务项目》中(该服务合同已验收结束),不涉及信息化系统的单独开发、长期运维及迭代升级。南山区创建省级安全发展示范试点城市综合管理平台系统已关闭停止使用。
今后,我局将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对接,做好信息化项目技术评审等工作。
四、关于“个别信息系统监控设备维护不力”问题的整改情况
关于审计指出南山区应急管理局负责的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监测预警系统监控设备维护不力的问题,我局立行立改,现已完成整改。
一是针对危化品使用单位监测预警系统摄像机和探测器离线率高的情况,经核查由于受工信部门物联网卡政策影响,一期项目物联网卡流量被限制从而导致审计人员登录查看二期项目时、一期项目设备全部离线。目前已按照国家相关技术指引要求,完成前期项目技术替换工作,设备因物联网卡政策原因导致离线的问题得到解决。
二是2024年12月24日下午,我局组织项目运营公司、接入监测预警系统的企业召开工作推进会,详细了解摄像机和气体探测器离掉线率高的具体原因和有效应对措施,督促项目公司对企业月度流量使用情况提前预判并做好预充,确保不发生因流量超额导致的离掉线问题。
三是目前已制定《南山区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监测预警系统监管工作制度》《南山区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监测预警系统工作指引(试行)》,明确各部门、各街道职责分工,规范监管部门跟进处置和企业各级人员巡查、接警、消警、设备异常处置等工作流程以及预警信息的流转程序、时限。
五、关于“个别信息系统报警处置响应滞后”问题的整改情况
关于审计指出南山区应急管理局负责的南山区“三小”场所智慧安全监管系统报警处置响应滞后的问题,我局立行立改,现已完成整改。
我局积极沟通政务微信团队,解决批量开通账号的技术问题,同时通过加大对运维服务方的监管力度、优化处置流程、加强巡查和通报等,多措并举大力提升及时处置率。
一是相关未处置数据已批量处理完成。本系统依托政务微信开展,使用人员需通过政务微信账号登录平台。前期由于政务微信团队关于批量开通账号的工作存在一些技术问题,街道、社区巡查人员及维保人员账号未能及时开通,期间告警信息主要采取线下安排专人对接处置的方式解决,导致部分告警信息无法及时在线上完成闭环(线下已及时处置),为确保系统信息真实性,前期暂未对此类信息进行技术处理。目前已完成全部人员的账号开通,超时未撤销告警数为0。
二是于10月22日约谈运维方,要求严格按照系统运行规定及时处置告警信息,每周提交系统运维报告。
三是带领运维方线下对68家“三小”场所开展抽检,进一步了解场所及设备运行实际情况,并要求运维方加强线下设备巡检,及时排除设备异常情况。
四是优化告警处置流程,原告警流程为告警信息直接推送至商铺所属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处置,因社区人员非24小时在岗值班,可能存在未及时查看的情况;自11月23日起将告警信息第一时间推送至街道值班中心并电话提醒,由值班中心及时跟进告警信息处置闭环,提高处置效率。
五是针对需要街道、消防等现场核实、处置的告警,每周于全区调度会上通报“三小”场所告警超时处置情况,推动街道、消防等单位及时闭环处置。
六是不定期抽查平台运行状况,督促提醒运维方及时处置告警信息。2024年12月系统产生告警共1984条,全部闭环处置后撤销告警,超时处置占比0.30%(较之前12.11%下降幅度达97.5%)。
接下来,我局将持续强化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进一步认真总结、改进提升,持续巩固整改成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推动应急管理高质量发展。
深圳市南山区应急管理局
2025年3月7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