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网站

走近南山这群网格员,听听他们的故事

时间:2022-03-21来源:蛇口消息报

分享到:
走近南山这群网格员,听听他们的故事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大家看到了深圳人民的众志成城、奉献精神和文明素养。疫情愈复杂,主动请缨战疫的人就愈多。

  白衣天使们纷纷上阵,争当最美逆行者;社区工作者起早贪黑,每天叫醒他们的是“守护一方平安”的责任感;为生活奔忙的外卖哥、快递员都加入抗疫志愿者队伍,为战胜疫情贡献力量……

  疫情面前,冲在最前面的人群中,还有网格员。他们一直默默耕耘在社区网格内,耐心细致地服务居民,但鲜被关注。经过这一场艰辛的战疫,他们被更多人看见了:他们是打流调电话的人,是上门贴隔离封条的人,是给隔离人员送被子的人,是在微信上提醒居民做核酸采样的人,是在核酸检测采样点扫码的人……

  南山区网格管理中心带领和指导全区网格员全力完成“白名单”扫楼、核酸检测采样“不落一户、不漏一人”、流调、居家隔离等各项任务。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他们是基层战疫人群中最辛苦的那群人之一,可以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近日,记者走近南山这些网格员,听听他们的战疫故事和感受。

  桃源街道平山社区网格员邓署恒:名字出现在学校线上升旗仪式

  那天一回到家,家中两个孩子便赶紧跑过来抱住了邓署恒,非常兴奋地对他说:“爸爸,你和妈妈的名字一起出现在我们学校的线上升旗仪式上了,不是全班,是全校噢。”两个女儿的语气满含自豪。看了女儿给的视频,邓署恒才知道,学校为感激抗疫一线人员辛勤付出,特意将那些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学生家长名字放进了线上升旗仪式。

1邓署恒在上户开展工作。.jpeg

  那天,邓署恒晚上8时前就到家了,他是被俩女儿“叫”回家的。那天到了下班时间,他就收到了女儿发来的微信语音:“能不能早一点回家,好久都没吃到爸爸做的饭了。”正巧有同事刚从封控区解封出来了,邓署恒赶紧提出与其调班,“我回家给孩子做个饭。”

  看到女儿自豪的神情,他知道孩子们为什么要叫他回家了。他们迫不及待想跟爸爸分享这份喜悦感和荣誉感。疫情期间,邓署恒经常要在社区工作至晚上11时,有时甚至更晚。前一天不管工作到多晚,他第二天还是会准时去上班。“人手紧张,事情又多,自己网格内的工作得干完。”妻子是龙光社区的网格员,疫情期间也在加班加点工作。

  夫妻奋战一线,把一个10岁、一个11岁的女儿放在家里上网课,让孩子奶奶中午、晚上时分过来给她们做饭。邓署恒本以为女儿们会有埋怨,没想到以此为荣。“看到她们兴奋的表情,很开心,感觉好像没有那么疲惫了。”说起这件事,邓署恒笑得灿烂。

  那天一回到家,家中两个孩子便赶紧跑过来抱住了邓署恒,非常兴奋地对他说:“爸爸,你和妈妈的名字一起出现在我们学校的线上升旗仪式上了,不是全班,是全校噢。”两个女儿的语气满含自豪。看了女儿给的视频,邓署恒才知道,学校为感激抗疫一线人员辛勤付出,特意将那些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学生家长名字放进了线上升旗仪式。

  那天,邓署恒晚上8时前就到家了,他是被俩女儿“叫”回家的。那天到了下班时间,他就收到了女儿发来的微信语音:“能不能早一点回家,好久都没吃到爸爸做的饭了。”正巧有同事刚从封控区解封出来了,邓署恒赶紧提出与其调班,“我回家给孩子做个饭。”

  看到女儿自豪的神情,他知道孩子们为什么要叫他回家了。他们迫不及待想跟爸爸分享这份喜悦感和荣誉感。疫情期间,邓署恒经常要在社区工作至晚上11时,有时甚至更晚。前一天不管工作到多晚,他第二天还是会准时去上班。“人手紧张,事情又多,自己网格内的工作得干完。”妻子是龙光社区的网格员,疫情期间也在加班加点工作。

  夫妻奋战一线,把一个10岁、一个11岁的女儿放在家里上网课,让孩子奶奶中午、晚上时分过来给她们做饭。邓署恒本以为女儿们会有埋怨,没想到以此为荣。“看到她们兴奋的表情,很开心,感觉好像没有那么疲惫了。”说起这件事,邓署恒笑得灿烂。

  粤海街道科技园社区网格员队伍:打一场写字楼临时封控战

  网格员往往是最早发现确诊病例的人,因为他们距居民最近,基层感知能力最强。

2  科技园社区网格员和其他战疫工作人员一起为临时封控在办公大楼的员工搬运被子。.jpeg

  2月22日上午,科技园社区网格员黄金生向社区党委书记丁荣胜报告:辖区某栋写字楼内的一位企业员工的女朋友,有感染症状,这位员工目前无症状,但存在感染可能,已加上此人微信,会保持实时“跟踪”。黄金生是从企业的行政部得知的这一消息,因为疫情,他们与企业的联系更加紧密了。

  由于这位员工2月22日的核酸检测报告显示仍是阴性,下班之后,他便回家了。但黄金生觉得内心忐忑,在当晚9时多的时候,与这位员工微信聊天,说服他第二天不要来公司上班,尽量缩小活动范围。2月23日晚上9时,这位员工给黄金生发来微信,说自己的核酸检测报告显示阳性。黄金生立马报告给丁荣胜,丁荣胜第一时间做了临时封控办公大楼的决定。一定要把苗头掐住。

  在临时封控区冲锋陷阵的第一批人,往往就是网格员。一直以来,他们都是服务居民的先锋队。

  丁荣胜立马调配社区所有力量,二十余名网格员被分为物资保障、心理疏导、人员转运三个工作组,于当晚进入“战斗”状态。首先便是做一轮新的核酸筛查,然后便是梳理名单和信息……一项项工作紧张而有序推进。

  被突然封控起来,写字楼内员工措手不及,他们什么生活用品都没带。为保障被封控在内的800多名员工晚上有被子盖,网格员与写字楼内的企业积极沟通,由企业购买被褥,社区负责发放。“那天晚上,我们几个人搬被褥搬到凌晨3时多,搬完了,实在有点累,就坐在车里休息,不知不觉睡着了,一觉起来,早上6时多了。”网格员李运城告诉记者。

  2月24日凌晨1时多,被封控的一位员工加了一位网格员微信好友,表明自己有基础疾病,必须每天吃药,请网格员帮忙回家拿一下,他家住在福永桥头。周锦涛和吴蓓芝两名网格员,连夜开着丁荣胜的车,跑去这位员工的家里为其取药。“群众的合理诉求,我们一定会积极响应。”这群网格员工作起来的认真劲儿,令人感动。

  刚开始拉起封控警戒线时,员工们的情绪都挺大的,后来他们被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们耐心细致的工作所感动,怨气逐渐消散,开始心疼他们的辛苦与疲惫,并更加愿意配合了。后来,在多方努力下,这栋写字楼平安解封。

  “我们的网格员感知能力强,能吃苦,不喊累,工作耐心又细致,能率领这么一支能打仗的队伍,我感到骄傲。”退伍军人丁荣胜对记者说。拥有这样一支奋斗在基层的队伍,作为市民的我们,也深感幸福。

  粤海街道海珠社区网格员队伍:“流调虐我千百遍,我待流调如初恋”

  “流调虐我千百遍,我待流调如初恋”是海珠社区网格员的口头禅。这个口头禅,诉说着网格员这个群体的工作难度和态度。“做流调是一项考验网格员耐心和脾气的工作,他们每天要打的电话,至少上百个。”南山区网格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去社区支援时做过流调工作,深有感触。

5高发社区网格上门贴隔离封条..jpeg

  有一天,海珠社区网格员团队收到了7000多个流调电话任务,整个团队共26人,平均每人负责300个。有些特殊的电话,用时还得一个多小时,他们需要在居民的厉声责备中,抑制住自己的疲惫、委屈情绪,然后心平气和、元气满满地向居民做原因解释、情绪疏导工作,最后获得居民的理解和配合。

  “很凶。”这是网格员黄小媚第一次给滨海之窗的李奶奶打电话的感受。黄小媚刚刚表明身份,李奶奶就不耐烦了,她那段时间接到不少流调电话,她强调说,“我最近7天,跟老伴两个人,连家门都没出过。”但黄小媚手上的数据显示,李奶奶是需要进行集中隔离的人员。然后,她尝试引导李奶奶回忆7天之内去过的地方,提出加李奶奶微信好友,看下行程卡。李奶奶越说越来气,后面直接挂电话了。在黄小媚正要再次打过去时,李奶奶竟然主动打电话回来了,“你们工作挺不容易,也挺认真的,跟我聊了一个多小时,真要去隔离的话,我和老伴两人都去吧,我们俩反正待在家里也没事干。”之后,李奶奶主动提起加黄小媚微信。在集中隔离的7天里,李奶奶还主动将自己唱歌跳舞的短视频发给黄小媚看,说让黄小媚也轻松轻松。

  网格员邓红英也遇到过这样一件事。资料显示,有位居民是封控区流出人口,可电话打过去,那头满是疑惑,“我两个月没去过你说的那地方了。”可经不住邓红英的百般询问和解释,这位居民最终答应配合工作,在回不了家的情况下,自费住酒店隔离。

  对于每位重点人员,网格员都会加微信好友,保持沟通联系。邓红英说,近一个多月,社区每个网格员的微信好友,至少多了上百人。海珠社区党委书记陈慧斌告诉记者,曾有人建议,临时找个几人团队帮忙开展流调工作、消化一些数据,“但我们网格员不想采用这种方式,他们说数据不是用来消化的,居民数据需要积累然后用起来的,这次疫情积累的数据,加过的那些好友,都可以让以后的工作更加顺畅。”

  沙河街道明珠街社区网格员队伍:干活不推诿,做事有方法

  提起社区的网格员团队,明珠街社区党委书记吴远珍赞不绝口,“一有活来,都主动请缨去干,也不计较谁干得多、干得少,工作起来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他们的扎实工作为基层治理打下了良好基础。”

3 工作到深夜,是海珠社区社区网格员的日常。.jpeg

  有一件事,吴远珍记得清楚。2月6日,大年初六,网格员邱洪昌住址所在片区被封控了,住户只让进不让出。吴远珍问还在社区上班的邱洪昌,“你是回家隔离,还是留在社区继续开展工作?”“这段时间社区事情这么多,我留在社区吧。”邱洪昌想了想说。后来,他在社区工作站住了十多天,全天无休地开展重点人员流调、上户贴隔离封条的工作。

  与邱洪昌同样在社区工作站住了十多天的,还有网格员刘伟涛。工作量太大,每天花在通勤上的时间就得3个多小时,很影响工作完成率,他便主动提出来,“干脆不回家了。”

  住在社区工作站及社区的网格员,还有网格员组长,也是最累的。“因为住得近,要起组长表率作用,每天工作时间最长的是他们,三更半夜被叫起来上户贴封条的是他们。但是他们从不计较这些,一有活来,积极请缨上阵,既团结又舍己,很让人感动。”吴远珍说。网格员经常是防护服还没完全脱下,又接上户任务。

  疫情之下,网格员需要克服疲劳状态积极工作。明珠街社区网格员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他们穿上“大白”服,签上自己的名字,化名“花容融”“涛墩墩”……实在有点可爱。“对工作,他们有足够的责任感,对压力,他们能找到方法,苦中作乐去缓解,他们很棒。”吴远珍说。

  沙河街道高发社区网格员队伍:“群众那么信任我们,我们得干好呀”

  “脚是酸的,肩膀是痛的,声音是嘶哑的……”高发社区网格员徐冬芳用沙哑的声音对记者说,“很辛苦很累,但必须得坚持,群众信任我们能守护平安,社区党委书记信任我们能干好,不能辜负信任!”

4 明珠街社区网格员自称“花容融”“涛墩墩”,苦中作乐。.jpeg

  高发社区党委书记刘福明告诉记者,社区充分信任网格员,除了日常流调、上户等工作之外,每个核酸检测采样点,都交予一个网格员负责运营,由他们统筹人员分配、物资保障、现场应急等工作。2月23日至今,高发社区网格员团队没有休息过,每天从上午7时工作到晚上近11时。

  网格员谢竞锋已经好多天没回家了,家中有个不到3岁的孩子,未打疫苗。每次他一回家,孩子都兴奋地冲上来要他抱,在他身上到处蹭。谢竞锋每天在社区奔走,怕感染了孩子。后来,他每天晚上给孩子打完电话,哄孩子先睡后,便去住酒店。为了安全,“瘦”了钱包,还是有点心疼的。刘福明得知这一情况后,联系社区酒店说明情况,酒店很乐意给谢竞锋及几位上班通勤用时较久的网格员提供住宿。

  疫情期间,网格员的辛苦与认真,被辖区企业、商家、居民看在眼里。他们感动且感恩网格员的付出,除了更加配合网格员的工作之外,他们还经常送上咖啡、奶茶、面包等物资慰问,分批轮流来核酸检测采样点开展志愿服务。

  “因为疫情,我们和居民走得更近了,只要我们的付出被认可了,我们再苦再累,心里也是舒畅的。”网格员黄丽霞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深圳市南山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03050037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57920号-1

公安备案号:440305020013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