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9-29来源:蛇口消息报
日前,“乐动南山”公益音乐会在荷兰花卉小镇热力开演,南山区残健共融示范品牌——绽放乐队首次公开亮相,这是一支由“星星的孩子”组成的乐队,他们用音乐打开了与外界对话的独特通道。
绽放乐队精彩亮相 花卉小镇“星”光闪耀
荷兰花卉小镇迎来闪闪“星”光,秋日映照舞台,小镇一隅呈现一幕独特的风景:主唱严盛、陈以坤手握麦克风,眼神坚定;吉他手张正朗、梁焱锋指尖轻搭琴弦,全神贯注;键盘手叶晓鹏凝视琴键,目光紧随指尖起落;鼓手王麒涵攥紧鼓槌,每一次敲击都充满力量;贝斯手邱矽晨仔细调整音准,确保旋律稳定。一曲激情活力的《我的未来不是梦》率先奏响,音乐会正式拉开序幕。
《New Boy》轻快的节奏点燃现场氛围,《童年》的熟悉旋律勾起观众回忆,路过的市民纷纷驻足,掏出手机记录这动人时刻。当《光阴的故事》《真的爱你》等舒缓的调子响起,台下观众不自觉地挥舞双手,跟着旋律轻轻哼唱,音乐会在《明天会更好》的全场大合唱中落下帷幕。
看着台上的孩子们“绽放”在音乐里,台下的家长们红了眼眶。原来,绽放乐队从成立到站上舞台,不过短短四个月。“这是孩子第一次以主唱的身份站上舞台公开演出。”陈以坤的妈妈说,孩子从小就很难用言语表达自己,但在音乐的世界里他做到了。王麒涵的妈妈也难掩激动:“虽然参加过不少活动,但今天这场最特别,不仅有专业乐团的指导,还能站上这么广阔的舞台,这样的机会我们太珍惜了。”
搭建自我表达“音乐出口” 探索残健共融实践路径
南山区残联工作人员介绍,孤独症人士常面临语言沟通、情感表达的障碍,但部分人对声音、节奏、旋律有着与生俱来的敏感与天赋。“组建乐队,本质是为他们搭建适配的舞台载体。”该工作人员表示,希望通过专业引导,将这份特殊天赋转化为可控的音乐能力,让原本可能被忽略的“特殊才华”得以显现。更重要的是,借助乐器演奏、集体合唱等形式,让孩子们无须依赖复杂语言,就能通过旋律传递情绪、释放自我,填补传统沟通方式的空白。
基于相同的理念,南山区残联很快与深圳大都会乐团达成共识。作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专业艺术团队,深圳大都会乐团迅速为绽放乐队注入专业资源,从乐理知识拆解到乐器技法指导,从合奏默契培养到舞台表现力打磨,全方位助力队员们成长。“经过排练和演出,完全印证了我的期待。”深圳大都会乐团音乐总监崔鸿嘉感慨,在无辅助的情况下,绽放乐队与专业艺术从业者实现了严丝合缝的配合,“在音乐的世界里,真正做到了无界交流。”
记者了解到,“乐动南山”公益音乐会系列演出,是南山区推动“文化+助残”融合发展的重要窗口,更是探索残健共融的生动实践。绽放乐队作为南山区残联重点打造的残健共融示范品牌,其意义不仅仅限于支持一支乐队,更在于通过整合“残障群体+专业乐团+社会舞台”资源链条,构建一套从能力培养到价值输出的完整体系,为后续其他残障群体的融合项目提供可参考、可复制的范本,让残健共融从理念真正走向落地实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