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8-07-17来源:南山区统计局
深圳市南山区统计局
2007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宏观调控政策,经济发展好中趋快,社会发展和谐共进,民生福利持续改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取得新的成就。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本地生产总值1467.23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61亿元,增长49.5%;第二产业增加值952.63亿元,增长7.7%;第三产业增加值513.98亿元,增长17.4%。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的比重为0.04:64.93:35.03,与上年相比,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下降2.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上升2.13个百分点。
本地生产总值行业构成表
指标名称 | 单位 | 2007年 | 2006年 | 增长% |
本地生产总值(GDP) | 亿元 | 1467.2252 | 1259.6819 | 10.8 |
第一产业 | 亿元 | 0.6128 | 0.423 | 49.5 |
第二产业 | 亿元 | 952.6297 | 844.8224 | 7.7 |
#工业 | 亿元 | 911.1043 | 803.4724 | 8.2 |
建筑业 | 亿元 | 41.5254 | 41.35 | -3.6 |
第三产业 | 亿元 | 513.9827 | 414.4365 | 17.4 |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 | 亿元 | 103.1102 | 64.3804 | 38.7 |
批发和零售业 | 亿元 | 65.6396 | 58.3052 | 8.8 |
住宿和餐饮业 | 亿元 | 20.4122 | 20.1054 | -1.8 |
金融业 | 亿元 | 73.3582 | 47.5012 | 49.1 |
房地产业 | 亿元 | 58.1823 | 55.5906 | -0.5 |
其他服务业 | 亿元 | 193.2802 | 168.5537 | 11.5 |
按照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157492元,比上年增长8.2%,按国家外管局公布的供计划统计用的人民币对美元折算率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2.1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3.9%。每平方公里土地GDP产出75903万元,比上年增长16.5%。
二、农业
全年农业总产值2.31亿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出口产值267万美元,增长6.8%。实现农业净产值1.01亿元,增长17.4%。
全年蔬菜产量20120吨,增长95.3%;水果产量8100吨(含水果加工),增长30.6%,其中,荔枝产量550吨,比上年下降8.3%。
全年水产总量8433吨,比上年下降31.3%。其中,淡水养殖210吨,比上年下降59.6%;海洋捕捞5508吨,下降6.0%;海水养殖2715吨,下降53.9%,其中,蚝类2680吨,下降21.2%。
全年花卉产量1080万盆,比上年下降4.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911.1亿元,比上年增长8.2%,占本地生产总值的62.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89.56亿元,增长8.1%,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97.6%。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2440.63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其中,出口交货值920.76亿元,增长3.4%,占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的比重为37.7%。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6.96%,比上年下降1.77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指标名称 | 单位 | 2007年 | 2006年 | 增长% |
发电量(火电) | 亿(千瓦时) | 167.36 | 170.05 | -1.6 |
平板玻璃 | 万(重量箱) | 325.75 | 374 | -12.9 |
天然原油 | 万吨 | 769.2 | 808.55 | -4.9 |
两轮自行车 | 万辆 | 66.05 | 62.85 | 5.1 |
移动通信基站设备 | 万信道 | 484.25 | 177.99 | 172.1 |
程控交换机 | 万线 | 434.24 | 903.04 | -51.9 |
电话单机 | 万部 | 431.23 | 1294.59 | -66.7 |
移动电话机 | 万部 | 4692.98 | 3442.22 | 36.3 |
服装 | 万件 | 4424.52 | 5071.42 | -12.8 |
显示器 | 万部 | 282.68 | 235.86 | 19.9 |
打印机 | 万部 | 217.54 | 148.14 | 46.8 |
集成电路 | 万块 | 20055.84 | 59131.01 | -66.1 |
彩色电视机 | 万部 | 664.07 | 955.1 | -30.5 |
收录放音组合机 | 万部 | 67.05 | 29.63 | 126.3 |
组合音响 | 万部 | 6.14 | 13.12 | -53.2 |
自动化仪表及系统 | 万套 | 86.68 | 68.61 | 26.3 |
照相机 | 万台 | 266.61 | 356.67 | -25.3 |
钟 | 万只 | 171.82 | 51.84 | 231.4 |
表 | 万只 | 172.39 | 185.53 | -7.1 |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17.42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重工业产值1941.88亿元,比上年增长6.9%;轻工业产值583.24亿元,比上年增长12.5%;轻重工业产值比例为1:3.33。工业总产值中,内资企业产值972.18亿元,比上年增长17.6%;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产值1545.24亿元,比上年增长87%。内资、港澳台和外资企业工业总产值比例为38.6:34.1:27.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531.13亿元,增长51.4%;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47835元/人,增长5.8%;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36.17%,比上年提高48.78个百分点。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1.53亿元,比上年下降3.6%,占GDP比重为2.8%。全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建筑企业121家,实现利润4.82亿元,增长105.1 %;上缴税金4.95亿元,增长14.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9.17亿元,比上年下降7.2%。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49.33亿元,比上年下降1.7%;房地产开发投资82.73亿元,下降11.6%;更新改造投资36.94亿元,下降15.6%。房地产开发投资中,住宅投资55.69亿元,下降11.1%;办公楼开发投资5.38亿元,增长18.8%;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2.66亿元,下降30.7%。
从三次产业看,第二产业投资54.02亿元,下降45%,第三产业投资215.15亿元,增长12.2%。第二产业投资中,制造业投资43.52亿元,下降38.9%;其中,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投资12.99亿元,下降63.7%。
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603.23万平方米,增长2.8%。其中,住宅面积409.48万平方米,下降4.3%;新开工面积211.7万平方米,增长71.1%。商品房竣工面积126.68万平方米,下降20.4%。商品房销售面积72.6万平方米,下降44.4%。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63.95万平方米,下降46.4%。
全年商品房销售额132.28亿元,下降21.2%。商品房平均价格18222元,增长41.8%。其中,住宅平均价格18008元,下降48.6%。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0.23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07.19亿元,增长14.0%;住宿餐饮业零售额33.04亿元,增长15.6%。在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中,限额以上商业零售额152.49亿元,增长16.2%;限额以下和个体户零售额54.7亿元,增长8.3%。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231.8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7%。其中,进口额97.25亿美元,增长4.6%;出口额134.58亿美元,增长27.4%;贸易顺差37.33亿美元。从出口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49.73亿美元,增长67.2%;加工贸易出口80.01亿美元,增长10.0%。
全年引进外商投资项目323个,比上年增长5.6%。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外资金额5.01亿美元,与上年持平。合同使用外资金额11.4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4.3%。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03.11亿元,比上年增长38.7%。全年旅客周转量86.06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6.5%;全年货物周转量285.05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5.3%;西部港区货物吞吐量1.19亿吨,比上年增长15.4%,占全市的60%;集装箱吞吐量1097万标箱,比上年增长15.3%,占全市的52%。
全年邮电业务量60.13亿元,比上年增长10.3%。接待海内外游客1250.2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9%;实现旅游收入31.27亿元,比上年增长14.0%。
八、财政
全年辖区税收193.4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其中,国税收入96.4亿元,增长17.8%;地税收入97亿元,增长15.9%。区级财政总收入42.70亿元,增长17.9%。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29.07亿元,增长16.3%。其中,税收收入28.15亿元,增长15.1%。
全年财政总支出42.62亿元,比上年增长18%。地方预算内财政支出40.04亿元,增长19.0%。其中,基建支出11.48亿元,增长50.9%;科教文体卫生支出11.51亿元,增长23.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69亿元,增长6.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5亿元,增长12.3%;公共安全支出4.66亿元,增长13.0%。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蒸蒸日上。年末各级各类中小学校达86所。其中,公办69所,民办17所。教工人数7242人,比上年增加146人;其中,专任教师6244人,比上年增加372人。在校学生98488人,比上年增长3.7%;其中,中等职业学校1971人,增长25.9%;普通中学29582人,增长5.7%;小学66935人,增长2.3%。全年招生22808人,比上年下降15.2%;其中,中等职业学校807人,增长83.8%;普通中学10756人,增长7.8%;小学11245人,下降31.8%。年末各级各类(公办)中小学教学用房75.17万平方米,增长1.2%;宿舍(含集体宿舍)16.08万平方米,增长0.1%。年末拥有幼儿园161所;在园儿童28582人,增长15.6%。
科学技术全面进步。全区年末经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1065家,占全市的38.8%。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910亿元,占全市的25.2%。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1137亿元。全年专利申请量达11303件,比上年增长48%;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7314件,增长84%;境外专利申请量798件,增长40%。全年新增中国世界名牌产品1个、中国名牌产品6个、广东省名牌产品8个。荣获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称号。南方科技大学落户北部片区,建设项目正式启动;“深圳硅谷”大学城创业园正式开园。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发展繁荣。推出“南山粤剧艺术周”、“当代艺术进社区”、“南山国际音乐周”等特色各异的文艺活动,打造出“博士论坛”、“百姓健康讲坛”、“大众电影”、“周末广场音乐会”、“流动电影进社区”等活动品牌。全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1719场,比上年增长152%;其中,电影1481场、演出104场、展览45场、讲座55场、其他文化活动34场。文艺创作硕果累累,文艺作品获得国家级奖项1个、省级奖项9个、市级奖项70个。新增21个社区公园、39处社区文体设施。年末公共图书馆达95家;藏书量106.6万册,增长12.0%。全年出版报纸2.86万份,比上年增长8.7%。
医疗卫生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年末拥有卫生医疗机构14家;卫生工作人员5268人,比上年增长16.2%;病床位2276个,比上年增长36.3%。全年门诊量573.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3.0%。平均每天诊疗18509人次,增长18.2%。平均每一诊疗人次医疗费104.7元,比上年下降9.9%;平均每一出院病人住院医疗费4747.7元,下降0.59%。社康服务中心全面覆盖。
体育事业不断发展。成功举办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深圳大奖赛。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成年人每周参加三次或三次以上体育锻炼者占18.6%。居民体质水平达到优秀、良好、合格的分别占14.5%、35.0%和36.2%。国民体质合格率为85.7%;其中,优秀率14.5%,良好率35.0%,合格率36.2%。
十一、人民生活、社会保障与综合治理
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全年辖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95.8元,比上年增加2221.16元,增长9.3%。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8006.19元,比上年增加1410.91元,增长8.5%。其中,食品类支出5762.15元/人,增长2.4%;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类支出2682.91元/人,增长0.2%;交通通讯类支出2609.95元/人,增长10.0%;医疗保健类支出629.68元/人,下降16.6%。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2.0%,比上年降低1.9个百分点。登记失业率为2.31%,比上年提高0.02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年末社会保险参保企业14609家,比上年增长17%。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3.26万人,比上年增长15.3%;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2.59万人,增长20.3%;工伤保险参保人数64.19万人,增长17.8%;失业保险参保人数41.79万人,增长15.1%;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4.08万人,增长15.6%。在医疗保险中,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4.47万人,增长16.9%;劳务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8.12万人,增长29.6%。全年优抚对象389户,比上年增长49.6%;社会救助30636人次,增长36.4%;筹集社会捐赠款1264.8万元,增长19.4%。全年领取最低生活保障救济金336户848人,累计发放低保金279万元。
社会治安和综合治理不断强化。全年受理治安案件35565宗,查处31341宗,查处人数17258人。破获刑事案件3615宗,新增零发案小区22个,创建和升级安全文明小区28个。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下降50%,降幅居全市六区之首。城中村和社区综合整治全面达标,20个老住宅区综合整治全部完成。年度拆除违法建筑19.5万平方米。
十二、人口、资源与环境
辖区人口稳步增长。年末常住人口94.32万人,比上年增长2.53%。其中,户籍人口39.03万人,比上年增长12.3%;非户籍人口55.29万人,比上年下降3.4%。职工工资不断提高,辖区内全部独立核算的企业、事业和机关单位(不包括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末职工人数46.23万人,比上年增长10.9%;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3324元,比上年增长8.4%。
环保治理效果明显。空气综合污染指数1.938%,比上年下降1.47个百分点。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70.45%,比上年上升5.22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3.81%,比上年上升2.57个百分点。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9.7%,与上年持平。交通干线两侧噪声值68.8分贝,比上年下降1.3%。
注:
1、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本地生产总值及各行业增加值、人均GDP、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产值和工业出口交货值的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按照国家目前的人口统计制度以及市政府《深圳市人口统计监测办法》,自2006年起,深圳户籍人口指拥有深圳红印户口的、在深圳居住半年以上的人;自2006年起,原“暂住人口”更改为“非户籍人口”,深圳非户籍人口指没有深圳红印户口、在深圳居住半年以上的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