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网站

深圳市南山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4-11-28来源:南山区统计局

分享到:

    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创新,锐意开拓进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克服诸多制约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积极维护社会和谐,实现了大运会成功举办和辖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各项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为我区“十二五”良好开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 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本地生产总值2441.75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4亿元,下降1.2%;第二产业增加值1472.75亿元,增长12.7%;第三产业增加值967.66亿元,增长9.9%。三次产业比重为0.05:60.32:39.63。人均生产总值22.3万元/人,增长9.7%,按2011年平均汇率折算为3.45万美元。

  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07.59亿元,增长10.7%;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44.92亿元,增长12.7%;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7.89亿元,增长4.6%;金融业增加值113.77亿元,增长10.1%;房地产业增加值190.89亿元,增长9.0%;其他服务业增加值382.59亿元,增长9.2%。

  表1:2011年南山区本地生产总值 单位:亿元

  全年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7.56亿元,比上年增长67.3%。其中各项税收收入74.69亿元,增长66.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92.15亿元,增长48.2%。其中,基本建设支出17.79亿元,增长69.4%;教育支出16.33亿元,增长25.0%;科学技术支出1.1亿元,增长20.9%;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37亿元,增长161.6%;医疗卫生支出4.61亿元,增长20.0%;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36亿元,增长12.8%。

  图1 2006-2011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及增长速度

  年末全区从业人员(不含私营单位和个体户)53.45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0%。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为45.96万元/人。全年有8091名失业人员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11%。

  二、农 业

  全年农业总产值3.11亿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出口产值213.25万美元,增长2.0%。

  全年蔬菜产量30850吨,下降0.1%;水果产量545吨(不含水果加工),其中,荔枝产量500吨,下降3.1%。

  全年水产总量11675吨,下降3.1%。其中,海洋捕捞6210吨,下降2.5%;海水养殖5465吨,下降3.9%,其中,蚝类4115吨,下降4.7%。

  全年花卉产量518万盆,与上年持平。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46.69亿元,比上年增长13.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001.97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其中,国有企业产值32.17亿元,增长10.1%;股份制企业产值2491.37亿元,增长39.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产值2916.34亿元,增长31.3%。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产值745.37亿元,增长7.3%;重工业产值3256.6亿元,增长27%,轻重工业产值比例为1:4.4。

  图2 2006-2011年工业增加值及增长速度

  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中,通讯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2614.84亿元,比上年增长24.7%,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65.3%。

  全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3026.6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5.6%;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比重为25.7%。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4036.41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出口交货值1445.98亿元,增长8.2%,占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比重35.8%,比上年降低6.6个百分点。工业产品销售率97.85%,比上年提高2.35个百分点。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见表2。

  表2: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426%;实现利税总额195.9亿元,增长1.4%;实现利润总额153.24亿元,下降1.9%;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28.74万元/人,增长85.7%。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52.65亿元,比上年增长0.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2%。

  图3 2006-2011年建筑业增加值及增长速度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6.17亿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79.49亿元,增长9.6%;非房地产开发投资216.68亿元,增长0.9%。非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中改建和更新改造投资48.3亿元,增长19.1%。

  从三次产业看,第二产业投资36.76亿元,比上年下降23.3%。第三产业投资259.42亿元,增长55.6%。

  表3: 2011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长速度

  表4: 2011年房地产开发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图4 2006-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长速度

  五、交通、邮电与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07.59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全年旅客周转量204.33亿人公里,增长11.5%;全年货物周转量592.88亿吨公里,增长20%;西部港区货物吞吐量1.16亿吨,增长1.0%,占全市的52%;集装箱吞吐量1173.64万标箱,增长0.3%,占全市的52%。

  全年邮电业务量33.36亿元,比上年下降0.6%。接待海内外游客1301.38万人次,增长1.9%;实现旅游企业营业收入45.4亿元,增长24.5%。

  六、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7.27亿元,比上年增长19.7%。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95.57亿元,增长19.9%;住宿餐饮业零售额61.7亿元,增长18.2%。在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中,限额以上商业零售额295.47亿元,增长20.5%;限额以下商业和个体户零售额100.1亿元,增长18.3%。

  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780.02亿元,比上年增长27.8%。其中,十大类商品销售情况为: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6.8%;汽车类增长32%;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下降4.3%;中西药品类增长7.7%;通讯器材类增长34.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7.3%;化工材料及制品类增长6.7%;日用品类增长31.2%;金属材料类增长20.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2.6%。

  图5 2006-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长速度

  七、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263.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02%。其中,进口额93.42亿美元,增长8.1%;出口额170.28亿美元,增长6.6%;贸易顺差76.86亿美元。从出口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 105.53亿美元,增长11.5%;加工贸易出口61.96亿美元,下降0.7%。

 图6 2006-2011年进出口总额及增长速度

  全年引进外商投资项目288个,比上年增长22%。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外资金额4.75亿美元,增长7.8%。合同使用外资金额8.1亿美元,增长46.5%。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各级各类中小学校达67所,与上年持平;其中,公办学校53所,民办学校14所;毕业生22791人,在校学生109323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03%、3.7%;招生数27023人,比上年增长6.6%。

  年末拥有幼儿园167所,比上年增加3所;在园儿童38708人,增长5.0%。有小学37所,比上年减少1所;在校学生70520人,增长4.1%。有普通中学29所,增加1所,在校学生36948人,增长3.2%。有中等职业学校1所,与上年持平,在校学生1855人,增长3.8%。

  年末各级各类(公办)中小学教学用房109.82万平方米,增长3.5%;宿舍(含集体宿舍)18.18万平方米,增长4.3%。

  年末全区累计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32家,占全市总量的37.9%,市级高新技术企业1495家,占全市总量的38.1%。全年专利申请量达21358件,增长11.2%。其中发明专利13072件,占61.2%,实用新型专利5649件,占26.4%,外观专利2637件,占12.4%。全年全区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3026.6亿元,增长11.8%,占全市的25.7%。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年全区文艺作品共获得奖项75个,其中国家级奖项1个,省级奖项11个,市级奖项60个。全年共举办各类文化活动3992场,比上年增加179场,其中,电影2031场,减少173场;演出446场,增加9场;讲座1186场,增加720场;展览101场,减少7场。全区年末拥有公共图书馆98座,与上年持平;公共图书馆总藏量137万册(件),增长6.2%。全区拥有区级及以上博物馆、纪念馆4座;群众艺术、文化馆1座。全区拥有社区文体设施343处,比上年增加8处。全年全区拥有健身路径210条。

  年末全区拥有卫生医疗机构343个,比上年减少1.7%;其中,医院12家,与上年持平。卫生机构拥有床位2168张,增加133张。全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6187 人,比上年增长7.7%。全年总诊疗人次1151.5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2%;其中门诊量1013.91万人次,增长7.4%;急诊人次63.66万人次,增长7.1%。平均每天诊疗4.53万人次,增长7.2%。病床使用率92.3%,下降0.38个百分点。收治住院人数88353人,增长6.0%。平均每一诊疗人次医疗费128.89元,增长6.3%;平均每一出院病人住院医疗费6700.84元,增长9.4%。出院病人治愈率60.2%,增长1.15个百分点。

  全区成年人每周参加三次或三次以上体育锻炼者占18.2%,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居民体质水平达到优秀、良好、合格的分别占15.4%、 40.2%和33.7%。国民体质合格率为89.3%。

  十、城市环境和安全

  辖区主要饮用水源水库水质达标率100%。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97%,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交通干线两侧噪声值69.2分贝,比上年下降0.1分贝。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95.46%,比上年提高6.65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100%,比上年提高2.94个百分点。可吸入颗粒物日平均值0.059毫克/每立方米,比上年提高7.3%。

  全年受理治安案件13349宗,比上年增长33.4%;查处13171宗,比上年增长36.5%;查处人数3025人,下降25.3%;破获刑事案件2761宗,下降50.9%。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区年末常住人口109.9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5万人,增长0.96%。其中户籍人口54.92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49.9%;非户籍人口 55.07万人,占比重50.1%。

  户籍人口出生率17.47‰,比上年增加1.83个千分点;死亡率0.39‰,与上年持平;自然增长率17.08‰,增加1.83个千分点。

  年末全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人数527241人,比上年增长11.4%;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60864元,增长10.4%。

  根据90户居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9372元,比上年增长12.4%。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6445元,增长14.5%。恩格尔系数为33.7%。

  图7 2006-201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长速度

  年末全区有92.6万人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61.8万人参加了失业保险,分别比上年增长13.5%和13.4%。年末社会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19万人,增长11.2%。其中,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82.1万人,增长 14.2%;劳务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1.5万人,增长0.9%。

  年末享受城镇居民低保人数691人,下降2.7%;全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326.9万元,增长10.6%。

  注:1.本公报所列2011年数据为初步统计数;统计图中2006-2010年数据为年报数。

  2.个别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3.地区生产总值及其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4.根据国家统计制度,城镇单位在岗职工统计范围为辖区内全部独立核算的企业、事业和机关单位(不包括乡镇企业、私营单位和个体工商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深圳市南山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03050037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57920号-1

公安备案号:440305020013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