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网站

通过雨水引流实现对南山区西丽水库“铁桶式”保护

时间:2021-08-31来源:蛇口消息报

分享到:

  南山区北部片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取得重大进展——8月30日,白芒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水质保障部分)项目举行隧洞贯通仪式。

  南山区副区长保长汉,市、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以及中建四局等参建单位相关负责人出席仪式。

  该项目是南山区北部水源保护区重大水利工程,主要包括明渠段和隧洞段两部分。隧洞衔接上游明渠段,沿沙河西路穿过九祥岭湿地公园汇入大沙河,全长约3.38千米,隧洞内径6米。2019年12月31日,盾构机“丽水号”顺利始发,正式启动该项目排水隧洞的掘进任务;今年8月29日晚,隧洞正式贯通。

  南山统筹兼顾“六水”共治确保辖区江河安澜秀水长清

  受区委书记曾湃、区长黄湘岳委托,保长汉代表南山区委区政府,对项目隧洞正式贯通表示祝贺。他指出,南山区作为广东省唯一获得“金山银山示范基地”以及“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称号的行政区,创新推进西丽水库水源保障工程,既是南山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具体行动,也是南山推进水污染治理、保护水源的有力举措。当前,南山正加快建成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增强生态治理前瞻性,增添环境吸引力,对于进一步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表示,要统筹兼顾好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和水经济等“六水”共治要求,加快推进西丽水库水源保障工程,加大全区水环境提升力度,确保辖区江河安澜、秀水长清。

  让保护更严格,让发展更充分力求让水务成果惠及全区人民

  该工程既是水质保障重要的“运河”工程,也是西丽湖国际科教城规划配套的重要工程。区水务局负责人介绍,南山区提出“让保护更严格,让发展更充分”的思路,采取“因地制宜、一河一策”的创新措施,聚焦入库污染问题,大力推进西丽水库入库支流(白芒河、麻磡河、大磡河)综合治理工程,不断提升水库水质保障率,力求让水务成果惠及全区人民。该隧洞是西丽水库入库支流白芒河综合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西丽水库综合治理工程中最难啃的“硬骨头”,隧洞贯通对加快推进西丽水库水源保障工程总进度具有里程碑意义。他表示,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会继续通力协作,圆满完成工程建设任务目标,向区委区政府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中建四局南方分局负责人说,白芒河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既是中建四局在水务环保领域采用盾构技术的首次尝试,也是南山区首次、深圳市首批采用盾构法施工的引排水隧洞。项目建成后,将打造一条清水通道,减少水质污染风险,对守护好西丽水库这个深圳全市人民的“大水缸”、增进民生福祉具有重要意义。该工程工期要求紧、质量要求高、始发场地小、地质情况复杂、曲线半径较小,中建四局精心组织、科学施工、砥砺攻关、夜以继日,顺利通过了下穿西丽水库至大冲水厂原水管道、上穿地铁7号线等施工重点、难点部分,使3000米排水隧洞实现了优质、高速、安全贯通。今后,中建四局将以更加优质的服务,为南山城区建设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饮用水源与污染风险区物理隔离对水库进行“铁桶式”保护

  记者了解到,西丽水库作为南山区、深圳市重要的饮用水源水库,总库容约3411万立方米,平均年供水量约5亿立方米。作为深圳市民四大“水缸”之一,其水源保护工作直接关系着300多万深圳市民的饮水安全。

  为保护好“深圳大水缸”,近年来南山区投入数十亿元建设完善西丽水库水质保障系统,该系统包括生态区、建成区、东西片区三部分。在2018年清理西丽水库水源保护区内288宗建筑的基础上,南山创新施策,在东西片区新开挖燕清溪、丽水河,分别将西丽水库东、西片区雨水引流至水库流域外的大沙河,不再往西丽水库汇水,改变片区内地表径流流向,实现饮用水源与污染风险区物理隔离,消除水库周边污染威胁。

  “通过明渠和隧洞结合的排水方式,丽水河对白芒河上游进行改道,并沿沙河西路汇入大沙河。”南山区水污染治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物理隔离将让水源三村建成区50年一遇雨水全部转输出库,实现水库的“铁桶式”保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深圳市南山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03050037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57920号-1

公安备案号:440305020013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