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5-12来源:蛇口消息报
南山村里,一个三间瓦房的小院,走出了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者和领导者、新中国首任“能源部长”――陈郁,他也是群众心目中的“爱民省长”。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从红色历史里的“陈郁们”到“双区”建设中的每一个奋斗者,南山人既有“敢为人先”的勇气,也有“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魄力。
昨日,“循着红色记忆看深圳”系列采访活动来到南山站,受邀的多家主流媒体实地探访南山区红色资源和民生项目,先后参观了陈郁故居纪念馆、南山工会深圳湾大食堂、桃源之光书馆等场所,了解红色文化和创新举措。本次活动由深圳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深圳市委宣传部主办,南山区委宣传部承办。
陈郁故居纪念馆 红色精神永续传承
三间瓦房、一个小院,院中树阴浓郁,白石小道蜿蜒,陈郁故居纪念馆就坐落在热闹喧嚣的南山村中。这座青灰色古宅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因注入了红色血液,正焕发出崭新的生命。
1901年,陈郁出生于新安县南山村。1924年,23岁的陈郁任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干事、海员工会太平洋航线分会负责人。1925年6月,为支持五卅惨案受害工人,陈郁积极组织领导本轮船和太平洋航线各船工人起来罢工,打响省港大罢工第一枪。同年8月,陈郁在广州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郁先后担任过燃料工业部部长、煤炭工业部部长、广东省委书记兼省长,被誉为“南山人民的儿子”。
1999年,南山区政府拨款重修陈郁故居,并在院内塑陈郁半身铜像1尊。2016年,陈郁故居纪念馆完成修缮和重新布展后对公众开放。三间瓦房成了三间展室,通过文献史料和图片展现了陈郁光辉的一生。南山博物馆刘晏鑫正在担任陈郁故居的讲解工作。“ 陈郁故居纪念馆,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刘晏鑫说,人们通过纪念馆中展示的陈郁生平事迹,深入学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
治理共享单车 南山率先试点“北斗”技术
在桃源街道“珠光村”地铁站C出口,一排排共享单车有序停放,市容环境干净整洁。前期,针对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的城市管理顽疾,南山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主动作为,在全国率先引入滴滴北斗高精度锁青桔单车,探索电子围栏、入栏结算等管理技术创新,是全国首批将“北斗”运用在共享单车的城区。
为提升用户体验,美团单车在南山区上线配备亚米级高精度定位分体锁单车,配合定点停放技术,软硬结合更精准有效地引导有序停放。美团单车运维工作人员实行高频率运维调度管理及时整理清运,统一规范停放整理单车。据了解,自美团单车在南山区上线 “北斗 +GPS”定点停放技术以来,用户文明停放比例提升明显。
为实现全区共享单车有序定点停放管理目标,南山区划设自行车停放区约4000个。同时,南山城管和综合执法局约谈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将南山区所有单车置换为北斗高精度分体锁车辆。在4月底,率先完成全区100%北斗高精度锁分体锁车辆置换工作;率先实现南山区全面上线电子围栏;全面禁止非高精度分体锁车辆流入南山区 。
“我局本着为民办实事的思路,推出了共享单车入栏结算,引导共享单车有序停放,市民满意度大幅提升。”南山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四级调研员吴伟胜表示。
南山工会深圳湾大食堂 试点骑手就餐优惠政策
5月11日中午12时30分许,南山工会深圳湾大食堂里,一群顺丰快递小哥正在“骑手绿色窗口”前挑选价格实惠的丰富菜品。
按照区委组织部关于“快递先锋 南山先行”的工作要求,区总工会在辖区3家工会大食堂试点推行骑手(送外卖/送快递)就餐优惠政策,为骑手提供安全、快捷、优惠的餐饮服务。
“我们面向骑手群体提供就餐优惠,骑手凭工服及工作证,在工会食堂可享受8折优惠;开设了骑手绿色窗口,还提供免费休憩场所和饮用水。”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食堂实行明厨亮灶,安全卫生;菜品采用称重计算,人均消费在16元至20元。
据了解,通过开展骑手优惠就餐试点工作,区总工会进一步深入了解骑手群体的特征、工作发展、生活追求等情况,提高了工会组织的影响力、吸引力和凝聚力,为日后工会工作打下更坚实的群众基础。区总工会副主席陈忠表示,下一步,区总工会将继续为骑手群体办实事办好事。
桃源之光书馆 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如何为群众办实事,将文化惠民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桃源街道办下足功夫,精心打造桃源之光书馆,探索社区阅读的“桃源模式”,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4月24日,桃源之光书馆在桃源街道宝能城开馆。
走入桃源之光书馆,一面高约8米的书墙格外吸睛。除图书阅读区外,馆内还规划有文化活动、艺术展览等板块,共同构建成“书+”基层文化服务综合体。在公共书吧基础上,书馆增加图书馆区域,涵盖多个门类,可实现畅销书、最新图书免费借阅。
桃源之光书馆是深圳市最大的公共书吧与图书馆结合的创新型文化项目,也是集阅读学习、展示交流、创意生活于一体的复合式文化生活空间,有望打造为南山文化新地标和书香会客厅。同时,桃源街道整合“校区、园区、社区”高层次人才资源优势,依托桃源之光书馆,推动全民阅读深入基层。
“南山区桃源街道依托桃源之光书馆,将进一步探索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拓宽文化服务思路,开展各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公益性文化惠民活动,让桃源之光书馆成为居民朋友休闲学习的好去处,让文化惠民项目助力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建设,提高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桃源街道党工委书记黄健冀望道。
南山书房·平原轩 让群众文化“获得感”不断提升
在深圳百度大厦西侧,林立的高科技办公楼中,南山书房·平原轩里安静如常,只闻笔尖和键盘声。去年12月底,南山书房·平原轩正式建成,使用面积约170平方米,座位48席。
南山书房·平原轩设有沉浸阅读区、沙龙交流区、平原捐书、平原荐书等空间,重点围绕人文大家陈平原教授的人文意向,展示其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作品,并推出各种沙龙交流活动,不断提升群众的文化“获得感”。通过智能预约系统和智能管理系统,读者在线上预约成功后,可通过手机扫码、人脸识别、扫描读者证或身份证等任一方式进入,书房内能自助办理借书证,无人值守,无干扰。
今年春节期间,南山书房·平原轩迎来了试运行以来的第一个高峰,成为春节期间市民打卡、阅读、充电的网红点。在小红书、抖音等网络平台上,南山书房·平原轩人气爆棚。
据了解,南山书房项目是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充分利用辖区科技文化融合示范基地的优势,着力打造的公共文化场馆全域感知全场景智慧化建设,推动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市民和精神文明实践基地建设的智慧化公共文体管理示范项目。未来,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将以“南山书房·平原轩”为样板,将南山书房覆盖到南山区每个社区。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任艳峰表示,目前已有企业主动上门,邀请南山书房进入其园区或社区,该局也将进一步推动南山书房的建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