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2-22来源:蛇口消息报
2月20日上午,南山区政府七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在南山区委大楼召开,部署2021年区政府工作,对区政府重点工作、民生实事和政府系统办理的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进行交办。会议动员广大干部职工迅速收心归岗、调整状态、加快节奏,以饱满的精神和昂扬的姿态投入到新一年工作中,不惧风雨、不畏险阻,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为加快建成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而不懈奋斗。区长黄湘岳出席会议,常务副区长李小宁主持会议,区政府班子全体成员出席会议。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曾令格、区政协副主席陈书爱参加会议。
细化任务清单 抓好督办落实
会议初步分解形成2021年度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十大类179项。已组织责任部门对20件民生实事的四个季度进度安排进行分解。今年南山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了许多高质量的建议和提案,已立案的199件人大代表建议已交办,经区政协复审确定立案的132件政协委员提案,已完成初步分办。
会议强调,重点工作和民生实事,是党代会工作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的具体化和项目化,是南山区全年工作的“作战图”和“责任书”,也是党委、政府的庄严承诺,必须坚决不折不扣地加以落实;做好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是政府工作的重要职责,也是凝聚各方智慧,服务南山发展的重要途径,要继续细化各项任务清单,对标对表,抓好督办落实。会议要求,南山区各部门、各街道要召开会议贯彻落实区政府七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要求,形成一个年度工作要点文件。
有战略谋划、战术重点、战斗状态 重点推进十大专项行动
回首过往方能砥砺前行。会议回顾了2020年南山区取得的十方面成绩,即疫情防控书写平安答卷、经济发展顶压前行、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南头古城成网红打卡点、城区建设再上台阶、民生福祉持续增进、脱贫攻坚胜利收官、生态治理再获殊荣、安全稳定有力维护、重大活动属地保障任务圆满完成。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奋斗也是幸福的。会议指出,2020年,南山区应对了一场全方位的压力测试,2021年,更要树立战略谋划意识,抓住战术重点,保持战斗状态,全力推进十大专项行动,一鼓作气、一路猛进、一抓到底,努力实现更多新突破,加快建成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
会议要求,南山要树立三大方面的战略谋划意识:一是努力在新发展阶段展现新作为。南山下一个30年,要与新发展阶段同频共振。二是努力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上创造新经验。在创新方面,要向科技自立自强要答案、要方法,持续完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加快构建高水平的实验室体系、高校集群,推动创新实现从0到1、1到10、10到N的转变。在绿色方面,以“碳达峰、碳中和”为契机,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打开发展新空间。三是努力在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上打造新优势。要通过改革打通堵点,打破各种玻璃门、隐形门,加快搭建前沿科技应用场景平台。要通过开放打造高点,加大外资引进力度,为企业“出海”提供服务。
此外,抓住战术重点,全力推进十大专项行动,即:产业空间拓展行动、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建设行动、西丽高铁新城建设行动、蛇口国际海洋城建设行动、固定资产投资促进行动、文化名片打造行动、城区品质提升行动、水体环境优化行动、公共住房保障行动、民生供给提质行动。
会议强调,南山要保持精诚团结、精益求精、精进不休的战斗状态,打造精锐之师,抢抓“双区”建设和深圳综合改革试点重大机遇,不惧风雨、不畏险阻,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加快建成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十大专项行动
产业空间拓展行动。充分发挥国企平台优势,采取收购、统租、改造升级、城市更新等方式,积极拓展产业空间。边干边探索,以红花岭工业南区、艺晶工业园、阳光工业园为收购试点,以平山村人才小镇、客家文化小镇、福丽农场加大磡木棉坑铁皮厂房为改造试点,进行先行先试,成熟一个项目,推进一个项目。
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建设行动。加强合作联动、加快设施完善、加强资源共享、加快成果转化,持续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如建立公共基础设施和科研设施的共享机制、规划建设一批功能型产业服务平台、建设科教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联盟、探索建设“数据+资本+产业+机构”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
西丽高铁新城建设行动。加强土地整备、加强规划设计,加快推进西丽高铁新城建设。
蛇口国际海洋城建设行动。大力发展海洋电子信息产业,打造海洋电子信息产业创新高地和示范基地;提升海工装备研发水平和产业化能力,如组建海洋工程技术研究院、规划建设赤湾海洋科技产业园、打造海洋产业孵化器;打造邮轮经济生态圈,加快推进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建设,推动邮轮运营、邮轮物资供应及配送、邮轮人才培育与高级船员培养等发展;积极争取建设深海科考基地,争取建设深海科考船母港。
固定资产投资促进行动。一是规模要上去。保存量方面,加强对全球招商大会签约项目的跟踪协调;拓增量方面,加速推动西丽高铁枢纽、南山创新大道、深圳湾文化广场等重大项目实质性开工。二是结构要调整。加快推动新基建,加大工业投资服务力度。
文化名片打造行动。在硬件方面,大力推动新十大文化设施建设;在软件方面,开展南山古村历史文脉梳理行动,打造赤湾文博圈,高标准建设国家文化和科技示范产业基地,办好一批文化品牌活动。
城区品质提升行动。在园林绿化、城市家具、环境卫生方面持续发力,如高标准开展中心河景观提升、大学城绿道南山段、花海公园等项目建设,打造更多市民满意的精品景观。
水体环境优化行动。持续推进西丽水库入库支流综合治理工程,加快创建节水型公共机构、企业、小区等,压实“区—街道—社区”三级河长治水护水责任,持续推进排水管理进小区行动,以打造人水和谐共处的水生态典范城区。
公共住房保障行动。加快棚户区改造进程,拓展公共住房建设筹集渠道,提升公共住房供应水平,如探索推动适合的城中村项目,实现批量供应公共住房。
民生供给提质行动。在教育方面,持续加大学校的建设力度以增加学位供给,持续打造卓越高中;在医疗方面,高标准建设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加快推进区中医院建设,努力建设一批高水平特色专科;在养老方面,全力推进区社会福利中心三期建设,深化养老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公办养老机构基地示范带动作用,提升医养结合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