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0-09来源:蛇口消息报
镜头里的每一帧,都是我们热爱深圳的理由,这座城市把梦想种进现实,让平凡的日子也闪着光。
10月2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推出大型季播节目《城市风华录》深圳篇。本期节目由总台主持人撒贝宁、王嘉宁、孟湛东,与同济大学特聘教授诸大建、演员王鸥共同组成“风华团”,将镜头对准深圳,全景展现这座“奇迹之城”的动人画卷。
消息报记者观察到,节目里“机器人谷”、深圳湾公园、南头古城、南山街道共建花园、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等南山元素密集呈现,以科技创新、生态保护、文化传承、民生服务、深港合作为脉络,清晰勾勒出南山作为深圳“奇迹之城”核心承载区的鲜明特质与独特魅力。
打开“未来之城”的无限想象
作为深圳科技创新的“硬核担当”,位于南山的深圳“机器人谷”在节目中率先登场。这条位于阳台山与塘朗山之间、长约10公里的谷地,集聚优必选、越疆等众多机器人领域头部企业,毗邻南方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顶尖院校和科研机构,形成“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深度联动的产学研生态。
“风华团”在此沉浸式体验拥有22种表情的双足机器人、可水下300米作业的海洋机器人、“打工能力MAX”的工业机器人等黑科技,感受“深圳智造”的实力。
数据显示,南山区机器人产业增加值占深圳市比重约三成,是深圳市机器人第一大区,已经集聚了众多优质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机构。2025年南山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大湾区智能机器人高地,高标准建设具身机器人创新中心”“推动机器人集群完善生态”。
沉浸式打卡千园之城
推窗见绿、出门进园,1320个公园在深圳星罗棋布。镜头转向南山生态名片——深圳湾公园。这座因“出地铁即见海”而备受市民游客青睐的公园,年均客流量超1200万人次,长期稳居深圳公园“顶流”。“风华团”沿滨海步道探访时,重点走进公园内的红树林区域——这片全国唯一处在超大城市腹地的红树林湿地,被誉为“海岸卫士”“鸟类天堂”,在净化海水、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作用关键。
节目特别提及,为守护这片生态屏障,深圳曾主动调整城市规划,将原计划穿越红树林的滨海大道改线北迁200米,把滩涂完整还给自然,最终建成集生态保护、市民休闲、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红树林生态公园。
如今,这里既是市民骑行露营、观海听鸟的“天然氧吧”,也是学生学习湿地知识、感受潮汐变化的“户外课堂”,生动诠释了南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
探寻历史深处
从自然生态延伸至人文根脉,拥有近1700年历史的南头古城接棒亮相。作为“深港历史文化之根”,这座古城自晋朝设东官郡起,便是岭南地区重要的行政与军事要地,留存着深港两地同根同源的历史记忆。
“风华团”漫步古城街巷,一边触摸斑驳的明城墙砖、探访县衙遗址、新安烟馆旧址等20余处文保单位,感受历史的厚重;一边被活化改造后的新活力吸引——古色古香的骑楼之下,文创店铺、艺术展厅、特色市集有序排布,传统非遗体验与潮流文化活动在此碰撞融合,让千年古城从“历史标本”变身“文化潮流打卡地”。
前不久国新办举行的“‘十四五’时期自然资源工作”相关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庄少勤以深圳南头古城为例,向媒体介绍如何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明确用途,来唤醒自然资源资产的内在价值。
把公园种进生活里
小区的边缝角落里,也有生态之美。位于南山区南山街道龙海家园的奇迹花园里,500平方米的“边角料”地块绽放着生机,127种植物在此安家,孩子、大人都能在这里放松身心。作为深圳583个共建花园之一,龙海家园用“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模式,让闲置地块变成社区共建的“家门口的自然课堂”。
节目中,“风华团”与小区居民一同参与绿植补种,真切感受奇迹花园共建模式的魅力——居民从城市空间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在打造绿意空间的同时,更拉近了邻里距离、凝聚了社区共识。
一个个绿意盎然的休闲空间装点在南山的各个角落,承载着普通人生活中的小确幸。
孵化深港青年创业梦
节目还聚焦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这片作为深港合作“桥头堡”的区域,展现出独特的开放活力。
“风华团”乘坐园区内的自动驾驶公交穿梭其间,重点探访了前海梦工场,这里专为港澳青年北上创业打造全链条支持体系。节目中,“风华团”与在此逐梦的青年深入交流,聆听他们从“带着项目来深”到“产品落地市场”的成长故事。截至2025年,前海梦工场已累计孵化港澳青年创业项目超600个,吸引近3000名港澳青年就业创业,成为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第一站”,彰显了南山深化深港合作、服务人才发展的诚意与力度。
从“机器人谷”的科创活力,到深圳湾公园的生态之美;从南头古城的文化底蕴,到共建花园的民生温度,再到前海的合作动能……《城市风华录》深圳篇让全国观众直观感受到南山在多元领域的协同发展——既凭科技硬实力领跑,又以生态软实力筑底;既靠文化传承留根,更用开放合作聚能,不断书写超大型城区高质量发展的“南山答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