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15来源:蛇口消息报
继“视办成”服务后,南山政务服务智能化再升级。7月7日,南山区“AI智办”专区正式启用,可办理卫健、城管、民政、住建、水务、文体、宣传、商务、残联等部门高频事项业务,带来“智能直达、一站通办”全新服务体验。在深圳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的指导下,南山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打造的数字政务专员“南小智”与“视办成”专区深度融合、协同升级,通过“智慧赋能+温情服务”双轮驱动,全面构筑“7×24”智慧政务服务新矩阵,为优化南山营商环境注入新动力。
数字专员“南小智” 精准服务“触手可得”
登录广东政务服务网南山“AI智办”专区,“南小智”对话框与智能导办、申办、预约、查询四大功能一目了然。升级后的“南小智”可精准提供办事咨询、材料核验、表单填充、办事预约、进度查询等智慧服务。
记者在对话框输入“房屋租赁备案”后,“南小智”即刻生成一份定制化的“申请材料清单+办事流程”指南。根据这份指南点击进入事项申办,按照提示上传申请材料后,AI如“智能扫描仪”般依据审核要点对材料进行智能核验,对材料中存在的信息错误(如地址写错)和要素缺失(如缺少房东签字),还会实时弹出问题提示,精准度堪比人工服务。完成智能核验后,AI可以根据申请人的需求进行表单自动填充,申请人全程只需核对确认,彻底告别逐项手动填报的烦琐,平均节省50%以上填报时间。办理过程中遇到难题,还可通过“视办成”专区得到人工窗口屏对屏的帮助。整个智能化流程高效、顺畅,省时省力更省心。
记者办事体验时看到,无论是民生相关,还是企业方面的高频事项,“南小智”都能快速精准地给出解答。相较于传统的面对面服务、电话客服或者网络搜索,不仅缩短了申请人获取信息的时间,办事效率也进一步提高。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AI智办”的核心,是背后的“智能大脑”——政务服务知识库。团队以问题为导向,梳理1014项政务服务事项、64套“一件事一次办”指南,记下了数万条群众常问的业务问题、窗口遇到的疑难杂症和审批部门的退件原因,形成智能问答知识体系并持续更新。因此,它像精通政务服务的“AI数字员工”,帮助办事群众减少跑腿,提高工作人员服务效率;又像政企之间的“贴心翻译官”,实现政企沟通零障碍。
全流程AI赋能 服务全过程再提速
“AI智办”的革新价值,不仅体现在企业和群众办事端,更贯穿于“申报—受理—审批”全流程,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政务服务办事场景和服务体验进行系统性重塑。
企业和群众申报环节:AI的“前置把关”能力大幅降低差错率。申请人上传材料后,“南小智”会像服务专员般自动核验材料完整性与合规性。例如,办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时,系统会自动比对卫生设施平面布局图、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等13项核心材料,精准核验印章、识别材料缺失或错误,反馈核验结果。配合自动表单填充功能,将手动填报错误率降低了80%,从源头上减少因材料问题导致的退件,让首次申报通过率提升至90%以上。
窗口受理环节:AI成为工作人员的“智能助手”。作为深圳市推广政务服务AI应用的试点,南山区将“南小智”的智能陪伴能力融入深圳市统一政务服务综合受理系统。区政务服务中心窗口人员说,“过去新员工需不断学习、逐步熟记上千条审批标准,现在AI自动比对上传申请材料的核心要素,30秒内可生成核验清单。”智能陪伴功能让新员工培训周期从3个月压缩至1周,材料录入时间缩短50%。
部门审批环节:无纸化流转与材料精准性形成“双加速”。由于申报阶段AI已完成材料标准化核验,审批人员打开系统即可查看结构化的电子材料与智能校验报告,无须反复翻阅纸质文件。从群众少填少错、窗口快收快核到部门速批速办,AI技术已深入融合到政务服务各环节,推动全链条效率提升的同时,更实现了从“被动服务”向“主动赋能”的转变。
科技+温情 政务服务有速度更有温度
数据推动变革,智慧点亮未来。今年以来,南山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聚焦提升市民办事体验,以科技赋能推动政务服务加速升级,在智能化变革与人性化服务上实现双重突破,依托DeepSeek、腾讯混元大模型、数智人、音视频等科技能力,创新推出“视办成”和“AI智办”专区,加快打造线上线下业务融合、全面应用数字技术的“云上大厅”,持续拓宽智能服务范围。
从“AI智办”的秒级响应到“视办成”的温情连线,从知识库的精细梳理到窗口人员的“一对一”帮办,南山区始终践行“让科技赋能效率,让服务传递温度”的理念,构建“网上大厅为主,线上AI智办+视频办、线下上门+帮办代办为辅,实体大厅兜底”的立体化服务体系,着力实现技术精度与服务温度的双向赋能,让政务服务更高效、更暖心。
南山政务服务创新举措,生动诠释着“智在南山,暖在身边——让AI懂政策,让数据懂需求,让服务懂人心”,正在为深圳打造国际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和“数字中国”城市典范贡献“南山经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