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网站

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的南山实践

时间:2025-06-30来源:蛇口消息报

分享到:

  众人拾柴火焰高,乡村振兴硕果饶。日前,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联合市民政局、市国资委、市工商联在全市开展2024年“深圳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认定,最终遴选出2024年“深圳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63个,并评选出2024年“深圳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20+典型案例。其中,南山区共16个案例入选,现刊登部分案例。

  腾讯 数字技术跨越山海 赋能共富乡村

  当来自乡村的音乐,在河源连平县的田野响起,一场声势浩大的“山海音乐节”拉开帷幕。这是腾讯和南山区携手河源连平县、汕头南澳县、汕头濠江区、广西龙胜县、广西资源县等对口地区,打造“乡村音乐IP经济”,培育现代乡村产业发展新模式的生动实践。该案例和“南山互联网科技助力连平农文旅融合发展”一起成功入选“典型案例”。

  近年来,腾讯SSV(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Sustainable Social Value Organization,简称 SSV)为村共富乡村项目在南山区的指导和探索下,以兴乡青年、乡村 CEO 等乡村经营人才创新培养为切入口,同步开展共富乡村建设试点,创新乡村数字化经营的做法,探索出“机制+人才+数字化”的内生型系统性共富乡村解决方案,截至 2024 年底,在各地政府主导下,推广至广东、广西等全国17个省份309 个县。

  培养乡村人才,实现规模跨越。4年来,从探索国内首套乡村CEO系统培养方案,到形成覆盖多类型多层次乡村经营人才的进阶式培养体系;从在国内推动乡村CEO培养数量实现“个、十、百、千、万”的规模化跨越,到乡村经营人才创新培养的经验走向非洲等,再到以乡村CEO为主要群体的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成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新职业之一,腾讯助力乡村经营人才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职业群体。

  数字技术赋能,推动乡村产业。“山海音乐节”是数字化工具赋能乡村经营的综合探索,腾讯开发的村庄云服务小程序、特色农产品云认养小程序、“土特产”微信小店、微信视频号等乡村数字化经营工具及课程,正在成为乡村经营人才发展新业态、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增收的创新工具。在连平“山海音乐节”中,通过乡村数字化经营工具在全网获得 1.6 亿声量,超 462 万人观看直播,网上综合阅读1100万次。

  建设试点示范,实现连年增收。2021年开始,腾讯与南山区落地了第一个共富乡村建设试点示范。截至目前,已经在广西、广东的27个县95个村探索共富乡村试点示范建设。比如,2022年5月,广西龙胜县、腾讯联同南山区等发起“龙胜共富乡村建设示范项目”,该县马海村成为广西首个示范村,村庄收入连年增加。2024年,马海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60.76万元,较2023年增长29.61%;项目带动本村及周边村民收入总计超364.93万元,本村约2000人次参与项目并获得收入。

  “腾讯公司以‘科技向善’为使命愿景,将南山区‘百千万工程’、对口帮扶协作等工作与企业推动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战略实践相融合,发挥公司数字技术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优势,努力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作出更多贡献。”腾讯SSV副总裁、腾讯SSV为村发展实验室负责人肖黎明说。

  开味缘 扎根连平发展“大农业” 助力乡村共富

  在河源连平县,群众中流传着一个顺口溜描述家乡特产:“东水蔬菜鲜,上坪桃香甜,高莞花生脆,三角园林美。”其中,“东水蔬菜”指的便是开味缘种植的蔬菜。

  开味缘全称是深圳市开味缘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是南山区知名餐饮管理公司。2018年以来,开味缘依托大湾区市场,通过“技术驱动、三产融合、多方联动”,探索出了一条助力乡村产业发展的成功道路。公司在大湾区有33个项目共33个厨房,每天服务各企事业单位共5万余人,年供应蔬菜500万公斤左右。

  现代农业赋能,壮大集体经济。开味缘到连平县溪山镇东水村建设农业基地以来,累计投资超4000万元,种植面积达到303亩。发展至今,建有现代农业恒温智能大棚、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及冷库等基础设施近2000平方米,并采用了先进的无土栽培技术。构建了从“田园到餐桌”的大农业餐饮供应链,有效降低流通成本。促使基地数十个品种的蔬果,9成以上供应深圳市场,园区年产值达900万元,为村集体每年带来10.5万元的固定分红。俗话说,“集体空,没人听;集体有,跟着走”。东水村成为集体经济强村后,带动当地乡村走向振兴之路。

  联农带农帮农,培养农村人才。开味缘连平基地一直秉承“种给村民看,带着村民干”理念,探索实践出“企业+基地+科技+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培养了大批当地农业人才。同时,采用“企业包销”让村民旱涝保收,并有效解决了当地部分土地闲置问题。收益分配上,土地流转费作为村民收入,基地租期15年,面积300多亩,村民每年可获土地收益金约30万元;基地提供30多个工作岗位,每年为村民增收至少120万元。

  农文旅大融合,丰富乡村内涵。开味缘连平基地同时特别注重农文旅三产融合发展,打造了一系列以农业为主题的休闲观光项目。其中,现代恒温种植大棚及采摘馆、科普馆、萌宠乐园等近5万平方米。2024年12月,举办生态果蔬采摘节活动,推广连平县其他优质农产品至“南连云耕园”云认养小程序上宣传和销售。2024年,超过1万人次游客到基地参观,带动当地作为“生态果蔬名镇”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2023年,获评“科普教育基地”;2024年,获评“深圳农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2024年,基地农产品“五彩小西红柿”获评“深圳消费帮扶100强好产品”;2024年,公司高管吴开孟、张公强获评“广东省农村乡土专家”。

  深汇通 探索“飞地经济”新模式 助力乡村振兴与产业协同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百千万工程”战略部署,南山区与深汕特别合作区创新合作模式,共建南山智造深汕高新产业园,打造“政府引导、优势互补、园区共建、利益共享”的跨区域产业协作标杆。项目不仅为南山优质产业拓展空间,更助力深汕加速建设世界级汽车制造城,成为乡村振兴与产业振兴的生动实践。

  创新共建模式,推动协调发展。南山区与深汕特别合作区于2020年4月签署合作框架协议,由南山区国企深圳市深汇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深圳市深汇通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运营产业园,采用“飞地经济”模式,探索“总部+基地、研发+生产、智慧+运用”等产业合作共建和利益分配机制,共建体现南山标准、深汕特色的高质量产业园区。项目总投资约11亿元,占地8.4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2.9万平方米,推动两地产业协同、人才互通、政策联动,为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示范案例。

  聚焦产业振兴,打造高端制造。产业园于2024年9月举行开园仪式,紧扣深汕“一主三辅”产业布局与南山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引进智能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及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产业突破成果显著,成功引入全球激光雷达领军企业速腾聚创科技有限公司,在自动驾驶与辅助驾驶领域,助力深汕打造世界级汽车制造城。通过链式招商,打造“政企联动+链主带动”模式,吸引晨讯达等优质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园区配备5.3万平方米人才宿舍、1.52万平方米商业、食堂及休闲等配套空间,可满足3200多名员工生活需求,实现“产城融合”。

  创新运营服务,护航长远发展。通过产业导入吸引高端人才扎根,助力深汕现代化产业新城转型,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促进居民就业与技能提升,辐射周边乡村发展。在运营上,深入践行深汇通公司“123+N”服务策略。组建1支专业运营团队提供全周期服务;精准匹配企业生产与员工生活2类需求;做好“基础服务、赋能服务、创新服务”3层服务;依托两区政策与地域优势,为企业提供N项个性化支持。

  南山智造深汕高新产业园是南山区与深汕特别合作区落实乡村振兴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实践,不仅为南山企业拓展了发展空间,更推动了深汕产业升级与人口结构优化,为全省区域协调发展贡献“南山—深汕”方案。

  丰农控股 创新“四维”生态服务模式 书写乡村振兴“南山答卷”

  凭借“产业+数字+金融+人才”生态服务模式,深圳市丰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构建起全链条赋能体系,探索出一条都市驱动乡村振兴新路径。该公司在“深圳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评选中贡献两个“典型案例”,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南山智慧”。

  打造数智体系,实现品牌溢价。丰农控股旗下深圳市五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种、药、肥、技、险、耕、种、防、收、销”全链条数智化服务体系,发挥农业生产提质增效核心动能。其核心平台“数智丰农DAP智慧决策平台”,融合遥感监测与专家系统,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及自动化控制技术,实时采集环境与作物数据,真正达成智慧决策与精准管理。数据显示,经过平台指导优化生产:农资投入节省58.75%,人工成本降低55%,基地果品产量提升38.46%。

  丰农控股创建的“1+1+1”(品牌策划、组织协同、产品扶持)品牌服务体系,推动农业产业价值跃升。成功打造“季时语—应季橙”品牌,亮相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助力米脂小米 2023年上半年网络销售额突破8870万元,实现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一体化发展。

  善用金融“活水”,构建农教生态。丰农控股创新政企合作模式,联合地方政府设立乡村振兴产业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向农业领域聚集。与清远市、惠州市通过共同投资的形式,共设立近15亿元涉农产业基金,成功吸引农业科技、智能制造等优质企业落地,聚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区域产业升级的新引擎。

  “天天学农”作为丰农控股旗下农业职业教育平台,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农教体系。线上“农民大学”汇聚数千位涵盖院士、乡土专家在内的行业精英,按需设计“阶梯式” 课程,已发布超6万节课程;线下深入田间地头解决实际问题,组织出国游学、案例分享,通过孵化“大地研学社”,为职业涉农人群提供“政、商、管、人、财、法、技、品、销”九大课程模块,全方位提升农民素养。目前,平台服务全国近800 万用户,在对口帮扶地区建成50多个特色网院,为乡村振兴培育大批新型职业农民。

  推行“四维协同”,引领行业发展。丰农控股的“产业+数字+金融+人才”四维生态服务模式构建起“技术硬核支撑、多元增收路径、多维效益平衡、创新逻辑驱动”的协同机制。技术上,采用“数字平台+标准体系”双轮驱动;模式上,开辟“生产托管收益+劳务报酬+品牌分红”多元增收渠道;生态上,达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平衡发展。

  数影科技 “万德厨爱心食堂” 助力乡村养老

  每餐只需要3元!当南山区对口地区连平县的长者食堂揭牌运营后,当地老人每天都能吃上热气腾腾的饭菜。在南山区政府及民政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深圳数影科技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部署,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打造“万德厨爱心食堂”公益助餐体系,有效破解了粤东乡村地区高龄、空巢老人“做饭难、就餐难”的民生痛点。截至目前,在广东省内建成并运营“万德厨爱心食堂”55个。

  智慧助餐革命,破解养老难题。深圳数影科技将AI科技创新与民生关怀深度融合,以自主研发的万德厨厨房烹饪智能体为载体,以“智能烹饪设备+即烹生鲜速冻食品+数字化服务平台”为核心,打造“万德厨爱心食堂”公益助餐体系。通过标准化生产、冷链配送及智能烹饪设备,实现3—5分钟快速出餐,保障食品营养美味。不仅提升助餐效率,部分食堂还结合场地条件,探索开展日间照料等多样化服务,老年人幸福感显著提升,更让偏远乡村老人享受到“家门口的暖心餐”,切实解决独居、留守群体“做饭难”痛点。

  构建协同机制,实现持续公益。通过“三级联动”机制整合政府、企业与社会资源:政府相关部门制定补贴标准、服务方案,各乡镇政府协调场地、资金等资源,村社无偿提供场地并负责日常运维。同时,创新“五个一点”筹资模式(个人出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集体添一点、社会捐一点)支持食堂运营,老年人每餐仅需自付3—5元,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了“低成本、易复制、可持续”公益助餐样板。项目获得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广西慈善总会等机构的关注与支持。截至2025年6月,项目已覆盖全国25个城市,建成食堂300余家,服务老人超5万人。

  彰显社会价值,树立公益标杆。“万德厨爱心食堂”以民生“小切口”撬动全社会“大关怀”,高效落实广东省“百千万工程”战略部署,提升乡村治理凝聚力,彰显了南山区科技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创新价值。项目自运营以来,多次获人民网、新华社等官方媒体报道,获评“2024人民企业社会责任论坛企业行动案例”,经验被广泛推广。

  深圳数影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入选‘深圳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20+典型案例后,我们将继续深化在广东帮扶地区的实践,让爱心食堂惠及更多乡村老人。”

  南山卫健 “千泉汇聚,振兴有我” 光明行活动彰显公益慈善大爱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和粤桂东西部协作的工作部署,南山区卫生健康局组织南方科技大学医院(以下简称“南科大医院”)专家组、深圳狮子会一行27人到广西百色凌云县开展“千泉汇聚,振兴有我”光明行活动,将南山区优质医疗技术与无私的关爱带到百色革命老区,为当地低收入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61名白内障患者通过手术重获光明。

  术前精心准备,配备一流团队。为确保光明行活动的顺利实施,南科大医院与凌云县人民医院于2024年11月4日至28日在凌云全县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筛查,共筛查90人,最终筛查出61名符合白内障手术指征患者。凌云县人民医院专门腾出病床,用于安置接受复明手术的患者,并由南科大医院眼科专家进行全面检查及综合评估。据悉,南科大医院参与活动眼科专家共计9人,大部分专家都是博士,其中2名主任医师、1名主任护师、3名主治医师、3名护士和技术员。

  手术圆满完成,患者重见光明。手术期间,深圳狮子会爱心服务团队和凌云县人民医院全程对患者进行引导和陪护,南科大医院专家做好术前、术中和术后各项规范流程工作,确保患者手术安全。在各方密切配合与共同努力下,本次复明手术圆满完成。61例白内障患者通过手术重见光明,手术效果良好。其中,术后第一天视力恢复到5.0患者8例,恢复到4.8以上患者17例,术后第五天视力恢复到4.8以上患者30例,无一例出现并发症。

  视力提高明显,重现生活色彩。通过术后复查,患者视力提高明显,都露出了开心幸福的笑容。患者李奶奶拉着医务人员和爱心人士的手,感激地说道:“真是太感谢南科大医院、深圳狮子会和凌云县人民医院的亲人们,你们高超的医术,耐心细致的服务,让我的眼睛重新看到了生活色彩。”

  开展“千泉汇聚,振兴有我”光明行活动,是南山区卫生健康系统发动社会力量,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为白内障患者进行免费复明手术,帮助他们摆脱痛苦,重见光明,达到“救助一人、温暖一家、影响一方”的社会效果,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深圳市南山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03050037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57920号-1

公安备案号:440305020013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