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9-12来源:羊城晚报
记者9月11日从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道获悉,桃源街道大学城片区慢行系统改造现已完工,新增机非共板非机动车道约3.25公里,基本实现慢行网络贯通。
今年初,桃源街道在道路交通安全排查中发现大学城片区存在“人车混行、机非争道”等突出问题,随即牵头组织多次实地调研,与交通、交警、城管等部门现场办公,多部门反复研讨,系统提出在丽山路、平山一路、平山二路等路段建设机非共板型非机动车道,切实保障非机动车路权。
在桃源街道的积极推动下,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南山管理局组织专业团队开展交通流量监测与居民意见征集,将该项目纳入南山区交通综合治理第二批项目,由专业设计单位因地制宜制定设计及实施方案。
此次慢行系统改造打破“一刀切”模式,针对不同路段特点,实施“一路一策”精细化改造:在平山一路,通过取消两侧宜停车泊位腾出空间,并在平山学校路段采用划线式非机动车道,最大限度保障学生通行安全;在丽山路,将原双向4车道调整为双向3车道,为两侧增设护栏隔离的非机动车道创造条件,同时改造坡道20余处,增强行车舒适度;在平山二路,破除北侧部分老旧人行道,采用压花混凝土重新铺装,同步拓宽非机动车道,实现人非分离。
此外,桃源街道还协调推动交通设施及人行道提质工程,完善道路标志、标牌等交通安全设施,升级改造现状老旧人行道,让道路通行更顺畅安全,全方位提升居民出行体验。
桃源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系统性推进大学城片区非机动车道建设与交通隐患整治,不仅实现了大学城与平山人才小镇的便捷慢行联通。同时,该项目衔接大沙河生态长廊和环西丽湖碧道,形成一条贯穿校区、社区、景区的绿色廊道,助力打造“骑行+步行+休闲”一体化的低碳生活模式,进一步促进高端人才聚集与产城融合发展。桃源街道将以“三城融通”为引领,持续推进交通治理、环境提升、服务优化等工作,努力让桃源街道成为宜居、宜学、宜业的美好家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