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19来源:蛇口消息报
“这里既有深港都市的共同感觉,又富含岭南的传统元素,这种融合很‘深圳’!”“五一”期间,香港游客陈女士手持非遗奶茶在南头古城新安县衙景点拍照时向记者表示。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围绕“大力提振消费”,提出“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释放多样化、差异化消费潜力,推动消费提质升级”。创新消费场景,使之更加多元化、更活跃,成为南头街道努力的方向。
据悉,南头街道串联南头古城、荷兰花卉小镇、1956数字文化创意园、翡翠2010商业街“四地一线”,通过政企联动、多点惠聚,深入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融合发展,为市民和游客打造覆盖多领域的消费盛宴。
跨界联动 打造文化消费新场景
作为深圳十大特色文化街区之一,南头古城有近1700年历史,拥有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也是外地旅客来南山旅游的必到之地。
南头街道以南头古城为核心平台,充分整合街道辖区内的文化资源与商业资源,构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受益”联动机制,不断提升政府和商户、商圈的协同合作黏合度。
在南头的文化轴线上,文化创意企业、非遗工坊与老字号餐饮形成共生矩阵。南头街道以深港文化为基底,打造“美食+”新场景。
南头街道联合深圳市饮食服务行业协会发布首份《南头必吃榜》,其中包括“老字号餐厅”“人气招牌菜”“潮饮星选榜单”,其中南头古城“融合新中式文化的咖啡厅”、荷兰花卉小镇“鲜花下午茶”等跨界业态,更以“空间叙事”重塑消费逻辑。消费者购买的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一种文化体验。
太清凉茶摊位旁,香港游客林先生边拍照边感慨:“喝到了童年的味道!”据摊主介绍,印有南头古城元素的环保袋也备受消费者青睐。
多维赋能 释放惠民消费新动能
街区消费、人文体验、节庆互动……南头街道联动多方,力求活动形式多元、参与方多维,充分赋能释放文旅发展。
助农帮扶市集推动地方特色农产品走进千家万户。新疆的沙棘汁、红香妃葡萄干、有机玉米、有机蔬菜等特色农产品琳琅满目,市民与游客通过近距离互动体验,感受丰收魅力。
“非遗+”链接不同场景。市民可以一边逛市集,一边观看南头麒麟舞与机器醒狮舞表演、川剧变脸等非遗表演。南头街道将历史文脉转化为可感知的消费符号,如醒狮造型摆件、古城墙元素原创冰箱贴等,现场还能体验非遗手工技艺,实现了从“卖产品”到“卖场景”的升级。
南山文体中心的露天广场变身音乐海洋。本土乐队“萤火虫”的演出吸引了大批年轻人,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专业级的音乐表演。
“太震撼了!没想到传统文化还能这么‘潮’。”带着孩子专程从宝安赶来观演的张女士说。看到表演,孩子就情不自禁地跟着节奏手舞足蹈,现场还体验了非遗手工技艺。
政企协同 探索文旅消费新路径
南头古城——唯美街巷“深港之根”,荷兰花卉小镇——休闲消费“花为媒”,1956数字文化创意园——创意夜市“满满烟火气”,翡翠2010商业街——社区商业“活力担当”……南头街道持续丰富文旅产品供给,发展“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文旅新业态。
南头街道首度发布消费打卡地图,标注“四地一线”特色商家,还拍摄《舌尖上的南头》等微宣传片,不仅聚焦假日经济,更注重文旅综合发展,持续为新消费引流。
走进南头古城菁咖啡,从园林式的门前布局到每一层的装修配置,空间规划十分考究,既具私密性,也有开放性、共享性,无论是个人还是团队,都可以在这里寻找自己的“领地”。这里尤其突出“敦煌”文化元素,将中国古代艺术通过当代油画等方式在咖啡馆内予以呈现,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能在这里找到文化认同、审美共振。创始人刘宜云介绍,菁咖啡承接了多场国外客户的交流活动,此外,港澳回头客也不少,他们通过社交媒介一路寻找到这里。
在荷兰花卉小镇梦太奇·主题餐厅·餐费酒馆·团建聚餐店,鲜花构建的沉浸式艺术空间成为网红打卡点。顾客手持鲜花季节特调咖啡,在巨型花艺装置前拍摄影像。“我们想打造能喝的‘鲜花馆’。”主理人介绍,餐厅每月都会更换主题花艺布景,开发具有花特色的饮品。正在拍照的顾客王女士赞叹道:“每个角落都像莫奈花园,连咖啡拉花都是花瓣造型!”
南头街道还推出“夏韵满城 寻味南头”促消费活动,16000张电子消费券通过“寻味南头”微信小程序发放。
南头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消费者正从关注量的满足向追求质的提升转变,从以重视商品消费为主向商品和服务消费并重转变,从模仿型向个性化、多样化转变,更在乎消费体验。南头街道将不断探索创新消费模式,持续推进新消费体验,升级文旅发展,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