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2-31来源:南山区人民政府
2024年,南山区人民政府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南山区荣获“2023-2024年度全国政府采购先进区(市、县)”称号,后海智慧运营服务获数字中国创新大赛·数字城市赛道“数字城市百景”荣誉称号,南山区获评广东省信用县建设综合类首批示范单位,前海港湾小学等学校荣获“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称号,2名同志获全国“八五”普法中期个人通报表扬,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大法治政府建设统筹推进力度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学习主线,举办区级领导班子读书班,开展区委常委会“第一议题”学习97次、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2次,区政府党组会议及区政府常务会议传达学习、研究部署法治建设相关议题6次。
(二)切实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召开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议、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办公会(扩大)会议等会议,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法治建设决策部署,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领域重大问题。组织开展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工作,共提交述法报告196份,选取相关部门、街道办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现场述法。
二、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加快推进政府治理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信息化
(一)提升依法决策能力。在政府投资项目、城市更新等重大问题、重大项目中充分听取政府法律顾问意见,政府法律顾问共出具法律意见800余件。编制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全流程指引图、全流程实施及立卷归档指引。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共审查行政规范性文件15件、印发14件、备案6件、集中清理31件。
(二)深化涉外合规体系建设。开展出海企业涉外法律上门服务及合规风险、涉外法律服务需求调研,汇编无人机、医疗器械行业出海合规策略指引,举办“俄罗斯贸易投资法律风险防范”“欧美市场企业出海专利布局”主题大湾区法治讲座48场,法律宣传70余次,惠及企业超500家,法律工作者超700人,全面提升企业出海能力。
(三)强化政务数据共享。推出一体化掌上政务服务平台“南山通”,集约整合政务新媒体及1200余项服务功能,为市民提供城市数字生活新体验。开展专项数据治理工作,建设5大基础库、25类主题库、14类专题库,形成多维数据档案,支撑80个应用,提供32个单位使用数据。
(四)提高突发事件依法处置能力。探索建设数字化应急预案应用平台,督促指导各单位编制简明实用的“一页纸”预案。在全市率先开展低空应急保障体系建设,统筹全区航空救援资源,推进航空应急起降点建设管理工作,加快构建直升机与无人机高低搭配、功能互补的航空应急救援力量体系。
三、健全行政执法工作体系,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持续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开展多个执法专项整治工作,印发《南山区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工作指引》《南山区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清单(模板)》《南山区行政执法音像记录标准话语》。举办1期全区依法行政业务专题培训班、5期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业务培训、8期执法大队长讲堂,新增经验分享、AR定制体验、无人机辅助执法比拼等培训形式,累计参训750人次。全区执法人员业务水平不断精进,1名同志获评全省城管执法系统2023年度全面提升执法能力和服务水平专项行动工作成效突出个人,2名同志在首届“沙场秋点兵”——“执法深较量 品质圳提升”主题行政执法综合能力与创新竞赛中获评“行政执法标兵”(全市共10人获此称号,我区系全市唯一有两人入选的行政区),3名同志获“深圳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标兵”称号,我区在市应急管理行政执法和案卷评查业务大比武中均荣获一等奖。
(二)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南山区规范城中村水电燃气代收费专项治理工作专班各成员单位严厉打击水电燃气违规加价行为,采取印发工作方案、开展政策宣传、组织专项行动、实施暗访督导等一系列强有力措施,取得明显成效,南头街道巷头新村和蛇口街道渔二村被评为“深圳市水电燃气违规加价治理示范村”。城管部门清理整治乱摆卖12.88万余宗,整治违法户外广告3680余宗,没收“黑煤气”1057瓶,整治不文明养犬行为1536宗。人力资源部门处理突发案件284宗,为6893名劳动者追回欠薪(含经济补偿金)2.3亿元。生态环境部门立案查处建筑施工噪声违法案件296宗。
(三)创新行政执法方式。实施生态环境领域差异化监管,将32家企业纳入“正面清单”,对清单内企业原则上仅开展非现场检查,通过线上环保管理平台提高执法效能。制定重点工贸行业小微企业“抽屉式”制度台账范本,服务帮助6000余家小微企业建立安全生产制度管理体系。
四、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行政预防调处化解体系,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一)加强行政调解工作。制定《南山区行政调解规定》,成立南山区金融借贷纠纷调处平台,引入商事调解组织调处互联网金融借贷纠纷,推动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各街道社区人民调解组织累计开展基层矛盾纠纷排查2514场次,调解纠纷4231宗,调解成功4126宗,调解成功率达97.52%,涉及金额56630.99万元。
(二)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畅通受理渠道,优化审理机制,完善结案方式,强化行政复议监督职能。共新收行政复议案件876宗,办结731件,其中调解结案案件169宗,共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19件。
五、健全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促进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
(一)形成监督合力。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检察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07件、政协提案228件,已结案行政诉讼案件92宗,及时办理司法建议书7份、检察建议书5份。强化审计监督,完成审计项目17个,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399条。
(二)全面主动落实政务公开。动态更新重点领域政务公开事项标准目录和政府部门主动公开基本目录两个政务公开“正面清单”,持续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等领域信息公开。健全政府信息公开答复全流程管理链条,100%按期办结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三)加快推进政务诚信建设。持续打造“1+2+3+N”信用生态圈,推动信用就医、信易贷、企业信用管家、信易办、政务诚信等12大应用场景建设,实现信用保障民生福祉、助力经济发展、助推改革创新。
六、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改进情况
一是继续增强公职人员法治意识。加强监督指导培训,组织领导干部旁听庭审,督促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印发各类行政执法指引性文件,切实提升全区领导干部及政府工作人员履职能力。二是持续提升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健全政府信息全生命周期管理,在区政府门户网站新建政策文件库,为企业、公众提供权威、准确的政策查询通道。三是统筹推动普法工作提质增效。建设“法律明白人”培育体系,落实《“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方案》,深入开展法治宣传,积极发动“法律明白人”参与基层依法治理。
七、2024年度存在不足和原因
(一)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有待提高。部分行政执法单位仍存在重实体轻程序、文书制作不够规范等问题,个别行政执法单位行使自由裁量权不够规范。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后,基层法治队伍力量仍然不足,尤其法学专业人才短缺,部分基层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法治素养有待提升,无法有效承接全部职权下放事项。
(二)数字法治政府建设仍需探索。出于数据安全、个人隐私等方面因素,在利用“人工智能+”助推法治政府能力较为有限,在深入挖掘各类数据的使用价值等方面工作仍需进一步强化提质增效,仍有部分政务服务事项无法实现无纸化审批,政务服务数字化程度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八、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聚焦行政执法质量提升。贯彻落实《深圳市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实施计划(2023-2025年)》,进一步健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加强业务培训指导,优化案卷评查方式,进一步提升全区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
(二)深化街道综合执法改革。持续深化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优化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指导目录,推动回收专业性较强、发生频率低、基层无法有效承建的下放执法事项,切实减轻基层负担,有效破解街道综合执法工作中“小马拉大车”问题。
(三)加强数字法治政府建设。持续梳理我区政务服务事项涉及材料,简化办理流程,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助力政务服务再提升。突出以数字赋能法治政府建设,创新智能服务场景,带来更加高效便捷精准的政务公开新体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