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14来源:南山区教育局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视域下如何有效提升高考备考效率?如何引导教师深入研究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日前给高中九大学科教研员布置了一道“考题”:教研员与一线教师同备一节课,以“同课异构”的形式完成对某一教学难点问题的研讨。
历时一个月覆盖所有学科。本次“同课异构”活动由区教科院课程与教学部组织,南山区6所普通高中承办,历时一个月,以高三“同课异构”为主,为冲刺高考和一线教学助力。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陈坚、副院长何必峰,课程与教学部部长周爱国现场调研学科研讨情况,为教研、教学提出建议。
语文学科从“高考考前指导——作文的审题立意”这一角度切入。南头中学马东丽老师结合班级学生在深圳二模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从样本呈现、样本问题讨论、样本升格、审题立意规律小结等维度展开。语文教研员茹清平是深圳二模作文阅卷组组长,结合深圳市4万多考生的大样本,组织学生讨论审题立意正反两个维度的样本,进而引导学生分析优秀作文审题立意如何守“概念”,将“审题就是审概念”这一审题立意的规律烙在学生心里。
南头中学开展了数学复习备考的同课异构活动,分别由南山区高中数学教研员徐黄和南头中学高三数学组康觅老师同台竞技,两位老师都以高考试题中解三角形中的“爪形三角形问题”作为主题,切入点各有不同。课后,数学备课组教师进行了点评和探讨,并进一步深入探究高考中解三角形的微专题教学。
高中英语学科同课异构活动在华侨城中学进行,上课内容为Developing Ideas Silent Spring。教研员张文英老师用一段春日深圳湾视频导入,在文本处理方面,她带领学生宏观把握语篇结构,随后采用“Reading Circle”(阅读圈)的方法处理细节,贯彻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任芝鹏老师的课堂前半段以问题驱动,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思考,后半段赋予学生新的身份,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物理学科以“高考物理计算题提分方法和策略”为主题,物理教研员管佩磊与南外高中张文静老师执教。张文静老师从广东卷计算题命题考点出发,概括高频考察组合和模型。管佩磊老师由临近学校的建筑施工工程为课堂导入,通过列表梳理公式,引导学生去繁从简,准确把握主干知识与规律。最后,帮助学生自主总结提炼破解试题基本方法,形成科学思维。
化学学科同课异构的主题是《高分子材料》,靳豪博士主要围绕高分子材料的工艺生产进行课堂讲授;化学教研员邓建明博士主要围绕高分子材料在当今各种领域的运用进行课堂讲授。
生物学科同课异构在华侨城中学举行。生物教研员刘倩老师以《光合作用三轮复习课》为题,结合近年各省市新高考的高考题,强调热门考点及重要原理,现场让学生时复习即时演练。刘倩老师还提供了两大情境的答题模板,让学生答有所依。胡吟秋是一名年轻教师,通过上课理解了结构化的复习策略,有的放矢达到三轮复习课的最大复习效益。
地理学科教研员蔡文峰与育才中学刘远老师在育才中学开展了《区域地理的复习》同课异构活动。刘远老师从具体情境切入,小入口,大纵深,结构化梳理;蔡文峰老师引领同学们从命题者的角度出发,跳出固有知识舒适区,从新的视角反观材料,说好一个地理故事。
这次教学教研活动中,老师们共同探讨教学热点难点问题,探讨教学艺术,交流经验,并普遍认为这种教研员深入课堂示范、科组老师广泛参与的“众筹式”教研接地气,并带来崭新视角,收获良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