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网站

南山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圳市政协第20210147号委员提案的答复函

时间:2021-12-02来源:南山区人民政府

分享到:

民建深圳市委会:

  《关于把握“双区”驱动机遇,推动深圳双创空间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现就提案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意见建议采纳落实情况

  (一)针对提案第一项建议“降低场地成本,多措并举加强双创空间建设”,答复如下:

  1.通过在政府自有物业进行限价和提供租金优惠,引导社会资本共同打造低成本双创空间。南山数字文化产业基地是我区培育、扶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重要载体,多年来均执行较低的租金价格。深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积极引进香港优质科技人才团队,提供全链条政策服务保障,可实现“拎包入驻”,并为入驻创业团队减免最高18个月的租金和物业水电管理等费用。

  2.通过政策解读、宣传、咨询等,大力支持空间运营主体最大程度申报国家、省、市相关资质与资助,推动空间载体塑造品牌力和影响力,同时也支持空间申请减税等降成本扶持举措。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我区新增3家国家级孵化器、2家省级孵化器、1家省级加速器、1家省级国际化孵化器、2家省级粤港澳孵化器、2家市级孵化器,新增14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1家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14家省级众创空间、12家市级众创空间。

  3.制定落实应对疫情的减租免租政策。我区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园区运营机构参照区政府、区属国企物业的免租措施对租户减免租金,对2020年2月至3月期间,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减免租金的园区运营机构,按照实际减免租金的50%予以专项支持,单个园区最高不超过300万元。疫情期间,南山区政府主导运营的国家级孵化器--数字文化产业基地为在孵企业减免三个月租金,减免金额累计达516万元;为降低企业创新创业成本,根据调研,南山区内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共为入驻企业减免房租达10407万元。

  4.启动区创新型产业用房政策的修订工作。通过政策修订,规定创业孵化器在政策框架内可按照流程制定相应管理细则,该政策即将发布实施,预计该政策发布后将进一步优化我区创业孵化器的管理,激发双创活力。

  5.为进一步加强深圳市基础科学研究,提升源头创新能力和科研空间保障能力,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于2019年对《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进行了局部条款修订,增设“科研用地”(GIC0)用地类别,定义为:为独立设置的非营利性科研机构提供用于开展基础科学研究的用地。科研用地属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该类型用地容积及容积率不作具体限制,具体开发强度可结合项目需求、立项要求和地块开发承载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同时,2018年,深圳市政府推出“深圳90”行政服务事项审批制度改革,对包括科研项目在内的建设项目规划及用地审批流程进行了深度优化,大幅缩短了建设项目审批事项的办理时限,极大提高了审批效率。

  (二)针对提案第二项建议“鼓励多元参与,大幅提升双创空间孵化绩效”,答复如下:

  1.通过举办创新南山“创业之星”大赛,积极对接上市企业、行业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等龙头企业,联动各产业园区、孵化器、众创空间、创投机构、行业协会等机构,支持空间载体承办大赛行业赛,共同整合行业资源,引导空间加强服务能力,为创业企业、团队打造全链条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2.支持专业孵化器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级。鼓励各类主体聚焦南山区重点发展的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海洋科技,投资建设专业性强、产业集聚度高的专业孵化器。2020年,科技部发布第三批共16省区市的23家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备案示范名单,广东省仅南山区依托深圳先进院建设的“生物医学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入选,至此全市3家入选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中南山区2家(含TCL公司建设的“智能硬件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占全省累计入选5家的40%。

  3.链接优质服务资源,助推从业人员专业提升。挂牌成立“南山创新导师工作室”,整合金融投资、知识产权、创新创业等十个领域百名导师资源,通过“一对一、一对多”等多种形式的辅导服务,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帮助企业健康成长。首批认定南山数字文化产业基地、南山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深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大学城创业园等四家作为创新导师工作室线下站点,认定国际创客中心支撑平台为创新导师工作室线上站点,后续我局将进一步探索拓展服务模式至各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为企业提供深层服务和人才支持。

  (三)针对提案第三项建议“加强政府引导,统筹整合优质双创资源”,答复如下:

  1.强化大中小企业融通类平台载体支撑作用。一是提供全链条孵化服务。国际创客中心支撑平台、深创谷产业化综合平台、“两湾五创直通车”国际化开放创新中心等载体,围绕科技企业成长不同阶段需求,提供从“技术源头”“产品落地”到“成果推广”的全链条服务。二是形成特色化融通运作体系。一体化信息化平台能满足大企业的创新需求发布与互动,展示中心为融通创新活动提供载体空间,“北上广深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联合创新计划”带动科技中小企业发展,形成了“一平台一展厅一计划”运作体系。三是携手龙头企业引领孵化企业发展。与华为联合发展鲲鹏生态,落地中国鲲鹏产业源头创新中心,共建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中心、鲲鹏人才培训基地等平台,为初创企业、孵化企业发展赋能。

  2.科学研判突发疫情,及时调整扶持政策。取消政策条款“资助总额受对地方财力的贡献限制”“同一申报主体累计资助不超过三年”,助力孵化器、众创空间降低疫情的不利影响。积极修改完善了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支持政策,拟修订内容为“对前三年度新增认定国家级、省级、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一次性分别给予100万元、60万元、30万元的奖励,对前三年度新增认定国家级、省级、市级众创空间一次性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20万元奖励。对获得多级资质的,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给予支持;对获得资质并奖励后被认定为更高级别的,按相应标准追加差额奖励。”目前该修订内容拟报区政府审议后印发实施。

  (四)针对提案第四项建议“加大精准帮扶,提高初创企业发展水平”,答复如下:

  1.优化政府服务,营造更具活力和获得感的企业发展环境

  (1)加强市场活力激发。实施精准扶持政策,贯彻落实“暖企12条”“惠企12条”举措、“稳增长举措63条”。加强企业发展扶持,持续向中小企业发放扶持资金。鼓励区属国企、股份公司、市属国企、央企及其他园区运营企业减免租金。继续开展全球云购“南山行”等消费拉动活动,推动消费增长。

  (2)加强“滴灌式”精准服务。正处级事业单位区企业服务中心统筹全区企业服务工作,作为集约式服务企业的“入口”和“出口”,“一站式”优质服务的“总服务台”,建立“一对一”专员服务制度,优化完善区领导挂点服务重点企业机制,强化重点企业“绿色通道”优质专享服务,建立企业服务区街联动机制,精雕细琢打造系列服务品牌,促进企业服务全覆盖,统筹安排专项资金资助,惠及中小企业。

  (3)加强互联网+政务服务。延伸“智慧政务”到银行网点,南山区政府与建行深圳分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建行营业厅建设“智慧政务金融便民服务网点”,上线企业法人服务事项和自助政务服务事项,打造15分钟“互联网+政务+金融”服务圈。利用云视频、大数据、“互联网+”技术,建立“政企面对面”沟通交流平台,联通全区100多个政府部门和驻区单位、500多家重点企业,实现政务服务直通企业、“实时在线”,搭建起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数字鹊桥”。

  (4)加强惠企政策精准送。为把各项惠企政策尽快落实到位,完善政策配套实施办法,南山区在一体化政务平台上建立了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服务专栏,使各项政策“易于知晓、一站办理”。“惠企政策精准送”可在企业画像的基础上,智能的将政策准确推送给相关企业和个人。

  (5)加强空间保障。创新推出“联建总部大楼”模式,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解决企业发展“恒产恒心”问题。除此之外,还通过分配产业用房、租赁产业空间等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产业空间。

  (6)加强人才服务。修订人才发展“领航计划”系列政策,编制南山区人才发展“十四五”专项规划,建立重点产业紧缺人才目录。制定区人才工作考核指标和评分标准,统筹推动10项重点改革和20项微改革项目落实落细。推动国际人才街区建设,蛇口、招商街道获评全市首批“国际人才街区创建点”。持续推进领航天使系列基金,面向全球挖掘种子期初创型人才项目。

  (7)加强科技金融服务。先行先试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今年以来先后发行全市首只针对疫情防控、中小企业、5G专场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搭建融资对接服务平台,按行业分类组织7场各行业百强银企对接会。

  (8)加强落实中央减税降费政策。优化税务服务水平,加强减税政策宣传,减轻企业负担。严格落实中央、省、市明令取消、停征和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政策,对行政事业性收费情况进行汇总梳理和深入调研,对定价管理相关收费目录清单、扩大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免征对象范围进行公示。

  2.精简审批,营造办事创业便利的政务环境

  (1)减审批事项。采取取消、合并等方式,进一步压缩行政审批事项。所有业务均可在申报时进行电子材料的复用共享。大厅实现区、街道、社区三级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的一站式受理、全人群覆盖、全口径集成,街道、社区事项均实现“全区通办”。

  (2)减审批程序和审批时限。行政许可事项即办率从18.1%提高到了82.66%。建筑施工许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城市更新项目相关审批、医疗机构设置审批、市容管理审批、企业职工养老审批、首次申领发票、政府采购、社保、教育、获得水电气、户政服务等办事流程全面精简优化。创新“信任审批”模式,通过事中事后监管能够纠正不符合审批条件行为的行政审批事项,为信用等级良好的个人和企业提供容缺受理、告知承诺服务。

  3.依法行政,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营商环境

  (1)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为抓手,构建保护、运营、转化、协同、支撑“五大链条”。全面上线“南山区知识产权保护智慧平台”,通过数据共享和信息互通,构建知识产权“打击、保护、预防、服务、孵化”五位一体机制,为南山区企业的创新创业保驾护航。

  (2)强化司法护航。全市7家联营律师事务所均在南山,率先实现“一站式”跨境法律服务,解决跨境商业交易、企业投融资、科技创新等法律冲突问题,为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捷化的营商环境创造了有利条件。

  (3)强化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南山区公共信用信息服务监管平台建设,完善公共信用信息归集、信用核查、信用承诺、应用案例归集、公共信用评价等功能。开展“信用+秒批”“信易贷”、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等领域的运用,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率先探索“知识产权信用”,构建“知识产权信用制度和规范、知识产权信用数据库、知识产权信用信息管理平台”三位一体的知识产权信用体系,通过对知识产权领域的信用数据收集,并运用到知识产权交易和融资等领域,实现以信用为基础的知识产权协同监管和服务。

  (4)强化亲清政商关系构建。加强对政府履职的监督、督查,开展专题课题研究,探索通过建立对各政府部门“亲近指数”、“清白指数”的评价体系,完善亲清政商关系的政策体系,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打造“亲”“清”并举的政商关系。

  二、其他

  (一)办理过程

  收到《关于正式交办2021年深圳市政协委员提案的通知》后,我局高度重视,一方面,认真研究提案内容,根据提案中提到的关于双创空间存在的问题和瓶颈,结合我局相关政策和举措提出针对性回复;另一方面,我局积极与会办单位沟通,及时反馈相关意见。因该提案为单位提案人,执笔人较多,根据要求汇总意见后,我局与区委督查室积极反馈,并与民建深圳市委沟通,对方对提案回复内容表示满意。

  (二)办理实效评估类别

  A  类

  (A类:提案所提问题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B类:提案所提问题正在解决或已列入计划准备解决;C类:提案所提问题因受目前条件限制或其他原因需以后研究解决;D类:留做参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深圳市南山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03050037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57920号-1

公安备案号:440305020013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