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和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级建议和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时间:2015-09-10来源:南山区委区政府
深南督复〔2015〕24号
南山区关于深圳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0150589号建议的答复
尊敬的何奕飞代表:
您和刘文灿等11位代表在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城中村及旧住宅区环境整治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现将南山区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城中村、老住宅区的市容环境是城市管理的重点和难点。近几年来,南山区以“一年干几件实事,坚持数年必见成效”的思路,从2013年初全力推行“里子工程”,以城中村、背街小巷、社区边界及偏僻地段为重点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行动;2014、2015年进一步深化延伸至农贸市场、老工业区、老旧住宅区、水源保护区、工厂宿舍区等薄弱环节,务求“面子美观大方、里子整洁有序”,营造“表里如一,宜居宜业”的市容环境。“里子工程”的开展,提升了社区美化、绿化水平和文化品味,实现了城市管理区、街道和社区三级联动,整合了社区的各种资源力量,促进了城管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长效化和均衡化。我区的具体做法是:
一、创新思路,强化举措,扎实开展“里子工程”
区委区政府加强领导、精心部署;区领导率先垂范、亲力亲为;城管、街道、社区工作站、中标企业上下联动、齐抓共治;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机关干部、社区居民广泛动员、全民参与,共同推动“里子工程”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一)加大投入,为市容环境整治提供经费保障。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城中村市容环境整治工作,2012年底,我区对城中村保洁和消杀工作全部实行由区财政统一支付,并进一步提高管理标准,城中村保洁单价从不到10元/平方米提高至18元/平方米。同时,进一步加大环境建设投入,全区绿化提升每年投入2亿元,道路绿化投入1.2亿元,公园建设投入2.9亿元。近三年来,区财政共计新增投入14亿元用于市容环境整治提升,其中“里子工程”方面投入达3.9亿元。
(二)突出亮点,打造8条特色文化街区。南山区提出打造 “有都市风范、有产业特色、有文化内涵、有市场需求”的特色文化街区体系,在8个街道及商业文化中心区创建8大特色街区:荷兰花卉小镇、荔秀服饰文化街区、西丽366大街、华侨城创意文化园、蛇口渔街、海上世界酒吧风情街、蛇口网谷和深圳湾大街。这8大特色街区风格各异,有的突出花卉主题,有的做服饰文章,有的以酒吧或创意文化见长,它们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布在南山城区。通过特色街区的创建,取得了推动城市更新、环境综合整治、优化商业文化、推动产业升级、形成城区亮点“一举五得”的效果。2014年8月8日,刘庆生副市长率队视察蛇口渔街,对南山区特色街区创建工作给予高度评价。2014年9月,省政协主席、原市委书记王荣到荔秀服饰文化街区调研,再次充分肯定了南山经验,希望这样的特色街区越来越多。
(三)严格考评,实施社区市容环境卫生达标评价。在认真组织迎接全市市容环境综合考核的基础上,以社区为单位,对全区8个街道的99个社区实施全面的市容环境卫生整治和达标评价考核,评价内容为环境卫生、市容市貌、园林绿化、爱国卫生等四项,实行每季度两次暗检、一次明检,每季度排名,并在蛇口消息报公开通报达标评价结果。对考核不达标的社区及相关责任单位实行督查督办和问责制度。对巡查和考核中发现的问题采取市容通报的方式进行督办整改落实,即每月对检查中发现的市容环境突出问题进行督办通报,限期整改,并反馈落实情况,报送区主要领导。目前共发出督办通报19期,件件有落实,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示范引领,开展“试点村、试点路(街)”创建。各街道办事处选择一个以上基础条件相对落后的城中村和路(街),共7个村、9条路(街),开展里子工程“试点村、试点路(街)”创建活动。通过试点,以示范的力量,将“脏乱臭”、“破烂旧”变为整洁、有序、优美。目前,16个试点创建项目都已全面完工。在清理整治环境的同时,还注意挖掘旧村、街文化内涵予以展现和推介,如南头街第一个私塾义学街、历史悠久的大板桥等都得到了修缮和展示。西丽街道办的官龙村和新围村结合“里子工程”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开展雨污分流“正本清源”行动,实施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了村内雨污合流的排水情况,提高旧村排涝标准,增强了污水收集率,两个村的整体环境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受到辖区群众的普遍赞誉。
(五)专项治理,大力整治城中村“脏乱差”。组织辖区街道执法队对城中村,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周边等市容环境薄弱区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治理城市“六乱”(即:乱摆卖、乱挂晒、乱张贴、乱涂写、乱刻画、乱堆放)“三违”(即违规倾倒和排放垃圾和污水、泥头车违章污染道路、违法设置户外广告),2014年度共清理乱摆卖12840宗,清理占道经营3546宗,清理乱堆乱放1450宗,清理乱张贴,乱涂写、乱刻画21600余处,拆除乱搭乱建352宗。
(六)广泛动员,形成社会共治全民参与的整治氛围。南山区将每个月第1周的周五定为全区“清洁日”,区四套班子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区直机关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职员和社区市民群众一起清理卫生死角。目前,南山区“清洁日”活动已开展16次,参与人数共10万多人次。除此之外,区直机关工委、区城管局定期组织干部职工开展“蓝马甲”志愿者活动,组织公职人员到挂点街道和社区开展环境整治活动。为了发动群众参与建设美丽社区的积极性,南山区各街道各出“奇招”:沙河街道聘请爱“挑刺”的市民为市容义务监督员;蛇口街道组织老年义工成为社区环境监督员;粤海街道南油、后海片区商户成立自治商会形成商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治理”的“三自”要求;深圳大学生志愿者深入到社区进行宣传,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全区上下,从机关到企业、社区、居民群众,全民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热情高涨。
(七)自主创新,“里子工程”特色鲜明。区城管局统筹协调、精心组织部署,各街道办攻坚克难、积极探索创新。如沙河街道办实行路长制、律师驻队和建诚信档案,三措并举破解城市管理难题,大力提升了执法工作效能。南山街道办创造了“南山村”模式,成为全市现场会参观点;鼎太风华社区文明养犬自治的经验已在全市推广。粤海街道办实行“围观执法”,联合公安机关定期对片区乱摆卖强力执法,采取“堵与疏结合”、“治理脏乱差与提升品位结合”、“政府主导与推行自治结合”、“专项整治与综合治理结合”等“四个结合”推进“里子工程”,辖区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桃源街道办建设13个社区公园。招商街道办成立城管中心,对老旧住宅区如壹间公寓整治提升效果突出。西丽街道办对水源保护区脏乱差进行清理和持续整治。南头街道办对一甲、大新、南贸市场等市容环境较差的区域集中重点整治,在荷兰花卉小镇实行“垃圾不落地”,定时收集清运垃圾,有效改变脏乱差现象。蛇口街道办攻坚克难,取缔东角头存在20余年的5个非法余泥渣土受纳码头;区城管局仅用不到一个月时间建成东角头体育公园。
在城市管理难度和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我区积极借助“法治化”的力量和优势,通过“立案”、“破案”的方式,以法律的手段来破解城市管理的难题。如沙河街道办真抓实干、敢于碰硬,对一家超门线经营的业主处罚1.6万元,这是目前深圳市金额最大一宗超门线经营执行到位的案例;还有,区城管局、南山公安分局、粤海街道办等部门联手对一家偷倒渣土企业处罚9万元、对当事人予以刑拘,并召开全区200多家建筑工地警示教育会、以案说法,等等,这些案例都在社会上获得了不错的反响。
(八)开展城中村和老住宅区综合整治。近几年来,市、区财政投入巨额资金,对城中村、老住宅区进行排水管网、消防、管线等进行综合整治。2007年完成辖区城中村管线整治,2010年完成城中村消防整治。区住房和建设局从2012年起,实施老住宅区管道燃气建设工程,对符合《南山区老住宅区管道燃气建设实施方案》规定条件的老旧住宅小区实施管道燃气建设,至今年上半年,南山区已完成建设220个项目,并计划于年底完成对我区所有符合条件的老旧住宅区的此项建设。各街道办通过落实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不断完善老旧住宅区公共设施,如在小区修建户外休闲座椅、健身路径、单车棚、晾衣架、便民张贴栏、治安岗亭等便民基础设施;沙河街道完成辖区15个住宅小区排水管网改造;南山街道在辖区城中村出入口修建车辆出入道闸,增设、维修村内停车档45个,对城中村停车位统一划线编号,进行规范化管理。
二、进展有序,初见成效,市容环境“五多五少”
经过两年多的认真整治,南山区“里子工程” 初见成效,一些由来已久的城市管理重点难点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一批长期存在的脏乱差卫生死角得到清理整治,全区市容环境面貌得到了有效改善,实现了“五多五少”的显著变化。
(一)“洁净多了,脏乱少了”。 通过开展“里子工程”, 把严格、规范、精细化的城市管理工作延伸到城市里面,大力整治提升城中村、背街小巷及其它薄弱环节的环境卫生和市容市貌,做到“面子美观大方,里子整洁有序,表里如一”,城中村等“里子”的环境卫生、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观和提升。曾经污水横流、垃圾遍地、臭气熏天,如今干净整洁、秩序井然、焕然一新。现在,成堆的脏乱差垃圾、大片的脏乱差地块基本找不到了,城区“里子”脏乱差、破烂旧的现象基本得到改变,南山区市容环境更加宜居宜业。
(二)“秩序多了,无序少了”。 各街道实施“门前三包”, 与商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要求经营者做好自家门前环境卫生的清理和维护,推行“垃圾不落地”;全区打造10条“门店规范经营严管示范街”,采用宣教和处罚并重,加强执法整治,严格查处超门店经营、占道经营、占道堆放等行为,城中村、背街小巷的市容秩序规范多了;有些街道还结合城中村实际及居民需求,完善公共便民设施,设立统一衣物晾晒点、单车停放点和便民张贴栏等设施,有效化解了乱挂晒、乱停放、乱张贴等问题,进一步优化美化环境。
(三)“绿化多了,垃圾少了”。一些街道因地制宜、见缝插绿,针对城中村人口密集、土地紧缺、居民缺少休闲娱乐场的情况,利用城中村内存在脏乱差和卫生死角的空闲地、村民宅基地、垃圾地修建社区小公园,南山街道办修建了14个,桃源街道办修建了13个,“变乱为宝”,以生态空间置换卫生死角,不仅缓解了此前城中村乱堆垃圾管理难的问题,而且为城中村居民提供了方便、实用、美观的休闲场所,深受辖区居民欢迎和喜爱。位于南山南区东滨路与月亮湾大道交汇处有一块三角地,属长期闲置的国有储备用地,杂草丛生、垃圾遍地,附近居民多次投诉,社区多次组织清理仍难以根治。2015年全市开展“社区服务微实事”建设工作,南山街道办风华社区居委会组织居民议事会进行投票表决,决定将此处列入“社区服务微实事”项目改造成为社区休闲公园。4月,社区休闲公园建成,铺设休闲路径,设置休闲桌椅和健身器材,种植花草树木,既解决了环境“脏乱差”的老大难问题,又为附近居民增加了一个健身休闲的好去处。
(四)“文化多了,陋习少了”。粤海街道的桂庙新村借力深圳大学优质资源,开展“艺术进社区”活动,将桂庙新村旧厂房外墙变身为“涂鸦墙”,将旧垃圾桶喷绘成Q版垃圾桶,成为社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南山街道的南山村注重传统文化植入,弘扬传统文明,在南山村西巷51号和西苑小区修建文化墙和涂鸦墙,嵌入耳熟能详、简单易记的传统文化因素,如三字经、弟子规、二十四孝等,潜移默化地影响群众思想意识、行为习惯和文明素养,提升城中村的文化品位和内涵。
(五)“满意多了,投诉少了”。以前一提起城中村,仿佛就是脏乱差的代名词,乱摆卖、乱堆放、乱扔垃圾等问题和现象是反复整治又反复回潮,群众意见大、投诉多。现在环境改善了、变美了,居民生活便利了,休闲娱乐设施增多了,群众满意度自然提高了。同时,干净整洁的环境本身就是最好的教材。随着环境的切实改变,居民切身感受到环境转变所带来的好处,自身的环境卫生意识也在不断提升和增强,对“里子工程”的认识,也从最初的不理解、抵触到逐渐接受和欢迎。辖区居民的思想认识和行为习惯,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在城中村,乱丢乱吐乱扔的少了,自觉将垃圾入桶入筐的多了,主动维护环境卫生的义工也多了。越来越多的人正自觉地摈弃陋习、维护环境卫生。
“里子工程”因其创新的理念和实际的效果而获得了全市的关注与认可。2013年9月,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丘海到粤海街道桂庙新村走访调研时高度评价:南山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市容环境“里子工程”是一项惠民生工程、实事工程,很有必要,“里子工程”是“面子”到“里子”的转变,解决由形式到实际的问题,让群众得到实惠。2014年6月11日,省政协主席、原市委书记王荣率队到南山村现场调研,对“里子工程”给予高度肯定,要求在全市进行总结推广。随后,全市有七个区相继组团前往南山观摩学习。全市市容环境功能完善工作第五次联席会议也明确号召各区学习南山“里子工程”。今年2月,刘庆生副市长在全市城市管理工作现场会上指出:要全面推广南山区“里子工程”及南山村治理模式和经验成果,对全市城中村进行以“净化、文化、绿化、美化、硬化”为目标的“五化”整治,改善城中村市容环境和人文气息。今年一季度,市城管局王国宾局长先后三次到南山调研,对“里子工程”、“律师驻队”等城市管理的“南山模式”表示充分认可,认为南山区以“五化”为抓手开展“里子工程”,“抓得非常准”,符合当前城市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和方向,并明确提出要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学习、借鉴和推广。今年5月,全市“提升城中村面貌,共建美好家园”行动现场会在南山召开,实地观摩新围村366大街和桂庙新村,介绍和推广南山区“里子工程”工作经验,对全市城中村综合整治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三、巩固提升,深化完善,长效推进“里子工程”
2015年,南山区将在巩固提升2013—2014年整治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推进“里子工程”,将“里子工程”向农贸市场、老工业区、老旧住宅区、工厂宿舍区、水源保护区等薄弱环节深化延伸,进行综合整治和升级改造,并形成长效机制。与此同时,按照市领导有关指示精神,全面推广南山村治理模式和经验成果,开展城中村“五化”整治,对全区城中村进行“净化、文化、绿化、美化、硬化”整治,目前,南山区辖区各街道已按照制定的《城中村“五化”整治提升工作实施方案》正在分阶段实施中。通过“五化”整治,从而改善城中村市容环境和人文气息。
南山区在城中村、老住宅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市容环境整治没有终点、永不言胜,城中村、老住宅区整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绝非可以一蹴而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区将按照市领导关于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四个紧密结合”的工作要求:把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与改善市民生活质量紧密结合;把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与城市品位和竞争力紧密结合;把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与法治化、社会共治等紧密结合;把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与国际化城市建设紧密结合,再接再厉,再攀高峰,深入、广泛推进“里子工程”,努力追求城市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精品化和均衡化,将南山建设成为更加宜居宜业的国际化海滨城区。
再次谢谢代表们对南山区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南山区人民政府督查室
2015年9月7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