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网站

关于南山区人大第20210001号建议的答复函

时间:2021-11-05来源:南山区科技创新局

分享到:

尊敬的王艳梅、谢兰军、王玉梅等代表:

  《关于夯实创新力推动示范创新驱动的建议》已收悉。现就建议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提升创新服务水平,为创新人才与企业提供政策支撑

  (一)加大人才支持力度

  结合市“鹏城孔雀计划”,积极落实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和高端紧缺人才经济贡献奖,增强企业创新人才获得感。加快出台区“领航计划”2.0版,升级产业人才政策,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产业,支持企业自主评价认定人才,加大人才贡献奖励力度,以人才聚集带动产业升级。鼓励人才实训基地扩大对高校实习学生的培养规模,分层次加大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资助力度,给予出站博士后生活补贴等。

  (二)提升人才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

  加快升级打造人才发展综合服务平台2.0版,统筹归集我区各类人才工作项目,构建统一集中的人才大数据系统,打造南山特色的“一站式”人才发展综合服务平台,增加领航卡申请、人才安居申请、人才优享服务、子女入学需求登记、知识产权直通车等服务模块,提升人才公共服务的信息化、精准化、便捷化水平,以贴心服务留才用才。

  (三)搭建国际化人才综合性平台

  我区正在加快建设粤海国际青年交流中心、招商外文书吧、西丽湖人才服务中心,完善国际化服务体系,提供全链条国际化服务。争创粤海、桃源街道“国际人才街区创建点”,“以点带面”加快形成国际人才街区网络。

  (四)谋划后海总部基地“创新盒子”试点

  根据[后海湾-东角头地区]法定图则,后海总部基地共划分为16个开发控制单元,其中8个单元内规划有核心绿地。核心绿地在后海城市设计中本质功能是服务片区产业项目,具备复合开发的潜力和条件,适合作为“创新盒子”选址。根据市、区政府近期工作部署,为尽快推进核心绿地的开发建设,我区正在积极探讨核心绿地规划指标调整的可能性,争取更多GIC功能的引入,在后续研究核心绿地功能互补中可以将创新盒子的功能引入1至2块绿地开发内容中。

  二、搭建企业交流平台,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一)坚持“统战性”,推进党建工作

  强化对民营经济代表人士的政治引领和形势政策教育,推动践行新发展理念。开展“南山青企思享会”、女企业家“菁媖思享会”、“初心使命分享会”等活动以及优秀企业家深度访谈,宣传优秀企业家创新精神,大力选树先进典型。

  大力推进商协会党建工作,建立“商协会党建工作联席会”机制,摸排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区块链应用协会、数字经济产业协会、大数据产业协会等6家直属商协会1000多家会员企业,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建立党组织,以党的新发展理念引导民营经济人士谋划推进企业改革发展。

  (二)突出“经济性”,加强企业服务工作

  以园区企服联络站为抓手打造企服新阵地。在南山智园崇文园区、金地威新软件园和医疗器械产业园设立园区企业服务联络站,延伸企业服务触角。指导支持粤海商会成功引进中国科学院陈润生院士、中国工程院王广基院士“双院士”团队及其原创性的长链非编码核酸药物项目落户南山;支持粤美特公司吸引裹动智驾科技有限公司进驻南山,该公司已完成A轮融资,是亚洲规模最大的自动驾驶公司之一。搭建产学研对接平台,组织民营企业、商协会走进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国家超算中心深圳云计算中心、中科创客学院、资本市场学院等,加强民营企业与科研机构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中的沟通联络。

  (三)体现“民间性”,加强商协会建设工作

  加强商协会建设,形成商协会工作合力,发挥重点行业商协会招商、引资、引智的积极作用。一是在全市各区率先发起成立南山区数字经济产业协会、南山区区块链应用协会和大数据产业协会,举办数字经济主题报告会、数字经济企业峰会、区块链行业精英分享会、“1024”区块链中国日博览会等活动,通过协会服务对接火链科技、麦客存储、比特微、宝能区块链等新经济代表企业,预计覆盖产值超300亿元;委托数字经济、区块链等行业商协会开展课题调研,为区委区政府把脉南山新经济发展提供参考。二是指导成立南山首个街道商会粤海商会,开展“金融会诊室”“创业企业路演会”“新一代信息技术科创训练营”等系列活动,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三是指导成立南山区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延伸政府服务中小企业手臂,累计服务中小企业超6000家;形成《南山区中小企业创新成长策略》课题调研,形成专题报告上报区委区政府,协助疏解中小企业发展痛点难点;开展“投贷联动”活动,对南山产业园中小企业“一企一策”定制低息贷款和融资服务,覆盖新基建、医疗器械及文创领域近300家小微企业。

  三、打造创新示范街区和低成本空间,为企业提供良好创新创业环境

  (一)打造创新示范街区,提升创新人才集聚效能

  我区将主要结合国际人才街区示范点创建工作,依托招商、蛇口、粤海和桃源4个街道优厚的国际人才集聚优势和本地资源,在做优外籍人才宜居生活和公共服务的基础上,加快建成“政产学研”相融合的西丽湖人才服务中心,结合街区老旧工业园区升级改造,引进国际化市场化园区运营机构,重点打造一批创业创新创意园区,提升街区创新人才集聚效能。

  (二)打造低成本空间,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

  一方面,我区通过在政府自有物业进行限价和提供租金优惠,引导社会资本共同打造低成本双创空间。南山数字文化产业基地是我区培育、扶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重要载体,多年来均执行较低的租金价格50元/㎡/月。截至2020年底,基地累计孵化培育企业600多家,孵化育成包括深信服、金信诺、盛弘电气、德方纳米等4家A股上市企业,名通科技、康普盾电子、小猫金融等8家新三板挂牌企业,小豆科技、模德宝等11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成效显著。深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积极引进香港优质科技人才团队,提供全链条政策服务保障,可实现“拎包入驻”,并为入驻创业团队减免最高18个月的租金和物业水电管理等费用。截至目前,深港基地共孵化团队48支,项目获得发明专利23项、PCT专利3项,融资约3600万元,累计为团队减免租金近500万元,开展创业辅导活动40余场,组织各类交流活动逾20次。

  另一方面,大力支持空间运营主体最大程度申报国家、省、市相关资质与资助,推动空间载体塑造品牌力和影响力,同时也支持空间申请减税等降成本扶持举措。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我区新增3家国家级孵化器、2家省级孵化器、1家省级加速器、1家省级国际化孵化器、2家省级粤港澳孵化器、2家市级孵化器,新增14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1家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14家省级众创空间、12家市级众创空间。

  四、深入开展企业服务,为创新提供政策保障

  (一)精准发力,以政策引领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为解决辖区重点产业发展空间需求,破解产业空间资源紧缺对优质企业发展造成的制约,区委、区政府通过新建、购买、城市更新项目配建等方式,筹集一批由区政府主导的政策性产业用房,并参照《深圳市创新型产业用房管理办法》出台了《南山区政策性产业用房申请及分配办法(试行)》(深南府办规〔2017〕7号),成立了产业用房建设与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严格按照该办法,坚持“满足企业自用需求”优先原则,科学管理、合理分配辖区政策性产业用房,及时解决部分重点企业及招商引资项目空间需求。

  (二)精细安排,以用房保障助力企业经营发展

  紧紧围绕我区招商稳商工作要求,加强对政策性产业用房统筹,对各产业部门受理的企业用房需求,按照管理办法逐一对接、核实把关、严格筛选、精准匹配。2017年至今,先后召开14次领导小组会议,累计安排303家(次)企业入驻南山区政策性产业用房,入驻企业均可按该物业租赁指导价格的70%进行租赁。303家(次)企业累计享受近70万平方米政策性产业用房,及时解决了创新型企业对低成本空间的需求。

  (三)精心谋划,以企业需求提升用房保障水平

  我区将根据代表建议及企业需求,结合市政府最新发布的创新型产业用房管理办法,启动《南山区政策性产业用房管理办法》修订工作,进一步完善入驻门槛,凸显差异化定价机制,发挥南山区政策性产业用房的保障作用,解决辖区产业发展空间需求,加强和规范政策性产业用房申请及分配工作,推动优质企业在南山扎根发展。

  感谢代表们对我区工作的大力支持,以及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将认真研究吸纳,加大服务力度,助推我区创新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深圳市南山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03050037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57920号-1

公安备案号:440305020013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