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办事处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30500754959XN/2023-00044 分类:
发布机构: 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办事处 成文日期: 2023-12-01
名称: 南山区西丽街道办事处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文号: 发布日期: 2023-12-01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南山区西丽街道办事处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2023-12-01  浏览次数:-

  2023年,西丽街道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省、市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法治建设重大部署,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一)加强理论学习。西丽街道充分利用党工委(扩大)会议、“三会一课”、主题学习日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街道各级党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通过集中学习、专题讨论、交流分享等方式,认真学习、准确把握,用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法治建设重大部署。

  (二)抓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工作,始终坚持把法治建设与街道工作紧密结合,把法治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研究部署安排法治政府建设年度重点工作,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相关工作。积极贯彻落实市、区要求,党政主要负责人将法治建设履职情况列入年终述法内容。

  (三)落实公职人员学法制度。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将全面依法治国理论、法律法规、党内法规作为“三会一课”的重要内容,将学法用法等情况作为领导干部年度述职重要内容。工作人员积极参加广东省普法学法考试,通过率及优秀率均达到100%。加强执法人员业务培训,举办专题培训4次,组织学习新修订的《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深圳市户外广告设施管理办法》《深圳经济特区居民生活用水电燃气价格管理若干规定》等多部法律法规,同时积极参与其他职能部门组织的关于综合行政执法的相关培训,夯实执法人员依法行政能力基础。

  (四)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的参谋作用。聘请专业律所担任常年法律顾问,为街道提供法律咨询、合同审查等综合服务。根据工作需要,土地整备、应急管理、行政执法、物业管理等购买专项法律服务,律师常驻指导,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参与政府依法决策、防范行政法律风险的作用。

  二、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扎实开展企业服务工作。西丽街道成立54个专项服务小组,通过调研企业、定制服务方案、精准匹配政策、多方联动办理诉求等流程,发挥部门协同、街区联动的工作合力,为企业解决融资保障、产业空间、政务服务、惠企政策等方面诉求。在产业发展较为集中的社区,举办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政策宣讲会,有效提高政策和服务覆盖面。2023年,服务小组累计走访企业841家,办结诉求115条,线上线下举办惠企活动15场。

  (二)提升政务服务效率。2023年,西丽街道行政服务大厅办理服务事项共178项,实现行政审批服务事项一窗式办理率100%,网上申报办理率达到95%以上,建成了街道、社区多功能综合服务平台,设置“惠企暖企”服务窗口,增设税务自助终端机。截至10月底,共办理各类业务16064件。完善企业租赁信息备案机制,推进租赁业务“一件事一次办”实现“秒批”,节约企业时间和办理成本,目前共25家企业通过租赁信息备案机制,“秒批”办结598件企业租赁业务。

  三、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升行政执法水平

  (一)持续提升行政执法质效。全面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和重大案件负责人集体讨论制度。全年立案查处139宗行政处罚案件,立案案件严格按照要求及时录入广东省行政执法信息公示平台数据采集系统,做到公平公开公正。

  (二)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一是联合相关部门开展“黑煤气”专项查处行动37次,查扣黑煤气244瓶。二是开展了42次大型文明养犬执法行动,在各城中村以及新物业小区开展文明养犬法律宣传活动7次,派发宣传资料500余份、宠物物品500余份,收治流浪犬61只,辖区文明养犬氛围逐步形成。三是开展校园周边、校外培训机构等涉及安全问题的专项整治行动,检查校外培训机构30家。四是开展城管执法领域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统一行动11次,清理整治露天烧烤300余宗、校园及周边流动商贩100余宗。有效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三)加强执法普法宣传。行政执法人员结合执法工作进行普法宣传。在辖区366大街开展“准确贯彻新《条例》,市容环境更美丽”普法宣传活动,全面宣传新修订的《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共发放相关法律宣传资料250余份,礼品100余份,普法受众共计300余人,达到一定的宣传效果。结合西丽荔枝集市、“11·8”垃圾减量日等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市民对垃圾减量日的知晓率,引导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减少垃圾的产生,推动全社会形成垃圾减量分类的新时尚。

  四、开展诉源治理多元解纷,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一)成立“庭所共建”诉源治理联动解纷工作站。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西丽街道办司法所、南山区人民法院西丽法庭、南山公安分局西丽派出所在西丽街道平安建设中心挂牌成立“庭所共建”诉源治理联动解纷工作站。司法所、法庭、派出所加强沟通及信息共享,建立例会制度,共同分析研判辖区疑难复杂纠纷,各自发挥职能优势联合化解,畅通司法确认“快车道”,提升司法确认质效。联动解纷工作站自今年5月成立以来,联合化解了4宗疑难复杂纠纷,涉及人员300余人,司法确认73件,促进纠纷就地化解,最大限度将纠纷解决在基层。

  (二)积极发挥人民调解在解决矛盾纠纷中的作用。依托1个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11个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充分调动人民调解员、社区法律顾问队伍力量,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今年以来,街道各人民调解组织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2000余件,经调解,全部得到妥善处置,获得较好成效。

  五、持续提供公共法律服务,完善基层法律服务体系

  (一)持续推进“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每个社区均配备1名执业律师驻点服务,服务内容包括矛盾纠纷调解、普法宣传教育、法治讲座培训、法律文书审查等,采用“线下+线上”服务模式,极大方便社区居民。2023年,社区法律顾问开展法治宣传44次,提供法律咨询服务820次,参与人民调解72次。

  (二)持续提供法律援助。法律援助律师驻点西丽街道平安建设中心群众接待大厅,人民调解员与援助律师有效对接,引导符合条件的人员申请法律援助,2023年为上门群众提供法律咨询593人次,为2名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2宗均为劳动仲裁案件。

  (三)持续做好法治宣传。利用人民调解月、宪法宣传周等重要节点,送法进社区,紧密围绕宪法、民法典、习近平法治思想及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将宪法、民法典宣传与群众生活有机结合,通过法治讲座、普法游戏等多种形式,面向辖区群众开展集中宣传活动。在辖区范围内开展12场大型活动,吸引了1200余名居民参与。做好常态化法治宣传,在街道办事窗口及各社区,滚动播放法治宣传视频及放置宣传册。

  六、加强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促进行政权力规范运行

  (一)落实政务公开。持续优化主动公开工作,主动公开街道工作报告、财政预算、决算信息、年度工作计划及总结等各类政务信息53条。依法规范依申请公开工作,办结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7条。

  (二)自觉接受各类监督。办理区人大建议22件,区政协提案11件。行政诉讼案件5件,办结3件,均胜诉。行政复议案件8件,当事人申请撤回3件,其他5件均胜诉。

  七、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西丽街道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对于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法治宣传覆盖面不够、部分居民的法治观念仍有待加强、存在市容环境问题等有所改进,特别是开展市容环境整治“百日行动”以后,辖区市容市貌得到较大改善。对于行政执法水平有待提高问题也有了一些进步,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离人民群众的期待尚有距离。

  (一)综合行政执法水平仍待提高。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后涉及职责和执法事项繁多,涉及的法律法规门类众多,但执法人员全日制法律教育背景或取得法律职业资格比例不高,缺乏操作性强的工作指引,执法人员专业化培训不够,在面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执法事项,执法人员的承载能力、覆盖面和知识面尚有差距。

  (二)个别社区调解员业务能力有待提升。随着群众诉求服务平台、民生诉求服务平台的普及应用,以及群众法律意识的提高,街道和社区调解委员会受理各类案件数量较多。但个别社区调解员无相关学历背景,也未受过专业培训,处理纠纷时释法说理不充分,调解效果欠佳,不利于矛盾纠纷就地化解。

  (三)多部门联动协调有待完善。街道辖区部分纠纷案件的处理涉及其他部门职责,由于各部门主体责任差异,有些部门强调属地责任,协作意愿不强,存在沟通不畅的现象。

  八、下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不断提高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针对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事项,开展执法人员专业化培训,联动律师团队制定工作指引;建立执法人员培训长效机制,通过案例分析、经验交流、场景式学习、专题讲座等途径全面提升行政执法人员业务能力。加强执法队伍后勤保障,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做到执法过程合法,执法文书规范,执法案卷完整。

  (二)加强社区调解员专业培训。街道、社区共同发力,提升群众诉求民生诉求服务水平,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

  (三)继续加强与法院、公安、人资、住建等部门的联动。针对区域性、行业性矛盾纠纷问题建立专门联席调处制度,提高纠纷化解效率,维护辖区平安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