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区统计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切实履行统计职责,持续提高统计业务水平,积极提供优质统计服务,辖区统计工作实现整体跃升。
一、主要完成工作
(一)全力加强监测预警分析,不断提升统计服务经济发展水平。
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工作目标,充分发挥统计职能,推动辖区经济健康发展。一是紧扣41项核心指标,做强做大主业。抓好GDP核算41个核心指标,积极以指标反应经济发展成果,不断强化数据纳统。坚持日监测、周预测、月统筹,实现本地生产总值(GDP,下同)8035.88亿元,增长3.3%,实现辖区经济5年跨越4个千亿级台阶,经济总量连续10年稳居广东省区(县)之首;二是紧扣经济工作重点,强化监测预警。围绕我区“十四五”发展目标以及产业发展优劣,强化分析预警能力。加强重点片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等梳理监测,“日监测、周分析、月调度”动态监测辖区经济发展。三是紧扣高质量增长,积极挖掘新增长点。快速跟进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统计分类、监测,积极发挥统计专业优势,撰写不定时专题性分析材料20余篇,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持。
(二)全面夯实统计基础工作,有效筑牢经济发展底盘。不断做实做大在库企业“大底盘”、紧盯把牢企业迁入迁出“方向盘”、做强统计基层力量“基础盘”,不断巩固夯实辖区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数据基础。一是持续扩大在库企业规模,夯实稳增长“大底盘”。积极开展准四上企业核查和月度入库工作。开展准四上企业核查,及时指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入库申报,全面做好名录库更新维护,2022年实现在库企业9000余家,稳居全市第一;二是建立部门合作机制,把牢企业迁移“方向盘”。牵头落实企业外迁协调机制和防降规工作。及时掌握企业新增、迁入、迁出、倒闭等动态信息,按月汇总工商、税务及各专业掌握的外迁意向企业,按季度梳理在库企业中业绩下滑存在降规风险的企业,及时反馈相关产业部门开展协调及做好扶持服务工作。三是壮大基层统计力量,强化街道统计“基本盘”。会同区人资局落实街道经济专员增员选聘工作,使基层统计力量进一步加强达到百人规模。从实践看,区、街道、社区三级统计工作体系经过一年运转,辖区基层经济管理服务触角得到有效延伸,南山统计建设管理局面焕发新貌。
(三)大力推进统计重点改革,推动统计改革创新先行先试。
主动参与多项改革试点,积极开展专项课题研究。一是进一步推广数据生产要素南山经验。在2021年数据生产要素统计核算南山试点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全市2022年数据生产要素核算试点工作,助力市统计局将南山经验做法在全市各区推广。二是主动担当“五经普”投入产出试点。勇挑重任,率先开展,承担了全市一半以上试点企业的组织、培训、协调工作,完成进度和质量均得到全市统计系统认可,进一步树立了南山统计勇于创新的品牌。三是精准画像重点产业集群。围绕“20大产业集群+7大未来产业”,开发“战略项目统计调查”的基础数据库,提出南山区未来重点产业集群的发展思路、行动路径和重点突破领域,构建重点产业集群发展支撑政策体系,目前已大走访深调研企业400余家,并根据细分业务分类为企业精准画像。
(四)有力涵养统计生态环境,统计工作法制化全面加强。
深入抓好全国统计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大力弘扬依法统计,不断增强统计法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涵养建设良好统计法治环境。一是刚性执法与柔性服务相结合。全年开展“双随机”执法检查137次,发放统计造假不收手不收敛问题调查问卷700余人次,确保统计监督职能作用更加有效发挥。同时坚持在执法上门也带动服务上门,牢固树立文明的统计执法形象;二是全面普法与重点宣讲相结合。针对新入库企业、重点企业、重大课题等,走进企业采取小班制、轮换制、常态化培训。在历年超8000多家“四上”企业和投资项目全覆盖培训的基础上,今年以来,根据专业任务,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组织开展专业培训22场,培训人员1200人次,有效筑牢统计从业人员法律底线,确保源头数据质量真实可信。三是面向部门与面向社会相结合。推动统计课程进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暨南山干部大讲堂活动,邀请市统计局主要领导开展授课;推动《统计法》进党校上讲台,为全区干部进一步做好经济工作提供有效抓手。紧密围绕劳动力调查、住户调查等工作,采取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方式,开展上门入户统计法治宣传教育,使统计调查过程成为宣讲普法过程。今年来,上门入户1200余户次,宣传受众4000余人次。
二、2023年工作计划及重点
2023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着力提升统计工作服务决策、服务发展、服务民生能力,为我区加快建成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提供坚实数据支撑,不断开创统计工作新局面。
(一)进一步提高统计服务经济发展能力
一是不断夯实经济底盘厚度。强力推动辖区“四上”企业稳定存量、做大增量、提升质量。做好做实“小升规”入库工作,持续加强“小升规”培育库企业经营跟踪,主动做好“升规入统”业务指导和服务,切实提高入库质量和水平,实现应统尽统。同时,定期监控在库企业,防止大范围掉规情况发生。努力实现2023年万家在库企业支撑2025年万亿GDP的发展目标。
二是努力提升产业发展高度。充分发挥统计信息、咨询和监督作用,全面提升统计服务能力。围绕产业升级,重点加强对“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密切跟踪、分析研究,重点分析我区经济转型升级进展情况,研判经济运行走势,及时反映全区经济发展中的苗头性、趋势性问题,为相关产业的在我区的稳健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和统计智慧。
三是持续加大统计监测分析力度。深化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情况和运行质量的动态监测,增强统计分析的监测性、预警性和前瞻性。坚持深度分析和“短平快”“高精尖”分析齐头并进,不断拓展统计服务领域,完善统计服务产品,创新统计服务方式,为区委、区政府综合决策做出统计贡献。
(二)进一步推进统计工作改革创新
一是努力推动统计重点领域改革。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统计改革重大决策部署,努力推动统计重点领域改革。紧密结合“十四五”统计现代化改革规划目标任务,勇于争取并积极承担统计现代化改革先行示范任务,开展健全完善统计调查制度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先行探索。
二是大力推动统计信息化建设。推动在智慧南山建设框架中增设“南山区统计监测管理系统”,同时积极参与市智慧统计系统建设,确保两个系统能够衔接顺畅、功能互补,切实打造南山智慧统计系统。
三是继续完善基层统计工作体系。在2022年增加30名经济专员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街道经济专员队伍工作模式,进一步推进街道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压实街道一级统计责任,激发街道统计专员队伍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指导督促经济专员经济数据统计员、企业发展服务员、企业变动情报员、全区产业分析员的“四员”作用良好发挥。
(三)高标准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积极开展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全面摸清辖区经济家底,掌握全区产业发展规模及布局,了解全区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技术的现状以及各生产要素的构成等。区统计局将在上级统计部门指导下,有序开展经费预算编制、物资准备、技术支持、人员培训、调查实施等各项工作,查实摸清全区各类单位的基本情况。大力挖掘辖区经济发展潜力,为下一个五年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