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坚持“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理念,以党建为引领,聚焦“组建一支高效专业的数据队伍、打造一个便捷稳定的数据中台、制定一套区级公共数据标准规范,推进个人端、企业端、政府端三端应用建设”工作思路,印发《南山区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2024年工作要点》,创新开展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工作。一年来,“信用就医”获评国家和省发改委“信易+”应用典型案例,后海智慧运营服务、多跨协同CIM+应用平台获数字中国创新大赛·数字城市赛道“数字城市百景”荣誉称号,“一体化协同智能办公平台”“一体化掌上政务服务平台”入选数字政府管理创新类成果与实践案例,“企业设立一站式服务”被巴基斯坦总理多次鼓掌点赞。
一、2024年度工作情况
(一)深化党建引领,把稳思想政治工作“方向盘”。强化理论学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局党组开展“第一议题”学习43次,党组织集中学习30余次,领导干部讲党课8次。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专题部署年度意识形态工作,深化意识形态工作规划,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切实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强化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举办专题读书班、党员干部警示教育会暨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培训会和新入职干部廉政“入门课”等活动,以案说法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开展常态化谈话提醒,运用“第一种形态”,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落实“一岗双责”,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教育,2024年共开展谈话72人次,涉及100余项内容,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良好氛围。树立正确政绩观。站稳人民立场,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立足岗位职责,深入群众、融入群众,以数据赋能惠民生,创新基层服务应用,打造数据中台2.0,全面支撑ToG、ToB、ToC三端建设,让圳智慧CIM大屏端操作更便捷友好,一网协同中屏端由“能用”变“好用”,政务微信小屏端更方便快捷;按照企业诉求一键直达和找资金、找空间、找服务、找人才、找政策、找市场等六找的思路,优化i南山企业服务平台,让企业服务“聪明精准”;以“南山通”小程序为门户,打造全区统一的“一体化掌上政务服务平台”,以一个平台满足群众办事需要,让政务服务、群众办事“触手可及”。
(二)强化数据赋能,培育数据要素活跃生态。智绘数据要素发展蓝图。印发《关于发挥数据要素作用赋能南山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南山区公共数据共享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初步建立南山区公共数据制度体系。打造高质量数据库。深化数据资源“一网共享”平台建设,汇聚国家、省、市、区89个单位超90亿条业务数据,持续开展“一数一源、多源校核”数据源头治理工作,形成“一人一档”“一企一档”“一局一档”多维数据档案,支撑32个单位、87个系统。拓宽流通渠道。建设数据要素服务工作站,联合成立深圳市数据要素产业发展联盟,承办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广东分赛“科技创新”赛道,打造数据要素活跃生态。组织开展南山区全区域数据要素型企业普查工作,登记数据企业超320家。探索数实融合。探索公共数据与社会数据融合应用,规划首批近40个“数据要素×”应用场景,推出企业信用管家,“唤醒”企业信用,累计访问近10万次,助力超1.8万家企业化解失信风险;推出信易贷,为中小微企业引入“金融活水”,入驻27家金融机构,归集133款融资产品,注册企业超500家,授信额度超13亿元;推广信用就医,有效提升群众就医体验感,总注册3.3万人,总金额达1800万元,授信专属额度超2亿元。
(三)破解民生难题,提升民生保障数字化水平。上线一体化掌上政务平台“南山通”。集约整合30余个政务新媒体,集成政务办事、便民服务和生活资讯三大核心功能,提供1200余项服务,实现“一屏智享服务、一掌共治城区、一号走遍南山”政务服务新体验。政务服务走“新”更走“心”。2024年,区级政务服务事项578项实现全部“一次办”,555项“零跑动”,195项“容缺受理”,69项“秒批”,116项“无感申办”,300多项“湾区通办”,410项“全市域通办”,180个主题“一件事一次办”服务。创智云城服务厅正式对外运营,完整闭合南山区“15分钟政务服务圈”。推进关联事项集成办,实现91项跨部门业务“只进一扇门、只取一个号、只需跑一次”。打造“标准统一、相互授权、异地受理、远程办理、协同联动”的政务服务“跨域通办”模式,与12省55个地市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实现政务服务“跨区通办”。促进政务公开对内精细对外便民。动态更新25个重点领域政务公开事项标准目录和35个政府部门主动公开基本目录2个政务公开“正面清单”,建立健全信息答复全流程管理链条,100%按期办结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进一步健全政府信息全生命周期管理,整合区政府门户网站和政务服务网资源,为群众和企业提供一站式、场景式信息导览服务。
(四)优化营商环境,助推经济社会质效齐升。推动涉企服务增值化改革。优化i南山企业服务综合平台,新增“一饼六找”功能,梳理找政策、找空间、找资金、找服务、找人才、找市场六大核心企业关切模块,帮助企业快速定位平台功能;新增“AI智能客服”,智能化解读用户关切数据;新增“政策计算器”,企业选定主体类型及政策标签即可一键申报可申报项目,减轻企业数据填报负担;新增“精准推送”,整合13家关联单位、14个平台系统数据,形成涉企标签300余个,并结合176个政策共性标签和400余个个性标签,精准筛选政策申报目标企业,在关键节点实现点对点推送,累计触达企业275万次。平台累计访问量超700万人次,审批通过产业扶持资金超49亿元。打造“1+8+N”虚拟园区。汇集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形成“一街道一特色”多元服务及N个特色服务虚拟专区,提供2000余项企业服务与642项政务服务,全员全域全时高效服务企业。建设区块链政务服务协同应用平台。运用区块链、隐私计算等前沿技术,破解政企“数据孤岛”,企业纳税、贷款还款、统计关系等152类政企数据链上共享和业务协同,作为南山区唯一入选市营商环境建设优秀案例荣获智慧中国年会(第五届)数字政府特色评选活动“安全规制应用奖”。
(五)强化数字治理,优化大中小屏管理应用。小屏-政务微信方便移动办公。联合相关部门上线“固投管理”“智慧统计”“民意速办”等应用,依托“应用超市”推出智能问数、政务大模型、智慧后勤等30多个实用应用,开发“个人首页”实现一站式办公,赋能政府高效运行。中屏-政府运行“一网协同”平台系统应接尽接。整合全区52个区级系统实现统一消息待办、统一功能集成、统一系统集成,打造“入职一键开通,离职一键收回”精准管理。大屏-“圳智慧”CIM一网统管平台操作方便实用。扎实推进南山区既有重要建筑BIM建模和精细化三维建模,完成南山区既有建筑物房建类BIM建模172万平方米,道路BIM建模20公里,城市部件精细模型40平方公里,室内全景250万平方米,道路VR街景1865公里,地下管线光纤管道建模726.58公里。围绕“可观可管”思路和“领域相同、业务相近”原则,重构平台总体框架,不断探索和深化智慧场景应用,建设留仙洞总部基地立体慢行系统规划、高新区北区城市更新改造智慧化、智慧公园、南山半程马拉松安全保障专题、消防安全CIM融合应用、智慧街道等场景,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六)夯实基础平台,打造智慧城市坚实底座。构建“一图全面感知”数字孪生基石。推出南山区物联网感知平台,实现统一接入全区感知设备、统一资源管理和统一推送服务等“三个统一”,完成接入感知设备59类共计52526端,支撑各领域物联网数据和服务,实现南山区感知数据高度融合与共享。扩容城市级视觉智能计算平台。进一步优化南山区视频汇聚共享应用服务平台,实现进一步强化视频汇聚与范围覆盖,汇聚监控视频12多万路,全面支撑城市运行监测、态势预测、安全隐患排查等工作。夯实南山数字安全底座。建设智能一体化网络安全中枢平台,打造分析识别、监测预警、分拨处置、反馈评价、主动防御、安全防护、安全监管、实时攻防等八大功能,实现IT资产动态管控、告警快速发现及事件快速分拨处置,发现并预警攻击超60万起,封堵攻击源1.3万余个。共建鹏城靶场数字南山分靶场,打造首个鹏城靶场政务领域的分靶场,提升网络安全的动态实战攻防能力与整体安全意识。
二、2025年工作计划
以我区被省政务和数据局列为省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县级试点为契机,我局将围绕“优政、兴业、惠民”,全力冲刺“十四五”规划收官、科学谋划“十五五”规划编制,持续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主线,以“五个区”建设为工作思路,推进全领域、全方位、全过程数字化转型。
(一)理论武装铸魂,党建引领发展。一是多举措完善创新理论武装机制。坚持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作为我局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本部门本领域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动南山区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设踏上新台阶。二是以高质量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严格落实党建责任,构建明责清晰、履责到位、督责有力、考责精准的责任体系;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组织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双报到”工作,以深度融合、精准发力的党建工作为引擎,全面驱动我局中心工作高质量推进。三是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规划,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局党组重要议事日程,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加强阵地建设,利用政府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新媒体多渠道宣传主流思想,提高“南山通”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构建一体化安全运营体系,推广南山智能一体化网络安全中枢平台,赋能各单位安全管理。
(二)创建数据要素“活力区”,汇聚“智慧之源”。强基础。上线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吸引更多数商入驻并进行数据产品开发,实现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积极申报国家级城市可信数据空间试点,抢抓数据基础设施发展新机遇,为公共数据和社会数据融合提供安全可信开发利用环境;开展企业、行业等可信数据空间的培育行动,支持国家、省、市数据基础设施试点工程落地南山。拓场景。以公共数据为切入点,在低空经济、人工智能、医疗卫生等领域,不断推出数据要素×应用场景;加快数据要素产品开发,如在民生领域推出“商保快赔”,医疗领域推出医疗科研产品,社会领域推出劳资纠纷风险预警产品等,以点带面,全面赋能千行百业;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公共数据需求及优秀案例,开展数据产品应用创新。育生态。制定数据产业扶持政策,依托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数据要素集聚区优势,吸引优质项目落地南山;依托数据要素产业发展联盟建立人才实训基地,指导数据要素服务工作站提供数据资产入表、供需对接等线下服务,推出一系列政策鼓励场内合规交易,支撑数商融资贷款,形成“开发一批应用、交易一批产品、培育一批企业”的数据要素市场生态。
(三)迈向政务服务“领航区”,扬起“智慧之帆”。建设政务服务国际化专区。线上推进外资企业设立全流程网办,线下设立政务服务国际化专区,提供外商投资一站式服务。上线“云上大厅”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无纸化审批、智能预审,进一步提升审批效能;上线首批“视频办”事项,提供异地“同质同效”服务,“不出门”“零跑动”完成服务办理。创新打造“数智政务门牌”。将审前服务向基层延伸,提供群众办事“导航”,让办事群众一看就会、一线咨询、一键就办。打造政务公开AI问答平台。全面整合优化区人民政府网信息资源,打造集智能问答、智能搜索、智能导航于一体的政策AI问答平台。推广区块链政务服务协同应用平台。破解政企“数据孤岛”,实现政企数据链上共享和业务协同,政务事项与审批结果链上电子化,审批部门一键上链签发、办事群众一键查看、电子文件链上核验。
(四)厚植智慧应用“风景区”,结好“智慧之果”。ToC端“南山通”深化运营工作。组建高质量运营团队,深挖南山特色,建立优质内容互推机制,进一步提高南山通影响力和用户黏性。ToB端“i南山”持续优化迭代。围绕体验优化、服务升级、性能提升、安全加固四大方面,精准切分个人、企业、部门视角,推出企业圈、福利专区和出海服务等系列功能。ToG端打造好用易用的部门应用。小屏-政务微信:打造AI智能体,多轮对话智能识别用户意图,查询南山区各维度实时数据,同时自动发起办事流程、完成表单填报等,实现请休假、会议预订、个人日程管理、后勤服务等事项的“边聊边办”。中屏-南山区政府运行一网协同平台:对接市可信认证平台,实现一次登录即可畅通市区各类应用;在现有统一待办基础上,接入党群G+、知事识人、i南山企业服务、民意速办等更多全区待办应用;打造垂类应用大模型,实现智能拟文、智能纠错、智能阅文、智能生成PPT等应用。大屏-“圳智慧”CIM一网统管平台:深化开展数字孪生数据与楼栋、房屋、人口等城市实体数据的有机关联,夯实数字孪生底座,采用新技术优化提升CIM平台负载并发性能和服务能力。探索“AI+数字孪生”的融合运用,探索低空数字孪生应用场景,支撑低空飞行活动精细化管理;以后海片区为样板,将大数据、AI技术和数字孪生相结合,实现事件预警、推送、分拨和处置全流程自动化;试点白石洲村消防场景,结合物联感知和智能算法提升片区消防综合能力。
(五)筑牢数字防护“安全区”,竖好“智慧之盾”。构建一体化安全运营体系。建立安全能力集约化、看管监控体系化、平战结合一体化的安全运营体系,实现全区安全运营统分结合、协同联动,赋能各单位依托平台开展安全管理。完善鹏城靶场实战化攻防演练平台。运用鹏城靶场南山分靶场仿真能力,构建完整数字政府网络仿真环境,联合鹏城实验室和辖区高校资源,深化利用先进网络安全产品和技术,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实践基地。探索AI大模型在网络安全领域运用。融合多源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建立安全监控、漏洞检测、行为分析等模型,提升网络安全运营“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六)建设基础设施“先行区”,扎实“智慧之根”。完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构建区级“多元混合、自主可控”智算中心,完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政府侧算力需求调研,按比例分配使用智算资源;打造一体化算力调度平台,促进区级算力资源融通发展。统一基础设施运维管理。打造“一套新型运行维护体系、一支专业运行维护队伍、一个数字化运维支撑平台”,动态管理全区基础设施运维状态,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坚实保障。加快十五运会南山赛区信息化提升工程建设。完成十五运会场馆VOC建设,对接省、市MOC,满足赛事服务和日常运营;形成空地联动、视屏联动等于一体的全域监控能力,利用“一屏感知”实时监控场馆设备运行状态,保障赛事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