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区纪委监委“清风大讲堂”2019版——系列报道(六)

  犯罪嫌疑人不交代问题怎么办?调查审讯为什么有人如鱼得水,有人步履维艰?“事实上,‘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面对不同的人要采取不同的方法。”4月25日至26日,“清风大讲堂”荣幸邀请了国家检察官学院职务犯罪研究所副所长、最高人民检察院讲师团成员、全国检察教育培训精品课程负责人吴克利,由他为南山区纪检监察干部分享调查讯问的相关经验。

  据了解,吴克利查办过许多重大疑难案件,在三十多年的侦查讯问实践中,潜心钻研侦查讯问工作,成功地总结出一套系统完整实用的审讯方法,撰写出版了《贪污贿赂案件审讯技巧》、《审讯心理学》、《纪检监察谈话技巧》等十多部专著,四十余篇理论研究文章,获得全国检察机关精神文明建设“金鼎奖”、“新时期理论研究成果奖”、“ 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一等奖等诸多奖项,被授予“全国检察业务专家”荣誉称号,享受国家津贴。

  第九讲:纪检监察调查讯问攻略

  面对拒不交代的被调查对象怎么办?吴克利教授根据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征、身份、性别等要素对其进行分类。他教大家如何根据对方在讯问中的顺应程度、语言表述方式以及微表情迅速等判断对方的心理特征,从而“对症下药”。

  讲座中,他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案例,告诉大家如何观察犯罪嫌疑人的人格意识特征,找准对方想什么、怕什么、要什么。在他分享每一次“拿下”犯罪嫌疑人的故事时,大家仿佛身临其境,听得津津有味。

  第十讲:纪检监察调查讯问的方法和技巧“

  讯问必须要做到规范合法、科学有效。”看似简单的八个字,却是吴克利教授多年的实战经验总结。在这一讲中,他强调纪检监察调查讯问具备侦查属性,“讯问的语言不能少了‘主动性、攻击性’”。“长时间谈话造成冷场或僵局怎么办?”“副审人员不当插话,打乱主审人员讯问节奏,该如何补救?”在互动提问环节,南山区纪检监察干部们求知若渴,频频提问,现场气氛热烈,吴教授倾囊相授。

  第十一讲:被调查人自愿供述的规律 (上)

  “调查讯问,看起来是用计谋,实际之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这个人的基本情况,家里有哪些人,有哪些社会关系,可能涉及哪些问题,可能怎么反应……”在26日上午的分享中,吴教授从如何制定详尽的调查计划讲起,就初核人员的配备、分工及组织领导,初核安全防范预案,办案风险评估应对,初核报告撰写等多个方面介绍了初步调查与线索核查的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

  第十二讲:被调查人自愿供述的规律 (下)

  当天下午的讲座中,吴教授从降低恶性、权衡利弊、情感依赖、顺应观念、置之死地而后生等几个方面讲解了被调查对象在讯问过程中趋利避害的几种心理行为规律,并强调要抓住被调查对象的不同心理,采取相应的针对性的办法,才能让对方自愿如实供述。长期从事一线审查调查工作,纪检监察干部们都承受着不小的心理压力。在讲座后的互动提问环节,南山区的纪检监察干部们就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向吴教授讨教经验。他对问题一一耐心做出解答。

  两天的讲座,有理论,有实操,深入浅出、精彩纷呈,大家纷纷表示获益匪浅。即使在讲座结束后,交流讨论的热度一点儿不减。南山区纪检监察干部们正在思考如何将收获运用到工作中,积极向创建“学习型、创新型、实干型”模范机关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