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零容忍态度整治基层“微腐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而要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关键是加大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力度,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本期“廉议汇”就此话题邀请3位嘉宾进行讨论。

  雁君(四川成都 媒体人):基层群众对近在眼前的“微腐败”“蝇贪”之害感受最深,最为痛恨。所以,无论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还是加大反腐执纪力度,纪检部门既要胸怀大局,又要从细处着手,切忌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特别是对于一些基层纪检部门来说,更应该对群众的意见保持高度的敏感,对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零容忍”。这是因为,反腐执纪来不得半点花哨和套路,效果好不好,方法是否得当,基层群众对身边的“小环境”的评价如何,永远是一个朴素的硬标准。

  江德斌(浙江台州 职员):反腐败既要打“老虎”,也要拍“苍蝇”。相比之下,基层群众对“苍蝇”“蚊子”式的“微腐败”更有切肤之痛。基层官员与群众日常接触多,倘若惯于吃拿卡要,工作慵懒懈怠,便会极大地损害群众利益。长此以往,不仅会败坏基层组织风气,也会给党和政府的形象抹黑,诱发群众的不满情绪。

  因此,要高度重视基层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狠抓落实,严格执行巡察制度,对基层腐败问题毫不手软,对腐败官员严厉惩治,倒逼基层党员干部不敢再随便伸手,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积极维护群众利益。

  涂启智(广东深圳 职员):随着中央高压反腐毫不松懈、“打虎拍蝇”力度不减,明目张胆“吃拿卡要”的现象大大减少。然而,要说“微腐败”或“蝇贪”已经绝迹,恐怕还为时过早。基层群众对“微腐败”或“蝇贪”最有发言权。只要紧紧依靠基层群众,一切肮脏污垢都将暴露于阳光之下。惩治“微腐败”“蝇贪”要取得新成效,纪检监察干部就要坚持走群众路线,与基层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建立深厚感情,赢得基层群众的信任。更多基层群众愿意为纪检监察部门提供反腐线索,腐败行为一旦露出蛛丝马迹就将无可逃遁。(整理:姚龙华)

  治理“微腐败”不能来虚的

  “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以零容忍态度整治基层“微腐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群众靠近,才能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相对于“远在天边”的“老虎”,群众对“近在眼前”嗡嗡乱飞的“蝇贪”感受更为真切。“微腐败”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可以说,“微腐败”,“微”在基层,“危”在民心,治理不好可能成为变成“大祸害”。

  治理基层腐败的力度与成效,是决定反腐败能否赢得民心的“最后一公里”。以往,一些地方基层党组织责任虚抓空转问题较突出,或是嘴上喊得响、落实行动少,或是思想上不重视、查处不积极,或是碍于人情面子、执纪偏宽偏软,导致损害群众利益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治理“微腐败”不能来虚的。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需要切实解决管党治党上强下弱、上重下轻、力度递减的问题,避免“上面九级风浪,下面纹丝不动”。要在高处站位、从细处发力,坚持抓大不放小,严肃查处职级小但影响较大、金额小但性质恶劣、事情小但反映强烈的基层腐败问题;要主动出击、动真碰硬,坚持紧贴基层实际,想出更多实招硬招,把隐藏着的“蝇贪”都揪出来,让群众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的力度和成效,实实在在地增强其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