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0-13来源:蛇口消息报
“双节”后首个工作日,深圳市南山区推出重磅举措——总规模30亿元的“AI基金群”正式发布,这不仅仅是南山区对人工智能赛道的精准“加码”,更标志着其在构建AI产业生态、破解科创企业发展难题上迈出重要一步。
10月9日,在深圳大学城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X-Day”西丽湖路演社模力营AI项目专场上,深圳市人工智能和具身机器人产业基金、力合人工智能和具身机器人产业基金、首汇智源基金三只基金完成签约,共同构建起一个覆盖人工智能、具身机器人等关键领域的资本矩阵,为不同发展阶段与技术路径的AI科创企业提供金融支持。
精准滴灌 三只基金各展所长
回溯今年3月,南山区前瞻性发布《支持科技型企业千亿融资计划》,为科技企业注入金融“活水”;时隔半年,“AI基金群”发布,既是对千亿融资计划的深化延伸,更是南山区锚定AI产业细分赛道、抢占全球科技竞争制高点的战略布局。
作为基金群的“主力军”,深圳市人工智能和具身机器人产业基金以20亿元目标规模领跑,拟由汇通金控联合深圳市引导基金、深创投红土发起设立。该基金将聚焦人工智能和具身机器人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等细分领域进行投资,推动AI技术商业化落地,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
另外两只各5亿元规模的基金,则各有侧重、形成互补。其中,力合人工智能和具身机器人产业基金拟由汇通金控公司联合力合科创发起设立,将通过力合科创体系深度链接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资源,深挖优质人才和硬科技项目,与市人工智能基金协同,全力支持AI项目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景。
力合创投总经理隋建锋介绍说,本次拟设立的5亿元基金100%投向AI与具身机器人产业链企业,更重要的是,将有一半以上投向中早期项目,真正实现“精准滴灌”。
首汇智源基金则拟由首程控股、源创智投资与汇通金控共同发起,不仅开创了北京、深圳两地国资“南北互动”的跨区域协同投资新模式,更开辟了深圳村集体资本参与股权投资的新路径,为AI产业发展拓宽了资金来源,未来将重点布局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等领域,加速“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
当日路演环节,埃睿智慧、追梦每刻科技等6家模力营优质企业登台亮相,展示了AI技术在建筑设计、3D生成、三维视觉、机器人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今年5月,我们推出的开源版本登顶HuggingFace 3D模型排行榜。”追梦每刻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产品负责人蒋磊介绍,该公司专注打造全球首个多模态交互3D大模型DreamTech,自主研发了全球首个采用3D Diffusion Transformer架构的3D大模型,可通过文本/图像生成高质量3D模型,广泛应用于AR/VR、游戏、动漫、影视、3D设计等领域。
然而,AI产业高速发展的背后,仍面临“成长的烦恼”。有分析认为,在初创阶段,AI创业公司易陷入“估值生意”陷阱,技术沉迷、融资依赖、规模不经济、护城河脆弱等问题突出,尤其在算力、数据、人才等方面的巨额投入,以及技术迭代的持续消耗,让不少企业面临现金流断裂风险;同时,部分企业过度追求技术参数,忽视市场需求,导致实验室成果难以变现。
今年以来,南山辖区众擎机器人、智平方等AI初创企业已相继完成多轮规模不等的融资。随着企业逐步进入技术迭代、市场拓展的关键发展阶段,其对持续性投融资支持的需求愈发迫切。
在此背景下,南山区“AI基金群”的落地,犹如一场“及时雨”,为AI初创企业搭建起跨越“死亡谷”的桥梁。
生态基石 构筑南山AI产业“硬核矩阵”
此次“AI基金群”的落地,并非偶然,而是南山区AI产业实力的主动延伸。作为全国知名的AI产业高地,南山区已形成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应用的完整生态链。深圳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深圳市规上人工智能企业2607家,增加值747.53亿元。其中,南山区拥有人工智能规上企业1351家,数量占全市超一半;人工智能产业增加值达449.07亿元,占全市超60%。全市人工智能产业增加值百强企业中,南山区56家,占比超五成。
这些企业中,既有腾讯、中兴、商汤科技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也有优必选、地平线、奥比中光、第四范式等行业领先企业,更不乏大象声科、贝格迈思、智能思创等行业“新秀”,共同构成了南山AI产业的“硬核矩阵”。
此外,南山区还汇聚了3个省级人工智能产业园,更打造了大湾区首个垂直领域大模型生态社区——深圳模力营AI生态社区。自2024年6月揭牌以来,模力营以“供应十万平方米产业空间、孵化百家创新主体、催生千项智能应用、撬动万亿级经济增量”为战略导向,初步形成具身智能、模型基础、AI+硬件和AI+应用四大板块,成为AI企业成长的“沃土”。
“模力营”虽然被定位为一个生态社区,但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孵化器或产业园。据南山区科技创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模力营”旨在发挥深圳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优势,重点围绕人工智能端侧产业链布局,形成一个产业链的闭环和生态,通过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如算力优惠、合规指导、高质量语料等,有效支持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产业浓度和生态的活跃度。
“目前模力营已吸引超500家企业申报,200家企业正在排队,102家企业完成入驻,近40家企业在办理手续。”模力营负责人贺飞说,符合条件的企业即可实现拎包入驻,这正是南山对AI企业的诚意。
此次政府引导设立的产业基金并非单纯“给钱”,而是以“耐心资本”的角色,与现有生态形成协同——既为不同阶段的AI企业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缓解其研发与商业化过程中的“失血”压力,更通过资源整合、场景对接,帮助企业打通从实验室研发到市场应用的全流程堵点,最终形成“生态支撑资本、资本反哺生态”的良性循环。
全域赋能 从政策到场景的“超级创新场”
值得一提的是,“AI基金群”并非南山区支持AI产业的“孤举”。今年以来,为破解“从0到1”的创业难题,南山区出台支持创新创业“六个一”行动方案。其中,设立总规模为5亿元的战略直投专项种子基金和天使基金,对经认定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医药、低空经济等南山区重点扶持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初创企业给予领投支持,基金内单个项目最高允许100%亏损。同时,鼓励企业参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应用场景“揭榜挂帅”项目,对参与项目的发榜方、揭榜方根据项目实际建设情况分别给予最高300万元、500万元资助。
政策的“东风”,已催生出AI应用在南山各领域的“遍地花开”。作为名副其实的“超级创新场”,南山的AI技术已深度渗透至智慧城市、医疗健康、智能制造等核心领域,落地成效清晰可感。
在智慧城市领域,南山区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与大数据等技术,启动了人工智能算法超市平台项目建设,今年7月启用的“AI智办”专区,可办理卫健、城管、民政等9个部门的高频事项,实现“智能直达、一站通办”;小马智行等企业在核心路段开展自动驾驶示范运营,累计服务订单超50万单。
在医疗健康领域,AI技术被用于疾病诊断、药物研发等方面。其中,南山区人民医院与迈瑞医疗携手打造的AI智慧联合实验室正式落地,双方围绕急救5G一体化、启元重症大模型、实验室临床验证和研发、数字化影像学等相关领域展开攻关。
在智能制造领域,AI技术则帮助企业实现了生产流程的智能化升级和效率提升。以南山企业索威尔为例,该公司于今年4月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南山区第217家上市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机器视觉与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2025年6月,索威尔首批出口韩国的精准AI喷涂机器人在韩国某汽车维修中心完成安装并投入运营,帮助其实现了转型升级。
从30亿元“AI基金群”的精准布局,到“模力营”的生态搭建,再到“政策托底+场景赋能”的全域支撑,南山区正以“敢为人先、走在前列”的担当,构建起覆盖AI企业“从孵化到出海”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未来,随着各项举措的深化落地,南山区将进一步培育现象级AI领军企业与产业中坚力量,持续打通创新孵化“第一公里”与“出海”创业“最后一公里”的服务闭环,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AI产业生态的完善,源源不断贡献“南山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