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区多措并举推动脑科学与类脑智能融合发展
信息来源:蛇口消息报
时间:2023-04-03
脑科学启动人类大脑、开启文明智慧,为智慧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近年来,南山区大力推动“14+7”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南山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增加值超4400亿元,占GDP比重超55%。深圳市发布的《深圳市培育发展未来产业行动计划(2022-2025年)》指出,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等四个未来产业处于孕育期,10至15年内有望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坚力量。
同时,南山区将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和深圳国家高新区南山园区等区域列入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等未来产业核心承载区,根据核心承载区资源禀赋与产业创新基础,优化整体布局,合理规划产业发展,提升未来产业发展能级。新形势下,脑机融合技术已经成为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等未来产业集群的颠覆性技术之一。
科技赋能关爱孤独症患者 深圳脑机融合孤独症研究中心落地南山
3月31日,在第十六个世界孤独症日来临之际,深圳市脑机融合孤独症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南山医疗器械产业园举行。该活动由深圳市残疾人联合会、南山区人民政府指导,南山区科学技术协会支持,深圳市脑机融合孤独症研究中心及附属BrainCo开星果儿童成长中心主办。深圳市脑机融合孤独症服务基地、南山区残疾人(孤独症)少年儿童教育基地、南方科技大学学生实习基地于现场同步揭牌。
深圳市残联康复就业部主任董飞、深圳市残联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李东文、南山区科协常务副主席郑长华、南山区残联副理事长张少明、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意设计学院创始院长关道文,以及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认知神经工效研究中心主任李小俚等嘉宾出席了揭牌仪式。
活动期间,强脑科技资深科学家、孤独症事业部主任、前哈佛医学院研究员杨锦陈博士分享了脑机融合可穿戴智能脑机接口技术在孤独症干预中的最新进展;关道文院长分享了利用科技进行包容性设计的专业知识;李小俚教授分享了关于孤独症脑调控干预研究前沿内容。
据了解,深圳市脑机融合孤独症研究中心以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为基础,为孤独症谱系障碍、发育迟缓、言语障碍、感统失调、多动症等特需儿童群体提供早期干预丹佛模式(ESDM)、应用行为分析(ABA)、言语治疗(ST)、职能治疗(OT)等课程,帮助儿童在社交、沟通和认知等领域得到全面提高,使得儿童大脑与行为康复科学高效。目前,深圳正在开展“脑机接口+孤独症早期干预研发中心”“脑机接口+康复工程示范应用”试点工作,并与国内儿童医院联合,筹备多中心大样本临床试验,力图获得我国首个孤独症干预数字疗法医疗器械证书。
同时,该研究中心将继续结合人工智能算法的可穿戴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发挥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作用,汇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专家资源,为产学研合作搭建高效能交流协作平台,持续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有利于产业链上下游与行业融合创新,助力培育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未来产业集群。
郑长华表示,本次活动聚焦脑机融合技术科技优势,全面赋能孤独症干预康复,以“科技赋能关爱孤独症”为主题,与会嘉宾充分交流研讨,凝聚共识和智慧,将进一步推动南山区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产业的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融合创新发展。
前沿科普国际化 科教融合建设脑科学创新策源地和产业聚集地
弘扬脑科学科普精神,普及前沿科学知识,激发孩子们的科学梦想和科学志向,助推青少年科学素养全面提升。2022年南山科普月期间,南山区科协整合社会各界科技资源和教育资源,举办了一系列脑机接口科普活动进校园、进社区,深受学校师生和市民的喜爱和追捧。
“前沿科技科普也要国际化。脑科学作为南山区科协重点扶持的科普项目,遵循‘科教融合’模式,让社区、学校孩子全面了解脑科学和脑机接口前沿技术。”郑长华表示,南山区科协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青少年科普工作。因此,区科协组织举办的脑科学创新教育科普活动主动下社区、进学校。
其中,脑机接口—意念控物科普项目就选择了中科慕课、优必选、云睿智能等多专业单位举办多形式科普体验。
“南山区科协大力支持的中科脑机接口—意念控物、脑科学提升专注力科普项目,就‘双减’政策下的脑科学创新教育、数学桥牌和数学功能游戏,以及如何提升中小学专注力和数学水平进行了探索。”南山区政协委员、中科慕课负责人张燕林在接受采访时建议,未来可以探索成立南山区脑科学技术产业创新中心,组建全球创新团队,抢占研发制高点,重点围绕共性技术平台和资源库建设、类脑计算与脑机智能、儿童青少年脑智发育、脑认知原理解析等方面开展攻关,实现前沿技术突破。脑机接口产业的发展可以通过建立协同创新、科学高效的运行机制,凝聚全球的创新资源,汇集全球顶尖科学家及其创新团队,整合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领域优势资源,推进脑科学领域高水平研究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保障知识产权、建设高端智库、培育高端人才,实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产业化等环节全方位发展。
“深圳先进院在深圳建设的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聚焦脑解析、脑编辑、脑模拟三大模块,成为脑科学应用的重要产业力量。我们希望走出一条全新的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产业发展新路径,这需要在创新模式上进行创新。我们将努力推动‘创新、创投、创业’三创合一、融合发展的模式,不断结合该领域学术与产业前沿需求和行业动态,聚集国内外创新要素,持续提升源头创新能力,努力建成国家级脑与健康产业的创新高地。”深圳先进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所长王立平透露,深圳先进院和深理工在脑科学领域组建了72个高水平科研团队,人员规模近500人,为深圳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产业发展不断输送优质人才和创新成果。
“在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未来产业发展方面,南山区具备人才、科研和产业等各方面的优势,并可借助西丽湖国际科教城之力,打造最强脑科学应用基地,建设全球脑科学创新策源地和产业聚集地。”南山区科技创新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南山区抢抓新脑科学与类脑智能赛道,依托鹏城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南方科技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建设了一批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先后在类脑计算、脑织实施和图谱绘制、脑机接口、神经可塑性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领先的研究成果;开展脑机融合示范项目,以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为基础,在孤独症领域继续展开深度研究与应用,助力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与中国银行等联合推出“西丽湖科创贷”,实现对脑机接口等初创企业基金投资的等额预授信,切实减轻企业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