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沙河街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对深圳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六届十一次、十二次全会部署,紧紧围绕区七届三次党代会的既定目标任务,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新的历史机遇,以打造“有爱、向善、进取”的幸福街区为目标,牢记初心使命,加强党建统领,主动担当作为,用心干事创业,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一、2019年工作情况
(一)以“大雁高飞头雁领”的自觉,抓党建强作风。做实做细“主题教育+”文章。坚持将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始终,街道领导班子开展专题集中学习5次,检视问题10个,收集群众意见建议 57 条,为居民群众和辖区企业解决问题66个。白石洲东社区开办“互助公社”,白石洲西社区成立物业共建联盟,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做实“主题教育+文明城市创建”,组织党员干部5300余人次深入5个城中村及辖区重点区域,推动整改宣传标识、服务设施、环境卫生、交通安全等各类问题920处。基层党建扎实推进。以“党建+文化”思路,制定了《沙河街道2019年精品特色社区创建全覆盖再提升实施方案》,邀请专业团队辅导创建,各社区特色品牌项目逐步成为社区“符号”,星河街社区“国学大讲堂”项目,国务院参赞王京生同志实地调研;白石洲东社区“互助公社”项目,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媒体予以了宣传报道。成功举办“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活动和沙河同乡会联谊晚会,推动统战工作有力。干部队伍规范管理。落实街道大部制改革工作,梳理街道行政类机构、执法机构、事业单位的职责清单,完成机构改革和人员分流。落实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相关规定,完成街道职级职数设置和正科级及以下公务员职级套转。规范任职、行政关系转接、招聘、出入职、工资关系转接等流程,推荐2名正科级干部晋升为副处级,2名科员到上级重要岗位,社区党委书记入编2人,提拔社区党委副书记2人。塑造干部队伍新人格,让年轻干部领衔大项业务,注重加强岗位锻炼,抽调6名干部参与城中村旧改及综合治理,干部在解决矛盾纠纷、协调处理群众利益的工作中得到锻炼。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深入。研究制定《沙河街道关于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进作风建设再深化的行动方案》,确定重点整治6大类18项突出问题,明确具体任务事项、责任落实部门、完成时限。开展沙河街道“改变‘八个习惯’,整治‘为官不为’”活动,进一步破除老旧观念、改变不良习惯、铲除作风顽疾,引领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新风气。深化作风建设监督检查,推进正风肃纪常态化,开展明察暗访32次,责令整改问题26个,对慢作为不作为问题人员问责处理6人。延伸日常监督触角,围绕打通末端监督的“最后一公里”,在各社区分片设立“廉政监察哨”,有5个社区设立了“行业哨”和“区域哨”。
(二)以“不待扬鞭自奋蹄”的担当,出实招谋发展。进一步改善营商政务环境。开展“行走沙河,问计于民”活动,定期大走访、深调研、真服务。强化基层法治管理,着重提升基层队伍的业务素质,加强法治思维、法治知识、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等业务能力的培训,不断提升基层队伍的能力水平。加快推进行政服务大厅迁址超总工作,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推进白石洲综合治理。全面梳理分析各方合作分歧,破除村民对综合治理影响将来旧改的深度担忧情绪,以打造与“超总”气质相匹配的服务配套为目标推进整治,项目现已全面施工状态。积极稳妥推进沙河五村城市更新。按照疏导、管控、化解“三步曲”工作方法,签约搬迁工作秩序井然。协助做好招大商招优商工作。在侨香路以北新增的产业空间,积极协调修路、标识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提高片区知名度,布局公共配套服务,布点了社区文体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图书馆、社康中心等,为企业吸引人才提供条件支撑。全力以赴拓展发展空间。加强非经营性国有储备用地管理,加大违法建设行为的查处力度,拆除郎桥峰居绿化带违法建筑、侨航路六冶地块违法建筑、湖南电网违法建筑、中信红树湾会所架空层违法建筑、储备地窝棚和集装箱等10余块,持续“控新增、减存量、消隐患”,消存量任务已完成13.07万平方米,完成率105%,建设用地清退17宗,已全部完成全年清退任务,完成率100%。
(三)以“万家灯火总关心”的情怀,惠民生增福祉。推进建设街道关爱中心。中心于9月18日正式运行,面向辖区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先行示范点建设,将心理服务带进社区工作站、中小学校、高新企业、特殊人群群体。提升城市环境品质。打造绿化精品项目,将辖区沙河街列为花漾街区,东组团和中新街列为街心花园。协调业主代表、区水务部门、深圳地铁置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通过强化湖周边水环境监管,天鹅湖、雁栖湖水体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建立街道垃圾分类工作机制、九大分流体系建设、住宅小区垃圾分类普及工作等,今年辖区54个小区已实现“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模式。关注民生微实事。已立项实物类36项,服务类288项,工程类38项,总立项362项,涉及金额2359万元,推进“长者食堂”服务落地,让群众从身边的小事提升获得感。
(四)以“看似无情最深情”的力度,保安全守底线。防范化解重大公共安全风险。以确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为重点,预防发生公共安全事件,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强力推进扫黑除恶。受理群众举报和处置疑似线索12宗,经办上级转办、移交线索9宗,均已按时结案。妥善应对信访维稳。处理的重大纠纷案件13宗,涉及人员700多人,涉及金额1000多万元。处理建筑工地劳资纠纷案件多60多件,涉及外来民工约1100人,涉及工资额接近2000多万元。加强特殊人员管理。接收社矫人员27个,解矫28人;共与210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属签订了《监护责任书》与《监护告知书》,为辖区570名在册患者购买保险。强力推进重点领域隐患整治。对街道工贸行业企业及“三小场所”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推动消防安全进校园、园区、社区,6个小型消防站已全部投入使用,有效增强了街道应急队伍力量。出动人员23500余人次,巡查各类场所14600余家次,发现并完成整改隐患6600余处。街道消安办联合13个社区工作站共排查整改火灾隐患4600余处,查封、拆除违规住人场所46家、清理违规住宿人员127人。
二、2020年工作思路
在新的一年,我们将对照先行示范的标准,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只争朝夕、持之以恒,强弱项、扬长板、补短板,继续立足“四个片区”,一件接一件办实办好,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奋力前行。
(一)坚定党建引领,做实“党建+”文章。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深入贯彻落实《南山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改革实施方案》《南山区社区人才培养三年规划暨社区领头人储能计划》,创建“一室两库”,整合社区领头人队伍培养资源,通过增强社区党委权力和能力,建强小区党支部,引领业主委员会、物管公司、社区社会组织、楼栋长、小区居民等各类主体有序参与社区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深化“党建+文化”建设。结合精品特色社区创建,按照“一社区一特色项目”的工作思路,把特色项目打造为社区“文化符号”,成为社区品牌。如中新街社区“侨文化”、星河街社区“国学讲堂”、香山街社区“社区音乐厅”,以“党建+文化”为抓手,把社区品牌擦亮。探索企业党建着力点。将非公企业党建重点聚焦到协助企业发展上来,充分发挥园区党委、党支部和党员作用,对接华侨城物业、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等辖区企业,链接资源平台,为辖区非公企业提供金融咨询、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让党组织在非公企业建得起、立得住、发展好。全面加强队伍作风和素质建设。在街道改变“八个习惯”、整治“为官不为”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补足精神上的“钙”,着力提升干部队伍的事业心责任感,让守底线、敢担当、善作为成为干部队伍的自觉习惯。
(二)破解治理难题,应对基层治理新挑战。推进社区治理网格化。今年我们协调解决了深云村社会组织活跃、利益诉求多元、社会矛盾突出的问题,结束了深云村业主的八年上访之路,构建了以社区党委为核心、社区自治组织为主体、各类社会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的和谐社区组织架构。明年,重点推动政府、企业、社区、物业形成合力,着力解决“进不去”“登不齐”“信息不畅”等困局,加强街道与社区、企业、居民的互动,集聚各界智慧,邀请社会治理专家把脉支招。树立大安全格局。按照“平战结合”思路开发设计应急管理指挥系统,兼顾日常工作监管、紧急事件预警、信息及时传递、队伍快速调度、辖区宣传告示、综合指挥平台,形成工作长效机制,探索解决靠人海战术来维护安全的被动局面。引入专业机构对辖区79条道路隐患进行排查,形成隐患清单,提出整改方案,限时整治。做好白石洲北片区旧改维稳工作。今年我们主动谋划,投入了120万元,改建了380多平方米的群众接访大厅,接访群众约2800人次,下步,结合旧改进度,重点协调做好外地小业主的签约和清租,防止发生群体性上访事件。同时,协调区住建局,稳步推动荔园新村棚改。
(三)高效精准服务,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末端服务。推动相关职能部门进驻超总新行政服务大厅,为超总建设提供“一站式”服务,试点工作人员“倒班制”,增设智能终端,为企业和人才提供全天候优质服务。助力侨城北产业壮大。侨香路以北产业园区,现有可对外租售产业+配套用房约38万平方米,片区还存在公共交通设施不完善、各类标牌指示不清、规划道路建设受制等问题,为此,明年我们还将积极协调通路、标识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提高片区知名度,在园区周边布点社区文体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社康中心等公共配套服务,为企业吸引人才提供基础硬件支撑。打造“企业云.智慧库”政企平台,通过分享资源、交流经验、解决问题等共建活动,推动企业、社区、街道之间的资源互补、优势共享。创新白石洲南片区城中村运营管理。白石洲南片区与“超总”一路之隔,在治理后探索引入有城中村运营经验的物业公司进行围合式管理,并配套建设微公园、花角、小广场、休闲场所等,推进电单车规范化管理,打造石洲中路美食街,形成特色、安全、有序、和谐、美丽的城中村示范,使之成为与超总匹配的生活和后勤配套。
(四)践行初心使命,推动民生实事更有温度。推进公共配套建设。推进公办幼儿园、街道文体中心、日照中心、“邻里之家”建设,升级职康中心,不断补齐民生短板,开展融情暖心的民生服务,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常态化抓好创文工作。在民微项目、工程建设中统筹规划、同步建设,主动融入创文元素,加强义工常态督导队伍建设,定时定点巡查整改,确保考评达标。推进立体式精准化扶贫。对接帮扶单位落实协议,推进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文化扶贫等有机结合,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五)致力品牌提升,擦亮文旅创意新名片。开展文旅特色活动。筹备举办“两节、两会”,“两节”即创意文化节、工匠文化节,“两会”即侨城北运动会、创意园趣味运动会。筹建“初心馆”。结合特区成立40周年和南山建区30周年,选址初定在东方社区,收集历史老照片、挖掘老故事。建设城中村“流金岁月馆”,筹划在星河街社区建设,供旧改期间村民日常聚会联络,为旧改迁出的居民提供回忆、交流、活动场所。
(六)提升环境品质,贯彻绿色发展新理念。打造一条绿道。从北到南途经锦绣中华、华侨城湿地公园、欢乐海岸延伸到红树林滨海公园的绿道,满足居民的休闲需求,为超总提供更优质的环境。提升居住品质。华侨城东、西组团有79栋老旧老旧楼宇,今年建成了1个花漾街区2个街心公园,明年我们还将加大建设力度,为片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推进垃圾分类。今年辖区54个小区已实现“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模式,建立了全覆盖、日常督导及专项检查等工作机制,明年还要完成61小区345个投放点集中分类投放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