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来,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信仰之光照亮奋斗之路,抢抓机遇、踩准节拍,扶稳重点、补足弱项,与南山发展同频共振,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一、2019年重点工作情况
(一)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按照“不划阶段、不分环节”的要求,以深化理论学习为基础,以抓实调查研究为载体,以深入检视问题为契机,以狠抓整改落实为驱动,用好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四项重点措施。通过例会坚持学、领导带头学、党组集中学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研讨,深入开展初心和使命的学习,始终把政治建设这个“灵魂”和“根基”牢牢抓在手上,真正找准找实初心,把稳思想之舵,补足精神之钙。
(二)一以贯之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区相关规定,将“严”字长期坚持下去,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防止不良风气反弹回潮。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开展谈心提醒教育活动153人次,最大限度防止干部出问题,最大限度激发干部积极性。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保证干部清正、班子清廉。
(三)建筑业、房地产业持续发力“拼经济”。全年南山区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269.99亿元,同比上涨33.61%,本省完成产值685.75亿元,同比上涨30.59%。新签合同额2239.87亿元,同比上涨9.23%;全年南山区商品房销售面积131.4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6%,销售额1187.04亿元,同比增长14.8%。
(四)全面落实安居工程任务。全年完成筹建10504套、基本建成(含竣工)2685套、新增供应3541套,圆满完成年度任务目标,在市安居工程任务落实绩效考核中获得满分。
(五)住房保障助力人才安居。全年配租各类房源5065套,面向936家企业发放住房补租款5亿元,惠及人才近25000人;试行人才住房置换机制,更大力度实现职住平衡。
(六)完成“区委一号任务令”小型预选库建设。首批64个建设工程预选库及小型建设工程预选库发包平台如期上线运营,日前已有1500个项目通过该平台发包,总金额约5亿元。
(七)城中村综合治理出样板。全面完成2018年15个城中村综合治理任务,海湾新村等8个村成为“市级样板村”、新围村等2个村被评为“市级优秀村”,其它5个村达到验收标准。2019年17个城中村综合治理任务均已达到验收标准,三年治理任务已基本完成,初步实现消除城中村安全隐患的治理目标。
(八)棚户区改造工作全面铺开。正式印发《深圳市南山区棚户区改造实施细则(试行)》,编制完成《南山区棚户区改造建设规划(2018-2020)》,组建2019年棚改项目预选库。高新公寓棚改项目建筑物已全部拆除,丽岛花园项目基本完成资产划转及实施主体招标准备。
(九)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南山区“500kV现代变电站”、"深圳蛇口邮轮母港"、“高新区联合总部大厦”和“航天科技广场”项目获2018-2019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建工集团股份公司承建的深圳大学学府医院工程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十)党建引领物业管理突破陈规。开展物业招投标制度改革,已有12个项目在平台完成物业招投标;开展物业服务企业管理职责边界、探索小区议事多重机制、酬金制模式制度建设等课题研究,构建南山物业行业服务新标准;结合扫黑除恶工作,大力推进“物业纠纷专项调解计划”,成功调解纠纷23起。
(十一)新承接消防工作稳步推进。2019年受理消防审批各类业务2880宗,受理现场咨询1586宗、群众电话咨询2107宗。针对全区重点工程、重点企业,采取“走进工地、走进设计室”的上门服务措施,全年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11个重点科研项目单位,龙苑学校、机关幼儿园等33所院校,南山区中医院等4家医院门诊部,南山阳光文体中心等3家文体活动场所,华为终端全球营销总部等7个重点工程主动提供上门服务,助力南山经济发展。
(十二)地灾、地塌防治务实有效。完成南山区地质灾害预警监测系统一期工程,实现对6个隐患点的自动化监测,提供预警信息。累计排查地面坍塌隐患611处,处置地面坍塌灾情险情76起,全年未发生人员伤亡事故;试点车载探地雷达检测,发现15处地下空洞隐患,及时处置避免地面坍塌事故。
(十三)城中村居民用气难问题破冰。《南山区城中村管道天然气普及工程实施方案》正式印发,按照“业主出一点、企业掏一点、政府补一点”原则实施,城中村管道天然气普及工作全面铺开。
(十四)勇挑重担开展白石岭LNG改迁工作。已委托专业机构开展白石岭区域LNG管线调整研究,同步进行环境评估、安全评估工作。
(十五)红黑榜净化行业生态。公布建筑施工红榜工程30个、黑榜工程30个;表彰10家物业企业,涉及11个住宅和商业项目。通报南山区19家物业服务企业不良行为,涉及43个住宅和商业项目。
(十六)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缴存管理日趋规范。2019年收取物业专项维修资金专户日常金1.16亿元,签约率达99%。收取物业专项维修资金专户首期金0.13亿元,针对欠缴日常金的物业服务企业发送执法文书共计264份。
(十七)“蓝天保卫战”打出南山特色。督促各建筑工地设置标准化围挡,完成围挡改造总长19233米,围挡面积48082.5平米,工地扬尘污染防治实现7个100%。
(十八)施工质量安全严抓不懈。组织全区建筑业企业负责人召开2019年建设工程施工安全专项整治大会,全年出动6323人次,检查建设工程2202项次,排查整改隐患3701项。发出责令停工通知书118份、责令整改通知书765份、省动态扣分通知书844份,予以企业和个人红色警示15份,黄色警示211份,约谈企业120家,立案查处41起,处罚金额282.92万元。组织街道完成小散工程累计备案17087项,累计开展培训714项次,培训人员6005人次,出动检查32981人次,检查小散工程27377项次,共排查整改隐患17980项,排查隐患已全部整改完成。
(十九)应急抢险务实高效。紧急处置西丽街道“4.20”挡墙坍塌事故和“5.2”桂庙路地面塌陷事故,第一时间提出应急抢险方案,调运2台挖掘机和28辆混凝土搅拌车开展救援工作,并配合街道办疏散涉险群众160多人。
(二十)机构人事更迭有序。完成机构改革、人员转隶、“三定方案”编撰、住宅中心与售房中心并转、安监、造价两站转全额事业单位的定编定岗工作;新增内设科室3个,完成10个科室的人员和职能编制工作;完成新增房地产业管理、消防审批、人民防空委员会办公室等职能的承接工作。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发展的道路上我们还存在很多不足,我们的工作与区委区政府和市民的要求还有差距,一是产业发展融合度不深,建筑业产业链还未形成,上下游企业单打独斗,没有共同的技术和市场基础,优质产品不多,相关产业竞争力不足;二是棚户区改造及保障房供给规模不够;三是安全生产工作系统性及前瞻性不够强;四是住建系统内干部职工业务技能、工作协同性、依法行政能力、绩效管理及预算支出方面水平有待提高;五是廉政风险防控还须加大涵盖范围,廉政风险依然存在。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0年重点工作思路
一是以棚户区改造为主阵地,大力提升住房保障能力。深入挖潜,多渠道筹措,加大房源供应数量,积极探索通过PPP等模式增加开发商参与棚改项目积极性。
二是以建筑产业化为着力点,有效提升建筑业管理水平。打造大湾区建筑EPC总承包基地;引进引领建筑行业未来的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建筑业企业和装饰企业。加强企业与政府、施工企业与房地产企业之间的联动,助推建筑产业化发展。继续推进智慧平台监管,优化质量安全管理模式。
三是以百姓期盼为导向,积极破解社会难点问题。持续发放住房补贴,坚持国有和民营并重、重点企业和小微企业兼顾;在线监测既有房屋建(构)筑物变形发展,及时开展应急处置,预防突发事故。
四是以安全盲点难点弱点为突破口,强化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狠抓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重点,纳管小散工程盲点,严格实行“四个一律”,形成区、街道、社区工作站、物业服务企业联动机制;加强全区79.44公里“LNG”高压次高压地下管线保护,实现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点和管道燃气设施的安全分级管理。